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司南

作品数:12 被引量:94H指数:5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对乙酰氨基酚
  • 4篇乙酰氨基酚
  • 4篇小鼠
  • 3篇损伤小鼠
  • 3篇细胞
  • 3篇急性肝
  • 3篇肝损伤
  • 2篇蛋白
  • 2篇引流
  • 2篇脓毒
  • 2篇激酶
  • 2篇急性肝损伤
  • 1篇蛋白激酶
  • 1篇蛋白水平
  • 1篇调节蛋白
  • 1篇队列研究
  • 1篇多靶点
  • 1篇多靶点酪氨酸...
  • 1篇新型冠状病毒
  • 1篇星状细胞

机构

  • 11篇西安交通大学...
  • 3篇陕西省人民医...
  • 3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西北工业大学
  • 1篇堪萨斯大学
  • 1篇陕西省肿瘤医...

作者

  • 11篇刘司南
  • 7篇刘昌
  • 5篇张靖垚
  • 5篇万永
  • 4篇林婷
  • 3篇常虎林
  • 3篇曲凯
  • 3篇张春
  • 2篇郑伟
  • 2篇党珊
  • 2篇王铮
  • 2篇张智勇
  • 2篇王文静
  • 2篇张春
  • 2篇孙博睿
  • 2篇林婷
  • 1篇邸莹
  • 1篇刘青光
  • 1篇申存毅
  • 1篇王志鑫

传媒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中华危重病急...
  • 1篇肝胆胰外科杂...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年份

