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波

作品数:16 被引量:85H指数:6
供职机构: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农业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5篇小麦
  • 4篇芽孢
  • 4篇芽孢杆菌
  • 4篇类芽孢杆菌
  • 4篇多粘类芽孢杆...
  • 3篇水稻
  • 2篇玉米
  • 2篇栽培
  • 2篇栽培技术
  • 2篇生长发育
  • 2篇鲜食
  • 2篇光合物
  • 2篇光合物质
  • 2篇光合物质生产
  • 2篇黑斑
  • 2篇黑斑病
  • 2篇分子标记
  • 2篇甘薯
  • 2篇甘薯黑斑病
  • 2篇高产

机构

  • 16篇江苏徐淮地区...
  • 1篇扬州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16篇黄忠勤
  • 16篇王波
  • 15篇常勇
  • 12篇丁震乾
  • 12篇周兴根
  • 7篇李小珊
  • 5篇孙克新
  • 3篇王幸
  • 2篇刘红伟
  • 1篇张洪程
  • 1篇冯国华
  • 1篇徐家安

传媒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3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麦类作物学报
  • 2篇江西农业学报
  • 1篇大豆科学
  • 1篇江苏农业学报
  • 1篇作物学报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大麦与谷类科...
  • 1篇南方农业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3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优质小麦品种徐麦31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被引量:1
2016年
徐麦31系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并于2011年通过国家审定的小麦品种,属于半冬性、中熟、优质多抗品种。徐麦31在淮北麦区的适宜播种期为10月5—15日,播种密度为10万~15万/667 m^2;早播条件下,徐麦31适当降低播种量,利于获得高产;随着播种期推迟,应提高徐麦31播种密度。施氮量为17.5 kg/667 m^2,基肥+倒2叶期追肥利于徐麦31高产形成。
常勇周兴根孙克新黄忠勤丁震乾王波李小珊周涧楠
关键词:小麦品种生长发育特性高产栽培技术
江苏淮北地区水稻不同种植方式下光合物质生产的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以江苏省苏北、苏中地区主推的4个中粳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直播、机插、手栽共12个处理,于2012年在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试验基地研究不同种植方式下水稻的光合物质生产及产量特征。主要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方式下水稻群体干物质质量在拔节前无明显差异,拔节后基本为手栽最大,机插次之,直播最小,并随生育进程的推进,差异越来越大;单茎干物质质量在整个生育期都是手栽最大,直播最小。在光合生产上,拔节前不同种植方式的水稻叶面积指数相当,光合势表现为手栽、机插、直播依次降低,群体生长率和净同化率依次提高;拔节至抽穗期,光合势也是依次降低,群体生长率和净同化率差异较小;抽穗期不同种植方式的水稻有效叶面积率间没有明显差异,而高效叶面积率表现为手栽极显著高于机插,机插极显著高于直播;抽穗以后,叶面积指数、光合势、群体生长率、净同化率均表现为手栽最大,直播最小;不同种植方式下水稻产量差异极显著,手栽最高,机插次之,直播最低。
丁震乾孙克新常勇周兴根黄忠勤王波
关键词:水稻光合物质生产净同化率
施氮水平对4个日本粳稻品种(系)产量及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以4个从日本引进的优质食味粳稻品种(系)为供试材料,设置0、150、225、300 kg/hm^2等4个施氮水平,分析不同施氮水平对产量和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并对产量与蒸煮食味品质指标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最大值出现在225 kg/hm^2施氮水平。(2)米饭外观、黏度、平衡度、食味值随施氮量的增加均呈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在高氮时下降比较明显,而硬度随施氮量的增加呈现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相较其他3个品种(系),EH3蒸煮食味品质对施氮水平表现迟钝。(3)产量与食味值、外观、黏度、平衡度均呈显著负相关,但与硬度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4)在高产所需的氮肥条件(225 kg/hm^2)下,AP2、EH3、越光等3个品种(系)也能获得较高的食味值,达到高产与优质食味的协调统一,可在徐淮地区推广种植。
