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护理
  • 3篇康复
  • 2篇卒中
  • 2篇脑卒中
  • 2篇护理本科
  • 2篇教学
  • 2篇本科
  • 1篇带教
  • 1篇胆外科
  • 1篇电刺激
  • 1篇电刺激治疗
  • 1篇动功
  • 1篇性疾病
  • 1篇学法
  • 1篇血性
  • 1篇优质护理
  • 1篇优质护理病房
  • 1篇运动功能恢复
  • 1篇失禁
  • 1篇实习生

机构

  • 7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重庆市公共卫...

作者

  • 7篇李晓玲
  • 3篇廖春莲
  • 2篇秦燕
  • 1篇梁晓红
  • 1篇李阳
  • 1篇李晋芳
  • 1篇张珂铭
  • 1篇刘继红
  • 1篇刘锐

传媒

  • 2篇现代医药卫生
  • 2篇当代护士(中...
  • 1篇护理实践与研...
  • 1篇国际神经病学...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年份

  • 2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目标教学法在优质护理病房护理本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2015年
目的将目标教学法应用于本科护生临床带教中,提高优质护理病房本科护生临床带教质量。方法将2011年7月至2013年6月在该科实习的本科护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观察组采用目标教学方法,通过目标制定、实施、评价三个步骤完成教学。出科时比较两组护生学习成绩以及护生和患者满意度差异。结果观察组护生综合素质成绩、理论、操作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生及患者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目标教学法运用于护理本科临床带教,能保持教学连贯性,明确教学活动重点,增强护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利于评价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
梁晓红廖春莲秦燕李晓玲
关键词:教学方法教育考核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效果。方法选择本科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2组病例在入院后均接受常规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入院治疗48h后,经检查病情处于稳定期时接受康复护理干预。在患者入院治疗3个月后对2组患者的肢体活动情况和日常生活能力情况进行评定比较。结果2组患者在进行治疗之前患者的肢体功能情况和日常生活能力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3个月以后使用康复护理干预的干预组患者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情况效果要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一定的康复护理能够促进患者的运动功能的恢复,有助于提高其生活能力,减少患者病后残疾发生几率,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李晓玲
关键词:康复护理脑卒中偏瘫患者
分析颈椎病患者在康复期进行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颈椎病患者康复期间,行舒适护理模式的效果,评定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于2015年3月—2016年3月所收治的颈椎病患者共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为30例。两组患者均行基础护理模式,在此基础上,研究组患者加行舒适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结果经过不同模式的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康复有效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舒适护理模式应用于颈椎病患者康复阶段中,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不适反应,加强治疗效果,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幸红梅李晓玲
关键词:颈椎病康复期舒适护理
加速康复理念在肝胆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12
2019年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理念在肝胆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肝胆外科手术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加速康复理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进食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进食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早于对照组(P <0. 05),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肝胆外科手术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加速康复理念,可缩短患者术后进食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幸红梅李晓玲
关键词:肝胆外科手术快速康复理念
品管圈在提高风湿性疾病应用激素患者保护性措施落实合格率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风湿性疾病应用激素患者保护性措施落实合格情况中的运用。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选定“提高风湿性疾病应用激素患者保护性措施落实合格率”为活动主题,对风湿性疾病应用激素患者保护性措施落实合格情况的现状进行查检,分析引起保护性措施落实率合格低的相关因素,真因分析,制定实施对策,统一相关操作流程。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保护性措施落实合格率由52.27%提升至90.19%。结论品管圈活动可以通过提高风湿性疾病应用激素患者保护性措施落实合格率,达到预防其诱发或加重感染的目的。同时也提高护士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护理质量改进。
胡燕刘锐李晓玲李阳彭春燕
关键词:品管圈风湿性疾病激素合格率
护理本科实习生临床带教中情商培养的实践
2015年
护理本科实习生是构建和谐护患关系和促进护理事业发展的新生力量。临床实习是每位护理本科生都要经历的学习阶段,实习过程中实习生直接接触未来的工作环境,对实习生的成长有重要意义。该文总结了影响该科护理本科实习生整体护理现状的主要因素,包括自我情绪控制能力、沟通能力、协作能力的欠缺。为培养适应临床需要、具有高尚职业道德、高情商的护士,该科对护理本科实习生进行了职业道德的培养及自我情绪控制能力、沟通能力、团队精神与协作能力的训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效地提高了护理本科实习生的情商。
廖春莲刘继红秦燕李晓玲
关键词:情商培养
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尿失禁患者的临床观察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观察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对缺血性脑卒中尿失禁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症状表现为尿失禁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予以标准护理干预联合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对照组仅予以标准护理干预,并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行床旁B超测定膀胱残余尿量、并对泌尿症状困扰及国际下尿路症状进行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症状均有好转,但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膀胱残余尿量减少、泌尿症状困扰评分及国际下尿路症状评分改善明显,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能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尿失禁症状,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蒋奇慧李晋芳张珂铭廖春莲李晓玲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尿失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