  • 5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二甲双胍在对乙酰氨基酚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中的保护作用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metformin,MET)在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APAP)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动物模型中的抗损伤及抗炎作用。方法采用小鼠腹腔注射APAP法诱导急性药物性肝损伤。30只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药物性肝损伤组(APAP组,腹腔内注射350 mg/kg APAP溶液)及二甲双胍处理组(APAP+MET组,于APAP暴露前30 min腹腔注射MET 400 mg/kg)。处死小鼠后取小鼠的血液标本,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的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6(IL-6)的水平,取肝脏组织检测其功能及病理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中p-JNK、JNK的表达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PAP组病理学显示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肝组织结构明显被破坏;血清AST、ALT、TNF-α和IL-6水平明显升高(P<0.05);p-JNK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APAP组相比,APAP+MET组小鼠血清病理损伤明显减轻;血清AST、ALT、TNF-α和IL-6水平下降(P<0.05);p-JNK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MET预处理能够显著抑制APAP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炎症因子的释放并对肝脏功能具有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减少JNK磷酸化有关。
常虎林房国栋万永刘司南张靖垚耿西林
关键词:二甲双胍对乙酰氨基酚急性肝损伤
远端缺血后处理对对乙酰氨基酚源性急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2021年
目的探讨肢体远端缺血后处理(RIPoC)对对乙酰氨基酚(APAP)源性急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机制。方法40只BALB/c雄性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肝损伤组、肝损伤+远端缺血后处理组。假手术组小鼠腹腔注射1 ml生理盐水,5 min后实施远端缺血后处理;肝损伤组腹腔注射1 ml APAP溶液;肝损伤+远端缺血后处理组小鼠腹腔注射1 ml APAP溶液,5 min后实施远端缺血后处理。采用腹腔注射APAP溶液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处理16 h后取血标本及肝脏组织,检测各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活性、谷草转氨酶(AST)活性,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白介素-6(IL-6)水平;观察肝脏病理形态学改变;检测肝组织丙二醛(MDA)含量、谷胱甘肽酶(GSH)活性;检测核因子-κB(NF-κB)、血红素加氧酶-1(HO-1)表达的变化。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相比,肝损伤组病理学显示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肝小叶结构破坏明显,血清ALT、AST和炎症相关因子TNF-α、IL-6明显升高(P<0.05),肝匀浆MDA含量显著增多(P<0.05),GSH活性显著下降(P<0.05)。与肝损伤组相比,肝损伤+远端缺血后处理组血清ALT、AST活性显著降低(P<0.05);病理学显示肝小叶结构破坏减少,肝细胞坏死及炎性细胞浸润程度降低;肝指数明显降低(P<0.05);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6水平显著降低(P<0.05);肝匀浆MDA含量显著减少(P<0.05),肝匀浆GSH活性显著增强(P<0.05);肝组织内NF-κB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HO-1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5)。结论远端缺血后处理具有对抗对乙酰氨基酚诱导急性肝损伤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肝组织NF-κB、HO-1的表达水平有关。
常虎林党珊张智勇万永刘司南郑伟
关键词:对乙酰氨基酚核因子-ΚB血红素加氧酶-1
顺铂通过调控P53及P21表达水平影响HepG2细胞衰老及周期阻滞(英文)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化疗药物能够通过诱导肿瘤细胞衰老从而发挥治疗效果。顺铂作为最常用的化疗药物能否诱导肝癌细胞发生加速性衰老目前尚不清楚。方法使用MTT法和克隆形成试验检测不同剂量顺铂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分别用流式细胞仪及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染色检测细胞周期及衰老情况;RT-PCR检测TP53、P21及P19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P53和P2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顺铂能够诱导HepG2细胞出现不可逆的生长停滞及细胞周期阻滞。2.0μg/ml顺铂作用于HepG2后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染色阳性,并呈现时间依赖性。在顺铂诱导衰老过程中,P19基因表达水平升高,在诱导48 h后达到峰值后逐渐下降,而P53和P21表达水平则持续升高。结论本研究提示顺铂能够诱导肝癌细胞出现衰老样表型,这一结果为进一步探讨其抗肝癌机制提供了基础。
曲凯林婷魏吉超孟凡迪王志鑫黄子超万永宋思冬刘司南常虎林董亚峰刘昌
关键词:顺铂细胞衰老P53P21
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阿西替尼治疗肝纤维化的作用与机制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观察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阿西替尼(Axitinib,AG-013736)对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方法用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CCL4)腹腔注射以诱导建立小鼠肝纤维化实验模型,于造模2周、4周时分别给予阿西替尼-羧甲基纤维素(CMC)溶液及CMC溶液灌胃处理,治疗1周、2周后处死小鼠,并取肝脏组织标本进行HE染色、Masson染色及α-SMA免疫组化检测;体外实验以不同浓度的阿西替尼CMC溶液分别干预人肝星状细胞系(LX2)及人正常肝细胞系(LO2),于48、72 h进行MTT检测,流式细胞术观察细胞凋亡,同时应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凋亡蛋白的表达。结果HE和Masson染色显示CCL4腹腔注射可诱导小鼠肝纤维化,且处理4周组的肝纤维化程度重于2周组;造模后经阿西替尼溶液治疗后,肝组织胶原染色面积及α-SMA阳性表达低于造模4周组及CMC治疗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外实验中,阿西替尼能够有效抑制肝星状细胞系LX2活性,促进其凋亡,同时,促凋亡蛋白Fas、Caspase-8以及Caspase-3蛋白表达增高,凋亡抑制基因Bcl-2的蛋白表达下降,而在对照肝细胞系LO2细胞中并无上述变化。结论阿西替尼通过诱导肝星状细胞凋亡发挥抗纤维化作用,且对正常肝细胞系无明显影响。
刘司南黄子超毕文超崔瑞霞曲凯刘昌
关键词:肝纤维化肝星状细胞
oXiris滤器在脓毒性休克治疗中的应用:来自单中心的经验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评价oXiris滤器在脓毒性休克治疗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1日至2019年7月20日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外科ICU(SICU)收治的应用oXiris滤器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脓毒性休克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患者接受oXiris滤器治疗前后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氧合指数(PaO2/FiO2)、血乳酸(Lac)、血小板计数(PLT)、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去甲肾上腺素(NE)用量、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以及预后情况.结果纳入6例脓毒性休克患者〔男性5例,年龄(56.3±11.8)岁〕共行oXiris治疗13次.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HR、IL-6、CRP水平明显降低〔HR(次/min):93.8±9.7比133.5±18.3,IL-6(ng/L):509.2±169.6比3739.8±618.2,CRP(mg/L):169.1±148.3比277.8±68.7,均P<0.05〕,MAP、PaO2/FiO2、PLT明显升高〔MAP(mmHg,1 mmHg=0.133 kPa):73.3±2.2比63.3±1.6,PaO2/FiO2(mmHg):166.8±40.4比95.1±56.2,PLT(×109/L):73.3±27.5比41.2±21.4,均P<0.05〕,同时NE用量、APACHEⅡ和SOFA评分亦明显降低〔NE(μg·kg-1·min-1):0.4±0.3比1.2±0.7,APACHEⅡ(分):18.8±6.9比30.0±7.3,SOFA(分):11.7±4.2比17.3±2.1,均P<0.05〕;虽然治疗后Lac和PCT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ac(mmol/L):3.5±2.1比6.1±3.2,PCT(μg/L):37.7±48.3比85.1±32.8,均P>0.05〕.最终6例患者存活3例,自动出院3例;SICU住院时间3~23 d,平均(13.0±8.5)d;治疗过程中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在脓毒性休克患者CRRT治疗中,使用oXiris滤器能有效清除循环中炎性介质,显著改善血流动力学状态及病情程度,且安全可靠.
