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瑞
- 作品数:15 被引量:103H指数:7
-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 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河流近自然评价——以浙江省安吉县西苕溪为例被引量:7
- 2014年
- 西苕溪是太湖的主要源头水系之一,其健康状况对浙西区域的居民饮水安全和太湖流域都有重要影响。在探讨国内外河流评价的基础上,以浙江省安吉县西苕溪为例,从生态特征、地貌特征和水文特征3个方面选取21个评价指标,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AHP)与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其进行了近自然评价。结果表明:调查的31个河样带中,处于自然、近自然、退化自然、人工化状态的河段分别占总河长的8%、48%、32%和12%,评价河段的整体结果处于近自然状态。对影响河流状态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建议,以期为西苕溪的生态恢复与治理提供决策支持。
- 朱晓博高甲荣张金瑞杨思思
- 关键词:AHP-模糊综合评价法
- 京郊河溪生态护坡系统评价研究被引量:12
- 2010年
- 基于京郊河溪生态护岸系统生态评价体系,按照科学性、目标性、系统性、独立性、可操作性的原则,从工程效果、生态效果、社会经济效果方面挑选20个指标,利用多层次分析方法确定各指标权重,采用综合评价方法,构建该评价体系,对京郊河溪生态护坡系统进行了全面、客观的综合评价,以期为京郊生态河流系统的构建和可持续管理提供参考。
- 吕晶高甲荣张金瑞娄会品
- 关键词:生态修复护坡
- 3种典型立地荆条种群及种间分布的空间点格局被引量:8
- 2013年
- 为了明确荆条Vitex negundo var.heterophylla群落种群及种间特征,以空间点格局分析法对3种典型立地的荆条及种间空间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荆条空间分布格局整体为随机分布,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林立地部分尺度下为集群分布;在99%的置信区间下,荆条与细叶小檗Berberis poiretii,小叶鼠李Rhamnus parvifolia,酸枣Ziziphus jujuba var.spinosa,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和油松种间格局相关关系不显著,在样地中可以长期共存;荆条与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太平花Philadelphus pekinensis,叶底珠Securinega suffruticosa和三裂绣线菊Spiraeatrilobata在小尺度下为正相关、互利共存;随着尺度变大,荆条与胡枝子、三裂绣线菊为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1),竞争生存空间;并提出水源涵养林营造生物多样性配置建议。
- 张金瑞高甲荣崔强杨麒麟
- 关键词:森林生态学荆条水源涵养林密云水库
- 密云水库区不同植被覆盖下土壤水分入渗试验被引量:5
- 2010年
- 运用双环法对潮关西沟林场内油松、侧柏、荒草地和农用地进行土壤水分入渗过程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植被覆盖下的土壤入渗性能有显著差异。同林地条件下,水分入渗速率油松<侧柏;4种不同植被覆盖条件下,水分入渗速率农用地>侧柏林>荒草地>油松林地。
- 李晓宏高甲荣张金瑞
- 关键词:植被覆盖入渗双环法
- 宁夏毛乌素沙地3种常用固沙植物种群点格局分析被引量:5
- 2011年
- 在宁夏盐池毛乌素沙地选取50 m×50 m规格的典型无明显结皮的半固定沙地和有明显结皮的固定沙地各1块,应用Ripley′s K函数的双变量点格局分析方法,对飞播条件下混播区油蒿(Artemisia ordosica)、羊柴(Hedysarum laeve)和花棒(Hedysarum scoparium)3种常用治沙植物种内和种间的空间关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种飞播植物在不同的演替阶段基本上以集群分布为主要特征,在尺度为0~25 m范围内,单种分布格局均出现了最大集聚强度。如果实施单独飞播,油蒿密度不宜过高,以集聚强度高的集群分布形式为最佳,羊柴以集聚强度低的集群分布形式为最佳,花棒由于其散生的特性而不适合单独飞播。油蒿和羊柴之间空间关联性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故油蒿和羊柴不适合大面积高密度混播;羊柴和花棒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因此以羊柴为主混播一定比例的花棒效果较好;花棒和油蒿不适合同时混播,但是可将油蒿飞播到有大花棒生长的沙地中。
