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福琼

作品数:3 被引量:8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核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核科学技术

主题

  • 2篇GDT
  • 2篇磁镜
  • 2篇TRAP
  • 1篇堆芯
  • 1篇堆芯参数
  • 1篇堆芯设计
  • 1篇杂质输运
  • 1篇托卡马克
  • 1篇中子
  • 1篇中子源
  • 1篇蒙特卡洛方法
  • 1篇蒙特卡洛模拟
  • 1篇聚变
  • 1篇聚变裂变混合...
  • 1篇DYNAMI...
  • 1篇GAS

机构

  • 3篇中国科学院等...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东华大学

作者

  • 3篇陈一平
  • 3篇王福琼
  • 2篇蒋洁琼
  • 2篇吴宜灿
  • 2篇汪晖
  • 2篇陈德鸿
  • 2篇杜红飞
  • 1篇卢洪伟
  • 1篇胡立群
  • 1篇查学军

传媒

  • 2篇核科学与工程
  • 1篇计算物理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基于GDT的14MeV中子源初步设计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为满足聚变材料测试对D-T聚变中子源的需要,本文首先根据国际上对用于聚变材料测试的中子源的要求给出设计目标,然后基于Gas Dynamic Trap(GDT)装置的实验进展,提出了基于GDT装置的14MeV中子源的设计初步方案,并建立了GDT中子源的物理模型。计算分析给出了两套中子源参数初步方案,其中FDS-GDT2中子壁负载为2MW/m2,可用于聚变材料的测试。
杜红飞陈德鸿蒋洁琼汪晖王福琼陈一平吴宜灿FDS团队
关键词:GASDYNAMIC中子源磁镜
基于GDT的聚变裂变混合堆堆芯参数初步设计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基于Gas Dynamic Trap(GDT)装置的实验进展,提出了用于驱动聚变裂变混合堆包层的聚变堆芯参数设计。基于零维堆芯物理模型,计算分析给出了一套聚变功率为50MW的初步堆芯参数方案。利用GDT装置的实验结果对该物理模型进行计算对比校验,显示该物理模型和设计参数的可靠性。
陈德鸿杜红飞蒋洁琼汪晖王福琼陈一平吴宜灿FDS团队
关键词:堆芯设计磁镜
EAST托卡马克杂质输运蒙特卡洛模拟被引量:3
2015年
介绍DIVIMP程序的基本思想和采用的物理模型,研究EAST托卡马克欧姆放电条件下碳杂质的产生与输运.模拟结果与实验测量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说明将该程序应用于EAST装置中杂质输运模拟的合理性.并利用DIVIMP程序预测EAST在8MW加热功率条件下钨杂质的输运特性.
查学军钟德俊王福琼陈一平卢洪伟胡立群
关键词:托卡马克杂质输运蒙特卡洛方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