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山
- 作品数:2 被引量:21H指数:2
- 供职机构:长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长湖圆心湖区高等水生植物群落调查被引量:7
- 2016年
- 于2015年7月对湖北长湖圆心湖区域的水生植物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该区域现有水生植物18种;生物量变化范围为124.17~1250.35g/m2,Shannon-Wiener指数(H′)变化范围为0.56~1.98,Simpson指数(D)变化范围为0.17~0.67,其中菹草的生物量、H′、D均为最大值;群丛以菹草形成的单一优势种群丛为主,其他若干种类与菹草形成的群丛仅零星分布。对比该区域以往的数据发现:湖区内的水生植物种类及群丛的多样性正在逐渐消失。建议大力减少围网养殖面积,减少工业及生活废水的排放并使用生态修复的手段减缓该区域高等水生植物多样性的消失。
- 郭坤罗静波黄俊李学山柴毅谭凤霞何勇凤杨德国
- 关键词:高等水生植物生物多样性
- 海子湖春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4
- 2014年
- 2012年春季对长湖海子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主要水环境指标进行调查,同时运用典范对应分析方法 (CCA)对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海子湖共检测到浮游植物93种(含变种和变型),其中绿藻(Chlorophyta)最多,占46.76%,其次为硅藻(Bacillariophyta)和蓝藻(Cyanophyta),分别为22.65%和15.00%;浮游植物优势种共6种,其中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优势度高达0.36;浮游植物丰度在86.21×105~410.12×105个/L,平均为232.85×105个/L。多样性指数为1.82~3.28,均匀度指数为0.40~0.63。根据浮游植物丰度水平、优势度以及群落多样性指数等生物学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海子湖处于重度富营养化状态。CCA分析表明,浮游植物空间分布主要受到硝酸盐氮、化学需氧量、叶绿素以及磷酸盐等环境因子的影响,主要影响因素为海子湖地形、人为干扰因素以及水动力学相关参数。
- 柴毅彭婷郭坤李学山何勇凤杨德国谭凤霞
- 关键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环境因子典范对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