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硕

作品数:5 被引量:47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篇电子鼻
  • 2篇网络
  • 2篇径向基
  • 2篇径向基函数
  • 2篇基函数
  • 1篇多层感知器
  • 1篇多酚
  • 1篇多酚类
  • 1篇学成
  • 1篇洋参
  • 1篇医药领域
  • 1篇银花
  • 1篇色度学
  • 1篇神经网
  • 1篇神经网络
  • 1篇数字化
  • 1篇气味
  • 1篇人工神经
  • 1篇人工神经网络
  • 1篇中药

机构

  • 5篇北京中医药大...
  • 5篇北京交通大学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闫永红
  • 5篇邹慧琴
  • 5篇李硕
  • 2篇彭莲
  • 2篇苏玉贞
  • 1篇王耘
  • 1篇李佳慧
  • 1篇赵婷
  • 1篇林辉
  • 1篇颜素容
  • 1篇邢姝
  • 1篇吴浩忠
  • 1篇陶欧
  • 1篇林兆洲
  • 1篇杨晓芸
  • 1篇刘勇
  • 1篇赵丽莹
  • 1篇韩玉
  • 1篇林相龙
  • 1篇刘勇

传媒

  • 2篇世界科学技术...
  • 2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RBF神经网络在中医药领域中的应用及其在SPSS 17.0软件中的实现被引量:10
2015年
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is Function,RBF)神经网络在中医药研究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包括中医舌脉象客观化研究[1]、方证分析、证候诊断、中药质量控制、指纹图谱研究、药材的真伪优劣鉴别[2]、中药活性成分药效的模拟与预测及构效关系研究、中药制剂全过程优化等。对近年来RBF神经网络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作简要介绍,同时运用实例就SPSS 17.0软件在RBF神经网络的设计和结果分析方面的应用作论述,实验结果进一步证实了利用RBF神经网络可建立优质、准确的判别模型,其操作简便、结果直观,可提高中医药研究者科研工作中对大批、多维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效率;应用SPSS 17.0软件实现RBF神经网络的设计与建立具有推广和普及价值。
邹慧琴李硕陶欧颜素容林兆洲赵丽莹闫永红
关键词:中医药人工神经网络径向基函数SPSS
电子鼻技术结合MLP网络对不同贮藏时间西洋参的鉴别研究被引量:12
2013年
中药气味的传统嗅觉鉴别往往受到个人鉴别经验和嗅觉能力的限制,客观性和推广性较差。利用电子鼻技术,结合模式识别算法对中药气味进行鉴别分析,可以提高灵敏度与准确度。本研究采用α-FOX3000电子鼻对不同贮藏时间(1年、3年)西洋参进行气味检测,并结合多层感知器网络识别技术建立判别模型;通过十折交叉验证和外部测试集验证对所建模型进行系统性能的评估。另外,采用逐步判别法对传感器阵列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该模型对不同贮藏时间西洋参具有较高的回判正确率(均为100%)和较好的泛化能力。优化前后的传感器阵列均能实现对不同贮藏时间西洋参的鉴别。为电子鼻在中药研究领域,尤其是中药的"储藏年限"、"有效期"等方面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邹慧琴李硕邢姝刘勇王耘林辉闫永红
关键词:电子鼻多层感知器西洋参
基于RBF-RF级联分类器电子鼻对中药的快速鉴别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将电子鼻引入中药研究领域,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难点并提出解决方案,建立优化判别模型,为中药鉴别提供一种简便、快速、有效的分析方法,同时为气敏传感器的研发及应用提供新思路。方法:采用电子鼻提取中药气味特征,基于MOS传感器的离子迁移谱,建立中药气味指纹图谱。以传感器最大响应值为分析指标,针对鉴别难点,提出两种解决方案:尝试不同检测器,即扩充传感器数量,尽量缩小"嗅觉盲区";采用"级联分类器"构建法,即采用径向基函数(RBF)与随机森林(RF)二级级联分类器构建判别模型。通过十折交叉验证和外部测试集验证对所建模型进行系统性能的评估。结果:两种方案准确、可行,具有较高的正判率和较好的泛化能力(所得最高正判率分别为95%和100%、96%和80%)。结论:本研究首次采用"级联分类器"模式构建中药电子鼻鉴别的判别模型,在传感器数量有限的情况下,从所得数据中挖掘最大信息量;以"拆分任务、剥离难点、由易到难、分级递进"为原则,实现电子鼻对中药的快速、准确鉴别。所建模式识别法在可操作性、鉴别准确率和稳定性上均优于传统嗅觉识别法,为中药鉴别提供一种简便、快速的分析方法。
邹慧琴李硕闫永红刘勇赵婷韩玉苏玉贞彭莲
关键词:中药鉴别径向基函数
基于色度学理论的甘草颜色数字化方法学研究被引量:14
2014年
目的:基于色度学理论,引入分光测色计,建立甘草断面及表皮颜色指标数字化的方法。为传统中药性状鉴别中感官颜色的客观化、数字化提供新方法、新思路。方法:基于CIE1976L*a*b*均匀色空间系统,以甘草为研究对象,针对样品断面及表皮的具体情况,选用2种分光测色计分别制订了甘草断面和表皮颜色的测量方法。结果:确定了去皮打粉的断面颜色量化方法和以直接测量为主、湿法施压剥皮测量为辅的表皮颜色量化方法,摸索并确定了RSD和d E*ab双指标评价方法。结果表明此方法有效、可行。结论:本颜色测量方法简便、可靠,测量结果可以如实的反映药材颜色情况,并将主观的颜色描述用客观的数据表示,为揭示中药传统性状鉴别深层内涵提供了实验依据。
邹慧琴李硕林相龙苏玉贞吴浩忠闫永红
关键词:甘草数字化色度学
金银花气味与化学成分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0
2014年
该文通过测定金银花的气味及其化学成分绿原酸、木犀草苷和多酚类的含量,将气味综合指标值与化学成分指标值相联系,探索气味与化学成分之间的相关性。实验中利用数字化气味指纹分析仪(电子鼻)测量金银花的气味;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金银花样品中绿原酸、木犀草苷的含量,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多酚类的含量;最后采用SPSS 17.0软件分析金银花气味与化学成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金银花气味综合指标值与绿原酸、多酚类含量有显著性相关关系(正相关),并且建立了回归方程;与木犀草苷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进而证明金银花的气味与其内在的化学成分密切相关,能为初步判断或预测金银花中化学成分的含量提供一种新思路、新方法。
彭莲李硕闫永红邹慧琴杨晓芸李佳慧
关键词:金银花气味绿原酸木犀草苷多酚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