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兴蓉
- 作品数:2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攻关计划广州市番禺区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紫外线诱变木醋杆菌及优良突变菌种的选育
- 2013年
- 为了提高细菌纤维素(简称BC)量和续代发酵的稳定性,该研究利用紫外线照射木醋杆菌Acetobacter xylinum CGMCC 5173菌株诱变,还对3种不同培养基培养得到BC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紫外线分别照射3 min、4 min和5 min,经筛选得到UV31、UV32、UV33、UV42、UV44五株产量较高的突变菌株,其产量高达26.96 g/L~35.48 g/L;菌株UV31、UV32、UV33、UV42连续发酵四代产量仍比较稳定,分别稳定在23 g/L~39 g/L、25 g/L~36 g/L、24 g/L~39 g/L;菌株UV32、UV42和野生菌在CMMF中的BC产量高约为19.94 g/L~39.97 g/L,但结构松散,在MMF中BC的产量低为10.17 g/L~22.28 g/L,均匀紧密,在CO-MMF-CMMF中BC产量中等为16.24 g/L~31.09 g/L,较均匀紧密。结果表明,紫外诱变3 min菌株的BC产量高且3代~4代发酵产量保持稳定,CO-MMF-CMMF是最适于发酵的培养基。
- 蔡兴蓉刘冬梅许燕娜肖性龙袁琨
- 关键词:木醋杆菌紫外诱变选育突变菌株细菌纤维素
- Acetobacter xylinum CGMCC5173发酵生产细菌纤维素的条件优化被引量:4
- 2012年
- 为提高Acetobacter xylinum CGMCC5173生产细菌纤维素(BC)的产量,对该菌生产BC的条件进行优化。研究表明,采用CJMF培养基,培养到第二代时BC产量最高,达到43.91 g/L;采用HMF培养基,当接种量为10%,蔗糖、乙酸钠、乙醇和L-乳酸的含量分别为10%、1.0%、1.5%和0.25%时,细菌纤维素产量最高,分别达到14.79 g/L、7.47 g/L、4.24 g/L、40.07 g/L和21.92g/L;而D-乳酸越多,BC产量越低;采用80%HMF与20%CJMF混合复配的发酵液,BC的产量最高为29.30 g/L。结果表明,控制A.xylinum 5173的培养代数和用HMF与CJMF复配的发酵液可稳定和有效地提高BC产量。
- 许燕娜张剑恩黎嘉惠蔡兴蓉黄娆勤吴晖刘冬梅
- 关键词:木醋杆菌细菌纤维素发酵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