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伟平

作品数:7 被引量:161H指数:5
供职机构:辽宁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护理
  • 2篇急性
  • 1篇心理
  • 1篇心理护理
  • 1篇心理护理体会
  • 1篇血清
  • 1篇血清IL-6
  • 1篇循环法
  • 1篇氧化应激
  • 1篇乙酰半胱氨酸
  • 1篇抑郁
  • 1篇抑郁情绪
  • 1篇预后
  • 1篇预后评估
  • 1篇支原体肺炎
  • 1篇治疗小儿
  • 1篇肾功能
  • 1篇肾功能衰竭
  • 1篇肾功能衰竭患...
  • 1篇肾衰

机构

  • 7篇辽宁省人民医...
  • 4篇辽宁中医药大...

作者

  • 7篇冯伟平
  • 3篇宋晓洁
  • 3篇张鲁壮
  • 3篇韩雪娇
  • 1篇苏彦
  • 1篇韩涛
  • 1篇张东成

传媒

  • 3篇现代生物医学...
  • 2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实用药物与临...
  • 1篇长春中医药大...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CD47在急性白血病干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影响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CD47在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白血病细胞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确诊的急性白血病患者101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50例(ALL组),急性髓系白血病51例(AML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志愿者39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白血病细胞表面CD47的表达情况,并分析CD47表达与急性白血病患者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的关系。结果:急性白血病患者白血病细胞CD47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LL组与AML组患者白血病细胞CD47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7阴性表达的急性白血病患者CR率显著高于阳性表达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LL组和AML组CD47阴性表达患者CR率显著高于CD47阳性表达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7阳性表达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复发率显著高于阴性表达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LL组和AML组CD47表达阳性患者复发率明显高于阴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白血病细胞表面CD47的表达异常升高,且与白血病患者的疗效和预后有关,CD47可能作为一种急性白血病的诊断及疗效和预后的辅助评估指标。
宋晓洁冯伟平韩雪娇张鲁壮崔喜财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CD47临床疗效复发
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对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治疗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85
2020年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对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治疗患者78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认知行为护理干预。比较治疗后2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自我护理能力、SF-36评分,并对比2组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SAS、SDS评分更低(P<0.05);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较对照组具有更强的自我护理能力(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更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舒缓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增加患者护理满意度,对于慢性肾衰竭患者有较好的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冯伟平苏彦张东成王靖淇
关键词:慢性肾衰竭焦虑抑郁自我护理能力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护理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观察探讨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治疗的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120例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研究组和常规组各6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优质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组,患者病情得到了明显的控制。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实施的优质护理,效果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冯伟平
关键词:急性肾小球肾炎临床护理
乙酰半胱氨酸联合PDCA循环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2
2022年
目的探讨乙酰半胱氨酸联合PDCA循环法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以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辽宁省人民医院儿科病房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共108例,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54例予以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联合PDCA循环法,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IgA、IgM、IgG等免疫功能指标变化,MDA、SOD及GSH-Pxy氧化应激指标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免疫功能指标均有所改善,其中IgA及IgG升高,IgM降低,与同期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免疫功能指标改善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氧化应激指标均有所改善,其中MDA水平降低,SOD和GSH-Pxy水平升高(P<0.05);与同期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氧化应激指标变化显著(P<0.05);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4.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78%(P<0.05)。结论乙酰半胱氨酸联合PDCA循环法用于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治疗中,能够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高免疫功能,缩短治疗周期,减轻氧化应激反应,提高临床疗效。
张琦冯伟平韩涛
关键词:支原体肺炎乙酰半胱氨酸PDCA氧化应激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实施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全年治疗的65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65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干预的措施,研究心理护理干预的实施效果。结果通过护理,患者的焦虑评分与抑郁评分与护理之前对比有了显著的降低。结论心理护理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效果理想,且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提升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冯伟平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衰竭心理护理干预效果
IL-1β及BDNF水平变化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脑水肿的关系被引量:18
2016年
目的:分析白介素-1β(IL-1β)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水平变化与脑水肿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5年8月在我院确诊为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7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脑水肿体积大小,将所选研究对象分为轻度脑水肿组(28例),中度脑水肿组(27例)和重度脑水肿组(22例)。另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的25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酶联法测定三组患者不同时间点血清IL-1β及BDNF水平,并分析IL-1β及BDNF的动态表达与脑水肿体积的相关性。结果: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中IL-1β水平高于对照组,而BDNF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脑水肿体积,脑水肿时间越长的患者其血清IL-1β水平越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检测时间,脑水肿越严重的患者其血清IL-1β水平越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脑水肿体积,脑水肿时间越长的患者其血清BDNF水平越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检测时间,脑水肿越严重的患者其血清BDNF水平越低,在48 h达到最低,然后逐渐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1β水平与脑水肿体积呈正相关关系(r=0.656,P<0.05);而血清BDNF水平与脑水肿体积呈负相关关系(r=-0.675,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脑水肿严重程度与血清IL-1β及BDNF水平密切相关。因此,临床可以通过检查血清IL-1β及BDNF水平对脑水肿严重程度进行判断。
宋晓洁冯伟平韩雪娇张鲁壮崔喜财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IL-1ΒBDNF脑水肿
血清IL-6及S-100B水平对颅脑损伤严重程度和预后评估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8
2016年
目的:探讨血清IL-6及S-100B水平变化对颅脑损伤患者病情程度及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将患者分为特重型损伤组、重型损伤组、中型损伤组和轻型损伤组,每组25例。另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的25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研究对象不同时间点血清IL-6及S-100B水平,并分析IL-6及S-100B水平变化与颅脑损伤程度及预后的关系。结果:颅脑损伤后第1、3、5、7、14天患者血清IL-6及S-100B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相同检测时间,损伤程度越重的患者其血清IL-6及S-100B水平越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损伤程度颅脑损伤患者随着损伤时间延长,其血清IL-6水平越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损伤程度颅脑损伤患者血清S-100B水平在损伤后第1天开始上升,第3天达到高峰,第5天开始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颅脑损伤患者血清IL-6和S-100B水平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呈负相关(rIL-6=-0.812、-0.770,rS-100B=-0.767、-0.831,P〈0.05),与颅脑损伤程度呈正相关关系(r=0.776、0.791,P〈0.05)。结论:血清IL-6和S-100B水平与颅脑损伤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相关,对颅脑损伤程度的临床诊断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宋晓洁冯伟平韩雪娇张鲁壮崔喜财
关键词:颅脑损伤白介素-6S-100B预后评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