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亚
- 作品数:8 被引量:112H指数:4
-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留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建筑科学更多>>
- 图书馆学的理想主义者——乔治·沃克斯图书馆学教育思想与实践述略被引量:7
- 2017年
- 对教育家的研究有助于增进对图书馆学芝加哥学派形成的认知。1927—1929年,乔治·沃克斯任芝加哥大学图书馆学研究生院首任院长。在此期间,乔治·沃克斯借用社会科学改造图书馆学,倡导以学术研究提升图书馆学教育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图书馆学与整个社会和社会科学的融合,为芝加哥学派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 周亚
- 关键词:芝加哥学派图书馆学教育图书馆学史
- 路易斯·威尔逊图书馆学教育思想与实践述略(1932-1942)被引量:6
- 2017年
- 对教育家的研究有助于增进对图书馆学芝加哥学派形成的认知。1932-1942年,路易斯·威尔逊任芝加哥大学图书馆学研究生院院长。在此期间,他的图书馆学教育思想与实践主要体现在:面向社会和未来变化的教育宗旨;倡导以学术研究为核心的图书馆学教育;建立图书馆学教学与研究的合作交流机制。在威尔逊带领下,芝加哥大学图书馆学研究生院大力开展面向社会的人才培养与学术研究,促进了图书馆学与整个社会以及社会科学的融合。
- 周亚
- 关键词:芝加哥学派图书馆学教育图书馆学史
- 转型时期的争鸣——1930年代美国图书馆学科学化之争被引量:1
- 2018年
- 1931年1月,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服务学院院长查尔斯·威廉姆森在《图书馆季刊》发表《研究在图书馆工作中的地位》,提倡借助于定量研究等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提升图书馆学的科学性。与此同时,芝加哥大学图书馆学研究生院大力倡导将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应用于图书馆学研究,如道格拉斯·维普尔斯的阅读研究。1931年6月,查尔斯·汤普森发表《我们需要一个图书馆科学吗》一文,对量化研究方法提出批评,引起汤普森与维普尔斯就图书馆学科学化的论争。这场论争的核心是不同研究方法在图书馆学中的适用性问题,其实质是图书馆学转型时期新旧范式的相互适应,是一场"新"与"旧"、"内"与"外"的争鸣。
- 周亚
- 关键词:图书馆学研究方法芝加哥学派图书馆学史
- 未来图书馆的新形态与新功能——2016年中国图书馆年会基础理论分会场综述被引量:34
- 2017年
- 2016年10月26日,中国图书馆年会基础理论分会场在铜陵举行,分会场的主题是"未来图书馆新形态与新功能"。围绕会议主题,与会代表就图书馆话语体系、图书馆转型、图书馆形态、民间图书馆、民办官助、数据图书馆、LAM三馆融合、空间再造、创客空间、大数据背景下的图书馆功能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此次会议是对未来图书馆事业的一次全方位展望。
- 周亚孙健刘敏
- 关键词:图书馆形态图书馆功能
- 《钱塘遗事》研究
- 《钱塘遗事》成书于宋元之际,书题名刘一清撰。书中以笔记体形式记载了南宋一朝的历史,包含南宋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有极高的史料价值,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本文全面综合研究了《钱塘遗事》一书。主要考察其成书...
- 周亚
- 关键词:宋元时期笔记史料价值
-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述评被引量:68
- 2017年
- [目的 /意义]全面梳理近年来国内外非遗数字化的研究进展,为非遗数字化研究与实践发展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过程]分基础研究、技术研究、形态研究三大方面,对非遗数字化研究进展进行全面综述,并讨论现有研究重点与不足,包括以非遗数字化的技术与形态等应用研究为主,对基础理论与方法体系的研究不足;多微观具体层面的研究,少宏观全局层面的研究;研究视角单一化,系统化多视角分析不足;重数字化资源建设保存,轻数字资源的传播和共享;等等。[结果/结论]在梳理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指出需要加强对非遗数字化基本理论与方法、综合影响的系统分析、跨专业多视角研究、共享与传播、受众群体、国内外最佳实践的案例分析等方面的研究。
- 周亚许鑫
-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
- 路易斯·威尔逊图书馆学教育思想与实践述略
- 文章介绍了面向社会和未来变化的教育宗旨,倡导以研究为核心的图书馆学教育,并建立了图书馆学教学与研究的合作交流机制,最后就威尔逊的教育贡献进行了总结。
- 周亚
- 关键词:图书馆学教育思想
- 基于海绵城市理论的白马河社区湿地景观设计研究
- 现如今,我国沿海城市普遍面临内涝水患和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尤其老城区的排水设施极为陈旧,致使在降雨量比较集中的时间排水不畅,居住区、街道、以及交通主次干道都会形成严重的涝灾,影响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在环境形势严峻的情况下,...
- 周亚
- 关键词:湿地公园社区景观生态设计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