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珊珊

作品数:2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符号计算与知识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吉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篇约束满足问题
  • 1篇排班
  • 1篇人工智能
  • 1篇相容性

机构

  • 2篇吉林大学

作者

  • 2篇孙吉贵
  • 2篇姜珊珊
  • 1篇刘春晖
  • 1篇白洪涛
  • 1篇朱兴军
  • 1篇蒋宇志

传媒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基于约束人力资源配置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007年
由于传统的人工排班模式难以完成满足约束条件的人力资源合理配置,为此,针对国内客服中心全职话务员、班组管理和轮班与连续班规则的特点,设计并实现了基于约束的人力资源配置系统。该系统经过话务员和班组定义、规则设置、话务量预测、话务员需求计算、执行排班5个步骤,完成人力资源的动态配置。其中话务量预测采用周期模型和近邻算法相结合的方法,能够更好地区分工作日和非工作日,提高了预测精度;排班算法采用基于深度优先回溯和整数规划结合的方法,达到了话务量高度拟和以及节省人力成本的目的。
姜珊珊孙吉贵白洪涛蒋宇志
关键词:排班
一种改进的双向singleton弧相容算法被引量:2
2008年
在现有相容性算法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在约束网络中确立双向singleton弧相容的新算法——BiSAC-2,并给出了其正确性和完备性证明。该算法与原有算法BiSAC-1具有相同的化简问题能力,但BiSAC-2能够减少弧相容维护的次数,避免冗余约束传播过程的产生,从而可以快速地到达稳定点,进而实现高效的目的。对随机约束满足问题的测试结果表明,算法BiSAC-2比原始算法BiSAC-1具有更明显的性能优势。
刘春晖朱兴军孙吉贵姜珊珊
关键词:人工智能约束满足问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