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静

作品数:4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湖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教师
  • 1篇大学毕业
  • 1篇大学毕业生
  • 1篇大学教师
  • 1篇大众
  • 1篇大众生活
  • 1篇选聘
  • 1篇选聘制度
  • 1篇学校教育
  • 1篇职业生涯
  • 1篇职业准入
  • 1篇融通
  • 1篇生涯
  • 1篇农村
  • 1篇农村教师
  • 1篇准入
  • 1篇乡村
  • 1篇乡村教师
  • 1篇肖像
  • 1篇教育

机构

  • 4篇湖南大学

作者

  • 4篇刘静
  • 3篇唐松林

传媒

  • 1篇大学教育科学
  • 1篇湖南科技大学...
  • 1篇当代教育理论...
  • 1篇当代教育论坛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乡村教师肖像:基于乡村教师职业生涯访谈的分析
2013年
通过访谈结果分析,描述了乡村教师的职业生涯状况:一是乡村教师对于教师的角色、身份与地位等方面的认同与社会期待基本一致。二是对于城乡教师发展的不均衡反应强烈,在选择教师职业时,存在严重的"被选择"。深感自己的知识分子身份与社会地位的边缘化。三是生存状态与农民的很接近,但其与乡土社会的割裂加剧了其社会资源的贫乏。情感空间变得越来越狭窄。四是理念先进但行为落后,一直游离于课程开发与科学研究领域之外;有教育改革的见解但缺乏话语权和发表言论的舞台。五是自然环境、乡土文化、劳动场景与闲暇生活没有成为关注点,学生学业成绩与人身安全成了教师的主要任务。
刘静
关键词:乡村教师职业生涯访谈分析
一个人才悖论:农村师资缺乏与大学毕业生“准入难”
2012年
农村师资缺乏与大学毕业生"准入难"成为一个人才悖论。农村师资缺乏主要表现在局部性缺乏、结构性缺乏与质量性缺乏等方面。其原因主要是"流失严重"、"层层拔高"和"进入困难";大学毕业生为农村师资提供了丰富的人才资源,但存在严重的"准入难"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人事编制抑制需求、结构性矛盾难以调和以及退出机制的缺位等等。主要对策是:改革现行的教师编制标准,让大学毕业生有进入空间;实行"不合格教师"退出机制,让大学毕业生置换进入;完善多样性农村教师人才政策,让大学毕业生"准入"具有长效机制。
唐松林刘静
关键词:农村教师职业准入
大学教师选聘制度:国际趋势、普遍问题及我们的选择被引量:4
2013年
大学教师选聘制度呈现出在世界范围内趋同化、对于年轻研究者开始采用任期制、立足于自身历史传统进行改革、选聘制度逐渐以社会制度为依托等国际趋势。大学教师选聘制度面临着出发点界定模糊,价值取向难以统一;制度不完善,程序构建不清晰;选拔"一刀切"倾向严重,容易扼杀差异与个性等普遍性问题。我国大学教师选聘制度的改革正经受着重重考验:对选聘制度的认识仍浮于表面;选聘制度建设仍然矛盾重重;选聘制度缺乏自己的理论框架。深化对教师聘任制度的认识,正确处理好大学教师聘任制中的矛盾,拟定适用于我国大学的教师选聘框架体系,注重教师权益的维护,是我国大学教师选聘制度应有的战略选择。
刘静唐松林
教育社区:一个学校教育与大众生活的融通模型思考被引量:1
2014年
教育社区是以中小学校为主要基地,以自由、习惯、对话、互惠、开放与合作为基本特征,具有历史性、乡土性、境遇性的"学校-家庭-社区"的一体化教育网络。它的意义在于实现学校教育的生活转向,以及大众生活的学习转向,从而成就绚丽的生命形式,开启学习的公共风景。其理论基础包括终身教育,全民教育,生活教育和一体感教育。具体策略是:加强社会心理认同、依托中小学校基地、依靠中小学教师的主导作用、建立相关的政策和法律。
唐松林刘静
关键词:教育社区学校教育大众生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