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覃树付

作品数:6 被引量:28H指数:4
供职机构:柳州市柳铁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医疗卫生重点科研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放疗
  • 4篇调强
  • 4篇调强放疗
  • 4篇直肠
  • 4篇直肠癌
  • 4篇直肠癌术
  • 4篇直肠癌术后
  • 4篇术后
  • 4篇疗法
  • 4篇放射疗法
  • 4篇肠癌
  • 3篇剂量学
  • 2篇射野
  • 2篇摆位
  • 2篇摆位误差
  • 1篇电子射野影像
  • 1篇电子射野影像...
  • 1篇调强放射
  • 1篇影像
  • 1篇照射

机构

  • 6篇柳州市柳铁中...

作者

  • 6篇曾自力
  • 6篇覃树付
  • 4篇林锋
  • 1篇刘金娥
  • 1篇王勇兵
  • 1篇林德帅

传媒

  • 3篇中国辐射卫生
  • 2篇医疗卫生装备
  • 1篇第九届泛珠江...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三维适形放疗体模阶段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索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体模阶段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的方法,为肿瘤临床放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分析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体模阶段治疗体位的确定,体位固定的措施和肿瘤的定位,总结该阶段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的方法。结果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体模阶段各个环节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都非常重要。结论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体模阶段应从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出发,制定出各自切实可行的检查内容,严格的规章管理制度,保证本阶段的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正常进行。
王勇兵曾自力林锋覃树付
关键词:适形
膀胱体积的变化对直肠癌术后调强放疗剂量学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探索直肠癌术后调强放疗患者膀胱充盈与排空体积的改变对计划靶区及正常组织受照射剂量的影响,为直肠癌术后临床IMRT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19例病理证实的直肠癌术后患者膀胱充分充盈状态,行CT扫描;相同CT扫描条件下行膀胱充分排空状态扫描;在治疗计划系统中,勾画膀胱充分充盈扫描图像的肿瘤靶区和周围正常组织;勾画膀胱排空扫描图像的肿瘤靶区和周围正常组织;并进行比较。结果膀胱充分充盈与排空状态,计划靶区、股骨头受照射剂量,皆没有明显变化(P﹥0.05)。膀胱充盈与排空两种状态下患者正常组织膀胱、小肠、结肠受照剂量P值分别为0.019、0.022和0.037,其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癌术后调强放疗,与排空相比膀胱充盈能减少膀胱,小肠及结肠的受照射体积和受照剂量,对靶区股骨头无影响。
薛宏元林蓉曾自力覃树付林锋谭勇
关键词:直肠癌术后放射疗法调强膀胱充盈剂量学
直肠癌术后常规放射治疗摆位误差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 :通过对直肠癌术后常规放射治疗重复摆位数据的测量,分析误差产生原因,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减少误差。方法:13例直肠癌术后放射治疗患者,仰卧于床上,采用真空袋固定,由模拟定位机工作站采集定位图像,行等中心放射治疗。每周一、三、五采集验证片,与原定位片比较,测量摆位误差。结果:156幅验证图像与其对应的定位图像比较,X、Y、Z轴误差分别为(0.32±0.17)、(0.58±0.27)、(0.53±0.31)cm,正、侧面移位旋转分别为(2.3±1.9)和(1.8±1.6)°。结论:直肠癌术后常规放射治疗中重复摆位存在一定误差,通过采取相应措施可以减小。
曾自力覃树付
关键词:直肠癌术后放射疗法常规放疗摆位误差
直肠癌术后调强放疗不同照射野数的剂量学研究被引量:13
2019年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照射野数治疗计划的计划靶区、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及危及器官的剂量学特点、治疗时间及治疗费用方面的因素,探讨直肠癌术后调强放疗理想的治疗计划模式。方法统一规定直肠癌术后调强放疗的临床靶区,设定计划靶区为临床靶区的外扩边界在X、Y和Z三个方分别为5、4、3 mm。应用治疗计划系统对不同照射野数5、7、9个照射野治疗计划的靶区剂量分布特点,机器跳数以及小肠、膀胱、双侧股骨头受照射体积、剂量进行比较。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7、9个照射野治疗计划皆能满足临床剂量求。三种治疗计划中7个野、9个野在计划靶区剂量分布、剂量均匀性和适形度方面优于5个野,但从治疗时间实施治疗效率上看,5个野最短,7个野优于9个野。在对小肠保护方面,7个野、9个野优于5个野;膀胱保护方面,9个野优于7个野和5个野;在股骨头方面,5个野优于7个和9个照射野。结论综合计划靶区剂量分布、肿瘤周围正常组织的保护、治疗时间及治疗费用四方面因素,建议在直肠癌术后调强放疗临床工作中,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与侧重点,选择合适的照射野数。
林锋曾自力覃树付刘金娥谭勇
关键词:直肠癌术后照射野剂量学
中下段食管癌超分割调强放射治疗计划轮照技术
通过分析放射治疗减时增量的生物原理,提出了由于正常组织剂量的限制,不能用常规的方法来增加剂量,只能采用减时增量技术。超分割放射治疗是实行减时增量治疗的主要手段,其在食管癌的治疗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有可能在不增加放射毒...
曾自力覃树付
关键词:食管癌超分割调强放疗剂量学
电子射野影像装置在直肠癌术后调强放疗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 :采用电子射野影像装置(electronic portal imaging device,EPID)测量、分析直肠癌术后调强放疗的摆位误差,为临床上实现直肠癌术后精准放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30例直肠癌术后患者,利用EPID为每例患者首次放射治疗前、疗程内每周拍摄等中心处正、侧位电子射野图像各1张,并与治疗计划系统中的数字重建图像进行比较,测出X(左右)、Y(头脚)和Z(前后)3个方向的摆位误差,计算出直肠癌术后调强放疗临床靶区至计划靶区的外扩边界。利用EPID对患者的摆位进行校正,及时发现问题并纠正。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纠正前后,在X、Y和Z 3个方向线性位移的平均值±标准差为(-1.392 4±3.670 9)mm vs(-0.816 5±2.670 5)mm、(0.969 7±4.076 1)mm vs(0.418 2±2.911 4)mm、(0.704 4±1.805 6)mm vs(0.471 7±1.641 3)mm;纠正前后,调强放疗的临床靶区到计划靶区的外扩边界在X、Y和Z 3个方向分别为7 mm vs 5 mm、6 mm vs 4 mm和4 mm vs 3 mm。结论:在直肠癌患者术后调强放疗中,采用EPID可确保患者治疗的正确性、精准性,使靶区得到最大剂量,同时靶区周围的正常组织和危及器官也可以得到充分保护,为外扩临床靶区边界提供了理论依据。
林德帅曾自力覃树付林锋谭勇
关键词:电子射野影像装置直肠癌术摆位误差放射疗法调强放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