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宇

作品数:4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东华大学化学化工与生物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病毒
  • 3篇杆状
  • 3篇杆状病毒
  • 3篇杆状病毒表达
  • 2篇蛋白基因
  • 2篇小鼠肝炎病毒
  • 2篇呼肠孤病毒
  • 2篇肝炎病毒
  • 2篇N蛋白
  • 2篇N蛋白基因
  • 2篇N基因
  • 1篇衣壳
  • 1篇衣壳蛋白
  • 1篇真核
  • 1篇真核表达
  • 1篇受体
  • 1篇唾液
  • 1篇唾液酸
  • 1篇外壳蛋白
  • 1篇核表达

机构

  • 4篇东华大学
  • 2篇苏州大学
  • 1篇上海市计划生...

作者

  • 4篇宋宇
  • 2篇胡建华
  • 2篇姜浩
  • 1篇高诚
  • 1篇周洁

传媒

  • 2篇实验动物与比...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年份

  • 1篇2011
  • 3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哺乳动物呼肠孤病毒外壳蛋白和受体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0年
哺乳动物呼肠孤病毒吸附和侵入宿主细胞是感染启动的关键一步,包括病毒表面蛋白的不同区域同细胞表面不同的受体发生相互作用。病毒表面蛋白包括三种:s1、s3和m1,这三种蛋白在与受体的结合上具有不同的作用。细胞表面的受体包括唾液酸、JAM-1,未知的碳水化合物等,这些受体在病毒吸附和侵入细胞时能特异性的与病毒表面蛋白结合,被认为是病毒宿主范围和组织嗜性的一个决定因素,因此,受体与表面蛋白的相互作用的研究有助于揭示病毒的感染途径及细胞内的复制过程。本文简要介绍近年来在这方面的研究进展。
宋宇周洁高诚胡建华
关键词:呼肠孤病毒衣壳蛋白受体唾液酸
小鼠肝炎病毒N蛋白基因在杆状病毒中的表达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 利用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小鼠肝炎病毒N基因. 方法 根据GenBank发表的小鼠肝炎病毒A59株N基因序列(AY700211),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利用RT-PCR方法扩增出N基因的ORF,将目的 片段克隆入pFastBacHTa中,构建重组转移载体pFastBHa-N.将重组质粒转化DH10Bac感受态细菌,与Bacmid发生位点特异性转座作用,获得重组穿梭载体Bacmid-N.通过脂质体将其转染昆虫细胞Sf9. 结果 获得了重组杆状病毒rBN,并通过Westernblot和IFA分析表明证实N蛋白在昆虫细胞中获得正确表达,且表达产物具有抗原性. 结论 利用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成功表达了小鼠肝炎病毒N蛋白,为进一步进行建立诊断学方法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周洁宋宇姜浩胡建华高诚
关键词:小鼠肝炎病毒N基因杆状病毒表达
呼肠孤病毒3型S1基因在Sf9昆虫细胞中的表达被引量:1
2011年
利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对呼肠孤病毒3型S1在Sf9昆虫细胞中进行表达,为研究Reo-3σ1蛋白功能及建立呼肠孤病毒3型血清学诊断方法奠定基础。采用PCR方法扩增全长为1 416bp的Reo-3S1基因,将其插入杆状病毒转座载体pFastBacHTA,构建的重组质粒pFastBacHTA-S1再转化到DH10Bac感受态细胞中,经三重抗性与蓝白斑筛选,获得杆状病毒重组质粒Bacmid-S1,用脂质体介导法转染昆虫细胞获得重组病毒rBS。免疫荧光法(IFA)和western-blotting检测结果表明,S1基因在Sf9昆虫细胞中表达出约为50 kD的重组蛋白,且具有免疫原性。这是国内首次通过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成功表达出了具有免疫原性的Reo-3σ1蛋白,为进一步研究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血清学抗体水平检测研究奠定了基础。
宋宇周洁高诚胡建华
关键词:S1基因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真核表达
小鼠肝炎病毒N蛋白基因在杆状病毒中的表达
目的:利用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小鼠肝炎病毒N基因。 方法:根据GenBank发表的小鼠肝炎病毒A59株N基因序列(AY700211),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利用RT-PCR方法扩增出N基因的O...
周洁宋宇姜浩胡建华高诚
关键词:小鼠肝炎病毒N基因杆状病毒表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