张春张春孙博睿林婷林婷王文静王文静金玉峰刘昌
关键词:脓毒性休克内毒素血液净化
远端缺血预处理对对乙酰氨基酚诱导急性肝损伤小鼠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的保护作用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探讨远端缺血预处理(remote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RIPC)对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APAP)诱导的急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机制。方法采用腹腔注射APAP溶液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6~8周龄、体质量22~25 g的C57BL/6雄性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C组)、假手术组(S组)、肝损伤组(A组)及远端缺血预处理组(R组),每组10只。处理16 h后取小鼠血标本及肝脏组织,检测各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与谷草转氨酶(AST)活性、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白介素-6(IL-6)水平,检测肝组织活性氧(ROS)、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谷胱甘肽酶(GSH)活性,检测肝组织中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eap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和血红素加氧酶-1(HO-1)表达的变化。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1)肝功能指标:与C组和S组的ALT、AST比较,A组ALT[(5643.20±688.21)U/L]和AST[(4479.10±834.46)U/L]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组ALT[(3730.12±599.33)U/L]和AST[(3592.52±646.13)U/L]水平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炎症因子水平:与C组和S组血清TNF-α、IL-6比较,A组血清TNF-α[(337.75±48.57)pg/mL]和IL-6[(938.03±160.90)pg/mL]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组血清TNF-α[(235.55±65.77)pg/mL]和IL-6[(713.48±87.78)pg/mL]水平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氧化应激程度:与C组和S组对比,A组ROS产生较多,肝内MDA[(13.20±1.94)nmol/mg protein]含量增高,GSH[(7.13±0.89)mg/g protein]和SOD[(8.15±0.65)U/mg protein]活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A组相比,R组ROS产生减少,肝内MDA[(8.50±0.82)nmol/mg protein]活性降低,GSH[(10.36±0.96)mg/g protein]和SOD[(11.14±1.61)U/mg protein]活性则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与C组和S组对比,A组Keap1、Nrf2和HO-1的蛋白相对表达强度降低,而R组显著改善(P<0.05)。结�
郑伟党珊张智勇万永刘司南常虎林
关键词:对乙酰氨基酚急性肝损伤炎症氧化应激小鼠
血清白蛋白水平和SOFA评分对严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评价
目的 国民生活水平提高,发生胰腺炎的患者日益增加,但对于胰腺炎目前没有较好的方法对其预后进行判断,本研究利用血清白蛋白水平与SOFA 评分在ICU 严重脓毒症患者中的变化观察其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作用.
刘司南刘昌林婷邸莹张春李嘉璐李娜赵硕高洁王文静
黄芩苷对急性药物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机制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探讨黄芩苷对急性药物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机制。方法:2019年6月至2019年12月,以陕西省人民医院实验中心提供的6~8周C57BL/6雄性小鼠进行实验。采用腹腔注射对乙酰氨基酚(APAP)诱导小鼠急性药物性肝损伤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药物肝模型组(APAP组)及黄芩苷治疗组(BA+APAP组),处理16 h后取血标本及肝脏组织,检测各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活性、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肝组织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观察肝脏病理形态学改变;检测肝组织中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及磷酸化ERK(p-ERK)的表达变化。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光镜下黄芩苷治疗组肝损伤程度较模型组明显减轻;黄芩苷治疗组血清ALT、血清AST明显低于模型组[(614.2±132.9)、(498.7±52.8)U/L比(6826.4±684.2)、(5860.7±464.8)U/L,t=44.862、67.850,P均<0.05];黄芩苷治疗组血清TNF-α、血清IL-6明显低于模型组[(156.8±44.3)、(673.1±43.7)pg/ml比(334.3±36.8)、(899.8±98.9)pg/ml,t=18.702、3.644,P均<0.05];芩苷治疗组肝匀浆MDA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6.3±1.6)nmol/mg蛋白比(9.7±1.6)nmol/mg蛋白,t=38.524,P<0.05];黄芩苷治疗组肝匀浆SOD活性明显高于模型组[(12.7±1.7)U/mg蛋白比(8.0±0.6)U/mg蛋白,t=4.854,P<0.05];黄芩苷治疗组肝组织p-ERK/ERK蛋白比值明显低于模型组(0.4±0.2比1.0±0.1,t=18.974,P<0.05)。结论:黄芩苷对APAP诱导的急性药物性肝损伤小鼠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少ERK磷酸化有关。
常虎林刘司南苗润晨万永张靖垚耿西林
关键词:黄芩苷对乙酰氨基酚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肝损伤
腹腔冲洗引流装置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腹腔冲洗引流装置。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的三套管用于肠管及系膜分布比较密集的区域时存在吸引不畅甚至出血的问题。为此目的,本发明的腹腔冲洗引流装置包括内套管和网状液囊;网状液囊包括内层、外层...
刘司南张靖垚曲凯毕文超刘昌
文献传递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期间外科重症监护室布局改造及管理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讨将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改造成为可收治新冠肺炎患者负压隔离病房的改造要点。方法确定重点改造要点包括“三区两通道”的建立、通风系统改造、人员出入室流程管理以及引入目视化管理理念等。结果改造后的SICU可维持原有使用空间面积;空间布局上实现了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的划分,患者通道和医务人员通道分区明确,互不交叉。通风系统改造后,实现清洁区为正压,半污染区空气负压值为―5~―10 Pa,患者区域空气负压值为―10~―20 Pa,且保证相邻不同污染等级房间的压差(负压)不小于5 Pa。在非疫情期的普通情况时可切换为正压,以收治普通ICU患者。结论通过改造,SICU可以达到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要求,主要改造要点是空间布局和空调通风系统。
申存毅李宝珍李希刘司南辛霞孙增利刘青光刘昌仵正王铮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新型冠状病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