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双文

作品数:9 被引量:41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生物学
  • 3篇农业科学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植物
  • 3篇区系
  • 3篇区系成分
  • 3篇区系特征
  • 3篇区系特征分析
  • 2篇药用
  • 2篇药用植物
  • 2篇植物资源
  • 2篇资源调查
  • 2篇维管束
  • 2篇维管束植物
  • 2篇分布区
  • 2篇分布区类型
  • 2篇保护区
  • 1篇订正
  • 1篇东南
  • 1篇东南部
  • 1篇演替
  • 1篇瑶族
  • 1篇药用植物资源

机构

  • 9篇中国科学院华...
  • 3篇仲恺农业工程...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海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韶关学院
  • 1篇八岭国家级自...

作者

  • 9篇邓双文
  • 5篇王发国
  • 4篇邢福武
  • 3篇陈红锋
  • 1篇易绮斐
  • 1篇刘东明
  • 1篇叶华谷
  • 1篇张应明
  • 1篇张弯弯

传媒

  • 2篇植物科学学报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热带亚热带植...
  • 1篇热带作物学报
  • 1篇亚热带植物科...
  • 1篇中药材
  • 1篇甘肃医药
  • 1篇林业与环境科...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广东省乳源县药用植物资源调查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为全面掌握乳源县野生和栽培中药资源的变化和现状。方法:结合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采取野外实地调查、人员访谈调查等方式,开展为期3年的普查工作。结果:乳源县共调查到野生药用植物923种(含变种),隶属于149科476属,其中含15种以上药用植物的科有14个,占调查发现所有科的9.4%;国家级及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6种,大多零星分布,资源储量较少;大宗药材23种,从药用部位来看,全草类、根及根茎类占了大部分,从其功效上来说,主要为清热解毒和祛风除湿两大类。结论:乳源县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种类较多,全草和根茎类占比较大,清热解毒与祛风除湿功效药材较多。
张弯弯张弯弯王永淇邓双文邓双文王发国王发国
关键词: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广东丰顺野生观赏树木资源评价被引量:5
2018年
首次对广东丰顺县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进行系统的调查,查阅相关资料并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丰顺县野生树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丰顺县一级观赏乔、灌木资源有30种,包括多花山竹子(Garcinia multiflora)、大头茶(Gordonia axillaris)、五列木(Pentaphylax euryoides)等,具有极高的园林开发应用价值;二级观赏乔木、灌木资源有薄叶润楠(Machilus leptophylla)、三尖杉(Cephalotaxus fortunei)等45种,其园林开发应用价值较高;三级观赏乔木、灌木资源有33种,包括野漆(Toxicodendron succedaneum)、南酸枣(Choerospondias axillaris),园林开发应用价值一般;四级观赏乔木、灌木资源有25种,包括黧蒴锥(Castanopsis fissa)、铁榄(Sinosideroxylon pedunculatum)园林开发应用价值较低。开发利用价值较高的以樟科(Lauraceae)、山茶科(Theaceae)植物为主。
王永淇邓双文刘国钦张弯弯叶文王发国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野生观赏树木
广州闽楠-樟人工混交林物种组成与多样性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为了解人工混交林群落结构特征和物种多样性关系,对广州龙眼洞林场内闽楠(Phoebebournei)-樟(Cinnamomum camphora)人工混交林进行群落结构分析。结果表明,0.37 hm^(2)样地内共有128种植物9563株,隶属于57科99属;其中乔木35种,灌木61种,草本98种。在乔木层中,重要值排名前5的植物分别是山乌桕(Triadica cochinchinensis)(33.86%)、闽楠(17.24%)、樟(12.96%)、三桠苦(Melicopepteleifolia)(7.92%)和山苍子(Litseapungens)(3.70%);灌木层以茜草科(Rubiaceae)植物为主;草本层以禾本科(Poaceae)植物为主。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Shannon-Wiener指数分别为1.230、1.708和1.754,Simpson指数分别为0.635、0.680和0.707,表明该人工混交林下草本物种丰富。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NMDS)表明,不同样方的物种组成相似性并不一致,部分样方含有偶见种。群落的径级结构呈倒“J”型,其中11.64%为幼苗,苗木占比6.08%,小树占比55.34%,壮树占比25.28%,大树占比仅为0.70%,因此推测闽楠-樟人工混交林仍处于演替初期。
程欣欣洪维邓双文魏雪莹张干荣冯蔚郭勇叶华谷王发国
关键词:物种多样性群落演替
西沙群岛植物的订正与增补被引量:10
2017年
西沙群岛(15°46'-17°08'N,111°11'-112°54'E)位于南海的西北部、海南岛东南部。由永乐群岛和宣德群岛组成,共有22个大小不一的岛屿、7个沙洲和10多个暗礁暗滩,总陆地面积约7.6047 km2,是南海诸岛中陆地面积最大、植物资源最丰富的群岛。除石岛及高尖石外,西沙群岛的岛屿均由珊瑚礁在近6,000年来逐渐发育形成(卢演俦等,1979),
