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翔

作品数:2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安徽省宣城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动脉瘤
  • 1篇动脉瘤诊断
  • 1篇断层摄影
  • 1篇断层摄影术
  • 1篇血管
  • 1篇血管造影
  • 1篇影像
  • 1篇影像学
  • 1篇影像学特征
  • 1篇造影
  • 1篇结节
  • 1篇孤立性肺
  • 1篇孤立性肺结节
  • 1篇肺结节
  • 1篇3D-TOF
  • 1篇LOGIST...
  • 1篇LOGIST...
  • 1篇MRA
  • 1篇MSCTA

机构

  • 2篇安徽省宣城市...

作者

  • 2篇张敏
  • 2篇余翔
  • 1篇曹镭

传媒

  • 2篇蚌埠医学院学...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MSCTA、3D-TOF MR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3D-TOF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经选择性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或动脉瘤夹闭术证实,并行MSCTA或3D-TOF MRA检查的15例颅内动脉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16个动脉瘤中,前交通动脉7个,后交通动脉4个,右侧颈内动脉2个,大脑中动脉3个;MSCTA及3D-TOF MRA检出其中15个,漏诊1个左侧大脑中动脉微小动脉瘤,敏感性为93.75%;MSCTA、3D-TOF MRA能较好显示动脉瘤形态、大小、位置、瘤颈及其与载瘤动脉、颅底骨结构的关系;13例MSCTA或3D-TOF MRA测量的瘤体大小与DSA及术中测量基本一致。结论:MSCTA、3D-TOF MRA能准确诊断颅内动脉瘤,可以作为对高危人群进行颅内动脉瘤早期筛查的常规方法。
陆志前余翔张敏曹镭诸晓艳
关键词:动脉瘤血管造影
孤立性肺结节影像学特征的logistic回归分析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SPN)的临床及影像征象进行恶性风险因素分析,以提高早期肺癌的检出率。方法:回顾分析43例SPN病人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先进行单因素分析,筛选出良、恶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代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得出良、恶性SPN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43例病人共43个SPN,良性组18例(41.9%),恶性组25例(58.1%)。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的单因素分析显示,病人为女性、CT影像中结节有分叶、毛刺征、血管集束征、支气管征、胸膜凹陷征和无平直边的结节恶性率较高(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毛刺征为恶性SPN的独立危险性因素(P<0.05),有平直边为良性SPN的独立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良、恶性SPN的各影像征象存在重叠,毛刺征为恶性SPN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有平直边为良性结节的独立保护性因素。
余翔张敏刘建光
关键词:孤立性肺结节影像学LOGISTIC回归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