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勇

作品数:16 被引量:39H指数:4
供职机构:四川旅游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经济管理
  • 3篇文化科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2篇旅游
  • 5篇四姑娘山
  • 4篇山地
  • 4篇山地旅游
  • 2篇低碳
  • 2篇探险旅游
  • 2篇体育
  • 2篇乡村
  • 2篇景区
  • 2篇户外
  • 1篇大熊猫
  • 1篇低碳旅游
  • 1篇信任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游客
  • 1篇游客满意
  • 1篇游客满意度
  • 1篇游行
  • 1篇扎根
  • 1篇扎根理论

机构

  • 16篇四川旅游学院
  • 7篇成都大学
  • 5篇成都体育学院
  • 1篇四川大学
  • 1篇四川师范大学
  • 1篇西昌学院
  • 1篇四川外国语大...
  • 1篇宜宾市委党校

作者

  • 16篇刘勇
  • 5篇李丹
  • 1篇王金鹏
  • 1篇杨成伟
  • 1篇程励
  • 1篇杨勉
  • 1篇王鹏
  • 1篇李晓霞
  • 1篇孟娟

传媒

  • 7篇四川旅游学院...
  • 1篇中华家教
  • 1篇广西社会科学
  • 1篇世界农业
  • 1篇旅游学刊
  • 1篇冰雪运动
  • 1篇绿色科技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国生态旅游
  • 1篇国家公园(中...