- 崔强高甲荣李柏钱斌天刘法张金瑞
- 关键词:毛乌素油蒿羊柴花棒
- 密云水库不同封育年限灌丛群落结构及演替规律被引量:6
- 2009年
- 灌丛群落为华北土石山区常见的次生植被类型,揭示其演替规律对明确北京区域森林动态及经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样线调查方法,选择封育5、7、10和15a的4个地段,进行10m×10m样地调查。运用空间代替时间数据处理方法,分析了灌丛群落的物种重要值、生物多样性指数、群落均匀度指数、生态优势度指数以及单位面积生物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封育年限的递增,灌丛先锋阳生性优势种重要值下降,阴生性和乔木树种重要值上升;封育到第7年时,乔木加入演替序列,到第15年时开始构建乔木层片;群落生态优势度指数降低,均匀度指数上升,灌丛植被向生物多样化和生态稳定的方向演替;研究区内植被潜在演替序列为:荆条Vitexnegundo var.heterophylla×酸枣Ziziphusjujubavar.spinosa灌丛→三裂绣线菊Spiraea trilobata灌丛→山杨Populus davidiana×椴树混交林→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林。
- 张金瑞高甲荣何明月刘瑛李晓宏
- 关键词:演替灌丛生物多样性
- 潮关西沟生态经济型防护林立地类型的划分被引量:6
- 2008年
- 立地分类是森林建设的基础,也是科学经营森林的重要手段。为了营建稳定的生态经济型防护林,持续发挥防护林的生态经济功能,需要对立地条件进行科学的划分。在对潮关西沟的地形、土壤、植被调查的基础上,根据立地类型划分的原则和依据,确定了海拔、坡向、地形部位、土层厚度、土壤质地为立地类型划分的主导因子。并以此为依据将潮关西沟的立地类型划分为3个立地类型小区,5个立地类型组,14个立地类型,为生态经济防护林的规划及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 何明月高甲荣张金瑞
- 关键词:防护林
- 密云水库油松人工林的林分密度与生长因子被引量:6
- 2010年
- 林分密度是林分生长特征因子的主要控制因素。研究其影响规律及确定适宜密度,对培育和管理林分都具有重要意义。2007年,选择林龄10,15,20,25a且立地条件相似的6种林分密度(1050,1850,2355,3825,5133,5533株·hm-2)下的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样地调查方法,对不同密度下油松人工林分的生长指标进行调查。结果表明:①林分密度与平均胸径和材积具有极显著的负相关性,与树高呈显著的负相关性,与林分蓄积量呈不显著的负相关;②从整体看,林龄对林分各生长指标都存在正相关,但不影响林分生长指标的总趋势;③从林木的长势情况和林地生产力方面考虑,林分合理密度应控制在1800~2300株·hm-2。
- 李晓宏高甲荣张金瑞杨麒麟
- 关键词:森林经理学林分密度材积蓄积量密云水库
- 宁夏盐池沙地农田防护林的防风阻沙效益被引量:8
- 2009年
- 对宁夏盐池北部沙区典型农田防护林防风效能和阻沙效益的实地观测结果表明,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灌木片林防护范围主要在林内和背风面距背风林缘0—3H(H表示树高)内,而背风面有效防护范围较小;沙柳(Salix psammophila)灌丛林带的迎风面和背风面风速均处于起沙风速(4.53m·s^-1)以上,对农田不能形成有效防护;榆树(Ulmuspumila)乔木林带残缺不全,严重影响防风效益。沙柳林带和榆树林带都是林带背风面大量积沙,未能有效地将风沙流中的来沙阻挡在农田以外;小叶锦鸡儿片林阻沙主要分布在林内,表明其能对农田形成有效防护。
- 崔强高甲荣何明月赵哲光张金瑞
- 关键词:农田防护林
- 密云水库上游地区物种分布格局的环境因子分析——以潮关西沟林场为例被引量:1
- 2013年
-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一直是生态学研究的重点。为了揭示环境因子对木本物种分布的重要作用,结合野外调查及室内地形因子分析,运用数量生态学分析方法分析了物种分布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内乔木种共分为4类:耐旱阳生树种、林下耐阴树种、次生演替树种以及建群树种,其中耐旱阳生树种为研究内的多数种;坡向和海拔是影响研究区物种分布的重要因子,太阳辐射及土壤湿润状况影响较弱,坡度的影响最小;中低海拔的干旱阳坡上生物分布相对较多。
- 张金瑞张金瑞娄会品
-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地形因子DCCA密云水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