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莹
- 作品数:2 被引量:42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外商直接投资、市场化与能源强度——基于1998—2011年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被引量:5
- 2015年
- 从市场化视角切入,利用固定效应回归和面板工具变量法对中国1998—2011年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对外商直接投资、当地市场化进程、能源强度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外商直接投资提高了中国的能源强度,但其对能源强度的影响依赖于各地的市场化进程,市场化进程发展较快的地区,外商直接投资能够有效降低当地的能源强度,而在市场化进程落后的地区,外商直接投资却对能源强度有负面的影响。总之,随着市场化的深入推进,外商直接投资将会逐渐降低能源强度。
- 胡莹魏晓平黄永宝
-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市场化能源强度
- 环境规制与化石能源消耗——技术进步和结构变迁视角被引量:37
- 2015年
- 为从根本上缓解经济发展的环境和能源压力,反思中国现行具有明显偏向性的环境政策能否在促进减排的基础上实现节能。在经济增长理论体系框架下,梳理环境规制与化石能源消耗的关系,从直接和间接两方面分析其非线性关系,指出环境规制节能的直接效应是绿色悖论和成本效应博弈的结果,间接效应则主要来自技术溢出和结构效应两个方面。在此基础上,引入生产技术进步、治污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要素投入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作为中介变量,构建环境规制的节能路径模型,并基于2003-201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和门槛回归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环境规制与人均能源消费呈现倒"U"型关系,即只有超越一定门槛,环境规制的节能效用才能凸显。然而,由于环保投资增速低于工业化速度,中国大部分省份都未能跨过这一道"门槛",仍处在环境规制的节能悖论时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国环境规制政策存在水平较低、执行力不足等问题。环境规制的间接节能路径中技术溢出效应不显著,因技术进步的遵循成本效应与波特假说效应的不确定性,导致中国环境规制的节能作用中未能享受技术溢出的福利;而结构效应中仅能源消费结构交叉项显著为负,表明当前中国环境规制不仅未能倒逼产业结构升级实现节能,反而因产业转移、产业逆淘汰现象加速了化石能源耗竭;高耗能产业的资本密集型特征导致要素投入结构对环境规制节能效果的强化作用不明显;中国特殊的资源禀赋现状决定了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环境规制通过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实现能源节约效果显著,未来持续发展的潜力巨大。同时证实存在中介变量的门槛效应,反映了不同技术水平和结构条件下,环境规制对化石能源消耗的影响不同。为此,建议未来环境政策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对技
- 周肖肖丰超胡莹魏晓平
- 关键词:环境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