年份

  • 4篇2025
  • 2篇2024
  • 3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旅游标准化建设促进我国山地旅游高质量发展研究——以西部藏族聚居区四姑娘山景区为例被引量:7
2022年
旅游标准化对山地旅游发展的促进作用逐渐凸显,提升山地旅游标准化建设水平对山地旅游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理论逻辑看,旅游标准化建设可以通过提升山地旅游服务质量、提高山地旅游管理水平、促进山地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等路径,促进山地旅游高质量发展。从西部藏族聚居区四姑娘山景区的山地户外旅游标准化建设可以发现,四姑娘山景区通过在户外从业机构、从业人员培训、户外活动产品、户外游客、高山救援等方面制定山地户外旅游管理标准体系,并采取新闻解读、业务培训、设施完善等措施落实山地户外旅游标准,从而大幅提升服务质量与管理水平,推进山地旅游高质量发展。鉴于此,我国在推动山地旅游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应建立健全山地旅游标准体系,营造高质量山地旅游标准发展环境,完善地方文化和旅游标准化工作机制,加大山地旅游标准化人才培养力度。
刘勇何丽
关键词:旅游标准化山地旅游四姑娘山
回归与解读:邛崃市天台山户外低碳空间演化与重构研究
2024年
以2020年提出的“双碳”目标为研究背景,基于三生空间理论,探讨邛崃市天台山户外空间的演化与重构。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天台山地区受山地旅游开发影响,在空间演化上居民生活空间面向更多大众,空间开放化;生产空间产业得到升级,空间现代化;生态空间得以开发,空间经济化。然而各空间协同发展的意识尚不突出,并不利于天台山地区的低碳可持续发展,需对空间进行融合构建,形成基于三生空间理论基础上的低碳户外生活、生产、生态空间。
周佳杨郭钊逢李丹张位中何丽刘勇
关键词:山地旅游
居民视角下的主与客:旅游促进民族交融的机制
2025年
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促进了社区与外界的交往、交流、交融。文章以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四姑娘山镇为案例地,运用扎根理论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等方法,构建旅游促进民族“三交”(交往、交流、交融)的分析模型,以揭示影响民族交融感知的多种因素组态。分析发现,前因条件呈现出显著的复杂性和异质性:(1)低学历、年轻、高收入的女性对民族交融持积极态度;(2)高质量的旅游活动和效益显著提升居民的民族交融感知;(3)低教育水平的男性在实现较高收入并积极参与旅游活动时,对旅游效益感知较高,并与游客保持高质量互动,形成积极的民族交融感知。研究结果强调,旅游活动和旅游效益的积极产出是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基础,有助于构建一个基于文化共享、物质共享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互动系统。研究为深化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与促进民族交融提供新的视角和实证支持。
刘勇郭钊逢白洁李丹周佳杨
关键词:民族旅游扎根理论
低碳旅游行为影响因素——以成都市大熊猫繁育基地为例
2023年
低碳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可持续旅游方式,是应对碳减排实现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一种全新旅游模式。研究以野生动物旅游为切入点,聚焦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低碳行为,探讨旅游者在此情景下低碳行为的影响因素,强调旅游者在实现低碳旅游和促进旅游地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关键作用。选取成都市大熊猫繁育基地的旅游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深入探究旅游者的低碳旅游动机、低碳旅游态度、低碳旅游环境、低碳环境教育、低碳旅游认知、低碳旅游参与意愿与低碳旅游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旅游者的低碳旅游动机、低碳旅游态度以及受到的低碳环境教育对低碳旅游行为均产生显著性影响。在旅游者怀有亲近自然的动机、对自然的同情和环境责任感等情感因素时,可以有效激发旅游者的低碳行为。低碳旅游环境和低碳旅游认知并未对低碳旅游行为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旅游者在进行旅游决策时,更注重的是旅游体验感而非低碳环保因素,而部分旅游者会认为低碳行为与旅游体验感相冲突。因此,选择避免或减少低碳行为。研究旨在丰富低碳旅游的研究视角,以期为国家公园及自然保护地低碳旅游发展提供案例支撑。
李丹郭钊逢周佳杨张位中凌小盼刘勇郭豫蕾
关键词:低碳旅游旅游者
交换、信任与支持:民族社区山地旅游支持度的影响因素研究
2025年
本研究试图通过将社会交换理论以及复杂性理论相结合,来探究黑竹沟地区居民山地旅游支持度的影响因素。在社会交换理论框架中运用基于SEM的线性分析,有助于解释山地旅游系统中动态、非线性和不确定性的关系。同时,研究结果显示山地旅游支持度的产生并非孤立发生的,而是在宏观和微观层面上涉及各种相互依存的旅游成分和外部因素,其中,提高收益感知与促进民族地区居民社区参与行为是影响居民山地旅游支持度的关键。
郭钊逢李丹刘勇王金鹏周佳杨
关键词:山地旅游民族社区
游客满意度视角下山地探险旅游的影响因素研究——以黑竹沟景区为例被引量:5
2022年
游客的满意度和游后行为意向的影响因素认知是旅游目的地提升竞争优势的基础。文章从游客满意度视角对黑竹沟景区的游客进行相关的影响因素分析,并基于前人研究使用SmartPLS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基于结构模型对参与山地探险旅游的游客满意度的五个维度与游后满意度、游后行为意向进行假设并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除旅游交通对游后满意度、旅游交通对游后行为意向、景区设施对游后满意度、价格感知对游后行为意向和旅游资源对游后行为意向无显著关系,其他假设均成显著正向关系。最后根据相关的研究假设检验和讨论提出了提升黑竹沟景区发展的建议。
龚剑杨远瑶刘勇何丽李雪马汶晴
关键词:游客满意度结构方程模型影响因素
四川省山地户外旅游服务标准化的实践探索与理论创新——以四姑娘山为例
2022年
山地户外旅游遵循一定的行业相关标准有助于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同时也能够借助此标准完成对旅游产业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整改。文章分析与回顾了四川省四姑娘山山地户外旅游标准化建设的各项成果,研究与探讨了四姑娘山山地户外旅游标准化发展的成效亮点和理论创新,提炼总结四姑娘山山地户外旅游特色的工作模式,认为四姑娘山山地户外旅游已经形成富有山地旅游特色的旅游标准化工作和服务业发展体系,可以为我国山地户外旅游标准化工作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凌小盼刘勇
关键词:旅游服务标准化
家庭资本视角下的大学生户外体育行为研究
2025年
本研究基于大规模大学生样本,以家庭资本理论,探讨家庭文化资本、家庭经济资本、家庭社会资本对大学生户外体育行为的影响,并考察领悟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家庭经济资本和家庭社会资本是推动大学生户外体育行为的核心因素,同时,领悟社会支持的中介效应揭示了家庭资本通过增强个体的社会支持感知来促进体育行为。本研究不仅为理解大学生户外体育行为的影响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家庭、学校和社会通过增强家庭资本与社会支持来促进大学生户外体育参与提出了策略性建议:提升家庭文化氛围,加强体育交流与互动;合理配置经济支持,鼓励多样化与持续性的体育参与;扩大社会网络,增强家庭成员的社会联系与支持。
郭钊逢李丹周佳杨刘勇
关键词:家庭资本领悟社会支持中介作用
我国山地户外运动救援组织现状及发展趋势被引量:2
2020年
通过文献查阅法查阅山地户外运动与救援组织的相关文献,两者都处于发展初期阶段,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分析两者国内外当前的发展现状以及问题,发现山地户外运动救援组织存在着体系不完善、缺乏规章制度等问题,并结合文献提出发展建议。
黄俊杰马小华刘勇
关键词:山地户外运动
山在那里:山地探险者内驱力及其探险行为意向影响机制被引量:3
2024年
现代山地探险活动作为特种旅游或探险旅游已进入旅游学者的研究视野,旅游者内驱力与探险行为意向之间的关联逐渐受到关注,仅以线性因果模型展开的研究已难以解释其中的复杂性。基于此,文章以四姑娘山山地景区为案例地,通过因子分析提取出了心流体验、精神朝圣、成就感和使命感4个山地探险者的主要内驱力,然后纳入探险经验、社会支持及人口统计学相关变量,基于复杂性理论及已有研究成果构建了以内驱力为核心的组态关系模型,旨在揭示山地旅游者内驱力及其探险行为意向的复杂性影响。研究发现,在单项前因条件中,心流体验、精神朝圣、探险成效是探险行为意向形成的必要条件,但所有单项前因条件均不能构成探险行为意向形成的充要条件,必须通过条件组合发挥作用,基于此,进一步得到20种前因条件组合,即探险行为意向形成的充分条件,证实了高水平探险行为意向前因条件的异质性和复杂性。该研究不仅深化了对内驱力及行为意向之间的非对称因果关系的理论认识,还能促进相关部门对山地探险旅游活动做出正确指导,推动山地探险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王美玉程励刘勇陈飞凤王云朗
关键词:山地旅游探险内驱力四姑娘山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