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宁宁
- 作品数:19 被引量:53H指数:4
- 供职机构:河南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 人中黄之由来及炮制方法历代沿革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依据古籍中"人中黄"的记载,列述其炮制方法,追溯"人中黄"之由来及炮制方法,为恢复和改善人中黄炮制方法,新药开发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参考历代古籍医书和本草著作中有关"人中黄"的载述,列述其炮制内容及方法。结果 "人中黄"是甘草末置于竹筒内,于粪坑中浸渍一段时间后的制成品。在古代本草中一般收载于"人部"药材中,据《中华本草》所述,可能形成于在唐宋时期,其相关炮制方法记载较早出现于元·朱震亨《丹溪心法》。元代之后的历代医家著作和医案中多记载有相关的应用或炮制方法,至清代人中黄的使用和炮制方法开始多样化,有所发展,但近现代相关人中黄的炮制方法研究已淡出临床。
- 王胜超张振凌刘艳李柯柯于文娜韩宁宁
- 关键词:中药炮制古籍文献历史沿革
- 中药泽泻本草考证
- 泽泻,泽泻科植物泽泻Alismaorientalis(Sam.)Juzep.的干燥块茎,药用历史悠久,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本文对泽泻名称、品种产地、功能主治、医家应用、炮制沿革等进行本草考证,寻本溯源,为泽泻进一步研究...
- 夏云岭张振凌孟冉韩宁宁刘爽杨佳宁李清正
- 关键词:泽泻本草考证
- 牡丹皮软化切制工艺的优化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优化牡丹皮软化切制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没食子酸、芍药苷、1,2,3,4,6-五没食子酰葡萄糖、苯甲酰芍药苷、丹皮酚含有量及外观性状评分为评价指标,加水量、闷润时间、烘制温度、烘制时间为影响因素,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软化切制工艺。结果最佳条件为加水量30 mL,闷润时间85 min,烘制温度50℃,烘制时间100 min,没食子酸、芍药苷、1,2,3,4,6-五没食子酰葡萄糖、苯甲酰芍药苷、丹皮酚含有量分别为0. 13%、0. 69%、1. 29%、0. 24%、2. 75%,外观性状评分88,综合评分92. 55。结论该方法稳定可行,可用于软化切制牡丹皮。
- 韩宁宁张振凌陈晶晶孟冉刘爽林秀敏
- 关键词:牡丹皮
- 酒炖炮制时间对熟地黄毛蕊花糖苷含量的影响
- 比较不同酒炖炮制时间对熟地黄毛蕊花糖苷含量的影响,优选出酒炖最佳炮制时间.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毛蕊花糖苷含量Waters-Symmetry Shield TM RP18(4.6 mm×250 mm,5 μm)色谱柱,以乙...
- 赵丹张振凌韩宁宁李宁
- 关键词:毛蕊花糖苷浸出物外观性状
- 神农本草之牡丹皮考证
- 对牡丹皮的药用历史沿革等进行考证。查阅历代本草文献并结合现代研究文献。查清了牡丹皮的药用历史沿革等。历代本草对牡丹皮功效等描述与当今的牡丹皮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的干燥根皮基本相符,该研究可以...
- 韩宁宁张振凌
- 关键词:神农本草经牡丹皮
- 浅谈蜜制甘缓难化增益元阳
- 对"蜜制甘缓难化增益元阳"这一理论的来源出处进行简述,并运用中医药理论以及现代应用进行阐释。翻阅有关炮制的古书及查阅相关文献并进行归纳,总结"蜜制甘缓难化增益元阳"出自明代陈嘉谟的《本草蒙筌》,包括蜜煎、蜜煮、蜜炙、蜜蒸...
- 韩宁宁张振凌陈晶晶张颖杨佳宁
- 关键词:中医药理论
- 响应面法-中心复合法试验优选炒牡丹皮炮制工艺被引量:9
- 2020年
- 目的优选炒牡丹皮炮制工艺。方法以芍药苷、1,2,3,4,6-五没食子酰葡萄糖、苯甲酰芍药苷、丹皮酚、浸出物的含量及外观性状评分为评价指标,采用响应面-中心复合法对炒制温度、炒制时间进行考察,优选炒牡丹皮炮制工艺。结果炒牡丹皮最佳炮制工艺为:炒制温度235℃,炒制时间5 min。芍药苷、1,2,3,4,6-五没食子酰葡萄糖、苯甲酰芍药苷、丹皮酚及浸出物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75%、0.92%、0.22%、1.68%、21.64%。综合评分预测值94.25分,实测值97.02分。结论较传统炮制工艺相比,优选出的炒牡丹皮炮制工艺综合评分较高,重复性好,且稳定可靠。
- 韩宁宁张振凌林秀敏孟冉刘爽夏云岭
- 关键词:丹皮酚外观性状
- 基于多元统计法的不同白芍饮片商品规格中5种成分比较及质量评价研究
- 建立白芍中5种主要化学成分的HPLC测定方法,对不同等级规格的白芍饮片进行化学成分定量分析和质量评价,比较不同规格等级白芍的质量与该5种成分含量的相关性,为中药白芍的商品规格等级标准研究提供参考.采用HPLC 法,Sun...
- 张振凌王胜超陈晶晶韩宁宁王瑞生
- 关键词:白芍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HPLC
- 浅析"麦麸皮制抑酷性,勿伤上隔"
- 诠释并理解"麦麸皮制抑酷性,勿伤上隔"的炮制理论。通过查阅古籍和相关现代文献,追溯"麦麸皮制抑酷性,勿伤上隔"的来源出处及历代应用情况,从中医药理论和现代研究两方面阐述其炮制原理。"麦麸皮制抑酷性,勿伤上隔"出自明代陈嘉...
- 孟冉张振凌刘爽韩宁宁
- 关键词:麸炒脾胃心肺中医药理论
- 酒炖炮制时间对熟地黄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5
- 2017年
- 目的:比较不同酒炖炮制时间对熟地黄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毛蕊花糖苷和5-羟甲基糠醛的含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还原糖的含量;采用十分制法对熟地黄性状进行评分;采用精密色差仪测定熟地黄样品的相关色泽参数,并分析其与感官评价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随着酒炖炮制时间的增加,毛蕊花糖苷含量呈下降趋势;5-羟甲基糠醛含量逐渐升高,但不同酒炖时间阶段的升高幅度有所不同,酒炖28 h后含量大幅增加;还原糖含量逐渐升高,在酒炖20 h后相对稳定;水溶性浸出物无明显变化;外观颜色逐渐加深,口感由苦转甜再转酸,且色泽参数L*值减小,与感官评价结果相一致。结论:综合各指标,优选出酒炖24 h为最佳炮制时间,用色度仪L*(亮度)参数代替感官评分中的色泽指标是可行的。该方法简便可靠,为熟地黄酒炖法炮制工艺提供参考。
- 赵丹张振凌韩宁宁李宁于文娜刘艳
- 关键词:熟地黄毛蕊花糖苷5-羟甲基糠醛外观性状浸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