邓双文王发国王发国邢福武
关键词:植物资源订正陆地面积西北部东南部
翁源青云山自然保护区维管束植物区系特征分析被引量:6
2020年
青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韶关翁源县的东南部,本研究在查阅文献、历史标本的基础上,对本区进行全面踏查、标本采集并鉴定,从而进行植物物种多样性编目和区系分析。结果表明:青云山自然保护区有维管束植物1336种(含种下分类单位),其中石松类和蕨类植物132种,隶属于62属24科,裸子植物6种,隶属于4属4科,被子植物1198种,隶属于588属148科;本区的表征科主要以樟科(Lauraceae)、壳斗科(Fagaceae)、冬青科(Aquifoliaceae)等为主。植物区系地理组成复杂,主要以热带、亚热带为主,且热带、亚热带的过渡性质明显。从中国特有种的分布情况来看,该地区与湖南南部、广西东北部、江西西南部联系较为紧密,体现了南岭山脉植物区系的一致性与整体性;珍稀濒危植物共计48种;植被具有中亚热带向南亚热带过渡的特征。青云山自然保护区植物物种丰富度高、植被类型多样,建议将园洞、青山口等珍稀濒危植物分布较集中的地区列为优先保护区域。
杜晓洁谢冲林余小玲邓双文杨新东陈流保王发国邢福武
关键词:区系成分珍稀濒危植物
广东连南瑶族野生凉茶植物资源调查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系统调查连南瑶族自治县的瑶胞常用凉茶植物资源,明确该地区凉茶植物的种类、功效、利用情况等信息。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关键人物访谈、野外调查、采集标本等方法收集资料。结果:连南瑶族自治县内有凉茶植物50科99属114种,载入2015年版中国药典的植物有50种。凉茶植物主要以野生为主,其中76种在当地市场有售。结论:连南瑶族自治县传统凉茶文化独特,凉茶植物资源丰富,在发展凉茶和民族药资源方面有很大潜力。该调查结果能为今后连南瑶族自治县的凉茶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和发展医药健康产业提供参考。
林明琛李冬琳邓双文陈红锋
关键词:凉茶药用植物资源调查瑶族
广东荷包岛维管束植物区系特征分析被引量:9
2017年
在对广东荷包岛植被全面踏查的基础上,结合其植物区系成分及组成特征分析,对该区系特点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显示,该岛共有维管束植物135科370属541种,其中,蕨类植物22科28属40种,种子植物113科342属501种;野生种子植物共有465种,栽培植物共有36种。在属级水平上,荷包岛植物区系以热带成分占绝对优势,热带性质属占野生植物非世界广布属的87.80%;在种级水平上,中国特有种74种,占非世界总种数的15.91%。泛热带分布、旧世界热带分布、热带亚洲至热带大洋洲分布、热带亚洲分布4种分布类型构成了该植物区系的主体。将荷包岛与我国东南沿海其他岛屿(澳门、香港东平洲岛、浙江舟山群岛、上海崇明岛)的植物区系进行比较发现,该岛植物区系表现出更强的热带性质,与澳门植物区系性质最为接近。
贠建全邓双文陈红锋
关键词:区系成分分布区类型
广东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石松类和蕨类植物多样性研究
2024年
为全面了解广东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植物资源,并为区内生物多样性的长期监测、保护管理和科普教育提供数据支持,于2023年6月至8月通过样线法对该区石松类和蕨类植物进行野外考察和标本采集,并结合文献资料对保护区内石松类和蕨类植物的物种组成、区系特征及资源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车八岭保护区共有石松类和蕨类植物25科75属231种(含种下等级),本次调查新增保护区内植物64种,隶属于11科28属。(2)保护区内石松类和蕨类植物有单种科6科、单种属38属,分别占总科、属数的24.00%和50.67%,表明该区石松类和蕨类植物具有一定的古老性和孑遗性。(3)保护区内石松类和蕨类植物的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多样,其中科属以热带成分为主,分别占总科、属数的60.00%和68.00%;物种以亚热带成分为主(54.98%),热带成分次之(29.87%),符合亚热带植物区系的特征,并具有一定程度的热带区系性质。(4)与周边保护区相比较,车八岭保护区与青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关系最为密切,科属种的相似性指数(Jaccard/Krober系数)分别为92.00/96.00、73.42/85.33、42.42/62.86,推测与两者地理距离较近和气候特征相似有关。(5)保护区内石松类和蕨类植物资源丰富,其中具食用价值6种、药用价值145种、观赏价值141种和工业价值32种,并发现4种国家重点保护石松类和蕨类植物。
张应明王婷邓双文崔煜文谭海蓉陈红锋
关键词:资源植物
海南文昌维管植物区系特征分析被引量:8
2018年
采用全面踏查结合文献研究的方法,对海南文昌地区维管植物组成、区系成分、分布区类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文昌地区共计有维管束植物201科777属1397种,其中蕨类植物31科46属67种,种子植物170科731属1330种;野生种子植物634属1183种(包括珍稀濒危植物25种,海南特有种49种)。在属级水平上,文昌植物区系以热带成分占绝对优势,热带、亚热带成分占非世界分布总属数的93.23%。在种级水平上,热带亚洲成分和中国特有成分是该地区植物区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中热带亚洲分布及其变型的分布种最多,占非世界广布种的47.26%;中国特有种占非世界广布种的12.01%。此外,村落风水林保存了大量当地珍稀植物和古树名木,对当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建议当地政府加强对村落风水林的保护。
李冬琳邓双文邢福武刘东明易绮斐潘伟韶
关键词:植物组成区系成分分布区类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