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莉

作品数:5 被引量:55H指数:4
供职机构:长江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三叶
  • 3篇菌根
  • 3篇菌根真菌
  • 3篇丛枝菌根
  • 2篇野生西瓜
  • 2篇西瓜
  • 2篇根系
  • 2篇根系构型
  • 2篇白三叶
  • 1篇引种
  • 1篇引种表现
  • 1篇栽培
  • 1篇栽培西瓜
  • 1篇三叶草
  • 1篇水稳性
  • 1篇水稳性团聚体
  • 1篇糖含量
  • 1篇团聚体
  • 1篇团聚体稳定性
  • 1篇球囊霉

机构

  • 5篇长江大学

作者

  • 5篇李莉
  • 3篇吴强盛
  • 3篇袁芳英
  • 3篇黄咏明
  • 2篇饶贵珍
  • 2篇肖波
  • 2篇费永俊
  • 1篇刘春艳

传媒

  • 2篇草业学报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长江大学学报...

年份

  • 3篇2014
  • 1篇2010
  • 1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野生西瓜与栽培西瓜光合特性比较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探讨野生西瓜的光合特性,为高光效西瓜育种提供参考。以一个来源于新疆的野生西瓜种质和2个栽培西瓜品种(‘黑美人’西瓜、‘子龙’西瓜)为材料,利用Li-6400光合仪,测定生长点下第4片完全展开叶晴天和阴天下的光合生理指标日变化,并进行了比较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晴天下野生西瓜的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2浓度(Ci)总体高于同一时刻的栽培西瓜,阴天下却低于栽培西瓜。野生西瓜的光合"午休"很不明显,而栽培西瓜的光合午休十分明显。从晴天到阴天,野生西瓜的光合速率呈明显下降趋势,这可能是由气孔限制因素和非气孔限制因素共同决定的。野西瓜是高光效植物,光合午休不明显。
饶贵珍肖波李莉
关键词:野生西瓜栽培西瓜光合特性光合午休
菌根真菌对白三叶根系形态的影响及相关机理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以白三叶草(Trifolium repens)为试材,在其栽培基质中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地表球囊霉(Glomus versiforme)和粘屑球囊霉(Paraglomus occultum),探讨了菌根真菌对植物根系形态的影响以及菌根调控根系形态的可能机制。结果显示:2种菌根真菌处理都显著促进了白三叶草的生长,增加了生物量(鲜重),提高了白三叶根系投影面积、表面积、体积、根尖数、分支数、交叉数和根系长度(主要是0.0cm
袁芳英黄咏明李莉吴强盛
关键词:丛枝菌根根系构型根系长度
江汉平原地区野生西瓜引种表现被引量:4
2007年
将新疆野生西瓜引种到江汉平原地区,观察其植株特征、生长发育、开花结果习性、抗病性等特征特性。结果表明,新疆野生西瓜在江汉平原地区生长势极强,抗病性强,无枯萎病发生,仅有轻微的炭疽病发生;雌花数少,第1雌花节位高,雌花蕾自然死亡率高,雌雄花比小,坐果率低,仅为26.7%,其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1.5%~3.0%之间,无食用价值。因此不宜作生产用种,但其根系发达,抗病性强,可作为西瓜抗病育种和西瓜嫁接砧木的材料。
饶贵珍肖波李莉
关键词:野生西瓜引种
菌根真菌对白三叶根际团聚体稳定性、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和糖类物质的影响被引量:16
2014年
盆栽条件下研究丛枝菌根真菌(地表球囊霉和隐类球囊霉)对白三叶生长、叶绿素含量、根际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粒级分布和稳定性,以及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GRSP)和糖类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85d后根系菌根侵染率为35%-75%。接种处理显著提高了地上部、地下部和植株总干物质量以及叶绿素含量,其中白三叶对隐类球囊霉的依赖性高于地表球囊霉。接种菌根真菌处理也增加了根际0.25-0.5mm和0.5-1mm粒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降低了1-2mm粒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但没有影响2-4mm粒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以及平均质量直径。菌根接种增加了白三叶根际土壤易提取GRSP、总GRSP、热水提取碳水化合物和水解碳水化合物的含量。相关性分析显示,根系菌根侵染率显著地促进GRSP的含量,GRSP主要对〈1mm粒级水稳性团聚体产生正效应,团聚体稳定性主要依赖总GRSP,不同组分的GRSP对土壤糖类物质的贡献不同。
吴强盛袁芳英费永俊李莉黄咏明
关键词:白三叶丛枝菌根水稳性团聚体球囊霉素
丛枝菌根真菌对白三叶根系构型和糖含量的影响被引量:29
2014年
以白三叶为材料,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丛枝菌根真菌粘屑多样孢囊霉(Diversispora spurca)、地表球囊霉(Glomus versiforme)和隐类球囊霉(Paraglom us occultum)对其叶绿素含量、根系构型及组织蔗糖和葡萄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85 d后白三叶根系菌根侵染率为66.80%~82.51%.3种丛枝菌根真菌都增加地上部、地下部和植株总干物质量,其中地表球囊霉的效果最显著.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处理也显著地改善根系构型参数,如长度、投影面积、表面积、体积、根尖数、分支数和交叉数,但因真菌种类而异,其中地表球囊霉的效果最明显.丛枝菌根真菌接种同时显著提高叶绿素含量,达36%~58%,也显著增加叶片和根系的蔗糖和葡萄糖含量,除地表球囊霉侵染的根系蔗糖含量下降外.菌根侵染率与叶片葡萄糖(r=0.852,P<0.01)、叶片蔗糖(r=0.722,P<0.01)和根系葡萄糖(r=0.884,P<0.01)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文章讨论了丛枝菌根-糖-根系构型三者的关联.
吴强盛袁芳英费永俊李莉黄咏明刘春艳
关键词:白三叶草丛枝菌根根系构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