丁震乾周兴根孙克新常勇黄忠勤王波李小珊
关键词:施氮水平蒸煮食味品质
小麦孢囊线虫病害发生规律、鉴定方法及防控策略综述被引量:9
2013年
小麦孢囊线虫病是一类主要危害小麦、大麦、燕麦和牧草等禾谷类作物的植物病害,在全球的40多个国家都有分布。目前,小麦孢囊线虫在我国分布范围逐渐扩大,危害越来越严重,并呈快速传播态势,已经蔓延到13个省(市)。本文综述了小麦孢囊线虫病害的发生规律及初步鉴定方法(形态学鉴定和分子技术鉴定),并提出了植物检疫、抗性品种选育、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综合防控策略。
黄忠勤王波周兴根冯国华
关键词:小麦孢囊线虫防控策略
鲜食甜糯玉米新品种徐甜糯019的选育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徐甜糯019是以W259为母本、W364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鲜食甜糯玉米一代杂种。株型半紧凑,株高230cm,穗位高98cm,果穗锥形,穗长19.4cm,穗粗4.4cm,穗行数14行,行粒数38粒,穗轴白色,籽粒白色,籽粒中甜、糯比例为1∶3。抗大斑病、小斑病,中抗纹枯病,稳产性好,2017—2018年鲜穗产量为12 450.6 kg/hm^(2)左右,食味品质优良,口感黏糯香甜,生育期82 d左右。因此,徐甜糯019适宜在江苏地区推广种植。
李小珊黄忠勤王歆刘红伟王波常勇
关键词:甜糯玉米一代杂种
多粘类芽孢杆菌XZ-2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3种大豆病原菌的拮抗作用研究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XZ-2是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油料研究课题组分离到的1株大豆内生多粘类芽孢杆菌,为明确该菌株的发酵条件及其对3种主要大豆病害的室内生防潜力。【方法】本文采用单因素试验对XZ-2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研究并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和显微观察研究该菌株对引起大豆主要病害的3种病原菌大豆疫霉病菌、大豆炭疽病菌和大豆菌核病菌的拮抗作用。【结果】XZ-2在pH值6~8生长情况最佳,在氯化钠浓度0~15 g/L生长情况相对较好,对光暗不敏感,致死温度为100℃,10min;XZ-2发酵液对3种大豆病原菌均有较强的拮抗活性,抑菌带直径分别为22.3,24.2和23.6 mm;显微观察发现XZ-2发酵滤液对大豆疫霉病菌、大豆炭疽病菌和大豆菌核病菌的菌丝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受抑制的菌丝膨大、畸形,分枝增多;24 h后对照大豆炭疽病菌孢子萌发而XZ-2发酵滤液处理的大豆炭疽病菌孢子不萌发,说明XZ-2发酵滤液可抑制大豆炭疽病菌孢子萌发。【结论】XZ-2对大豆疫霉病菌、大豆炭疽病菌和大豆菌核病菌等3种病菌菌丝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并可抑制大豆炭疽病孢子萌发,说明该菌株对供试的3种大豆病害具有较好的生防潜力,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王波周涧楠黄忠勤王幸丁震乾常勇苏在兴周兴根
关键词:多粘类芽孢杆菌生物学特性大豆疫霉病大豆菌核病
一株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对甘薯黑斑病的生物防治效果及作用机理初探被引量:8
2017年
XZ-2是本课题组分离到的一株大豆内生多粘类芽孢杆菌。探索了该菌株对甘薯黑斑病的生物防治效果及其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与清水对照相比,用XZ-2发酵原液的10~100倍稀释液处理贮藏期薯块,可以极显著地减小黑斑病病斑体积;在所有处理中,以XZ-2发酵原液的10倍稀释液对甘薯黑斑病的防治效果最佳,达73.62%;XZ-2发酵滤液处理对甘薯黑斑病菌的菌丝形态没有明显的影响,但会导致该病菌菌丝产生厚垣孢子,且显著地抑制其分生孢子的萌发。
王波周涧楠黄忠勤丁震乾常勇苏在兴周兴根
关键词:多粘类芽孢杆菌甘薯黑斑病生物防治效果
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XZ-2发酵条件优化的研究被引量:9
2018年
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多粘类芽孢杆菌菌株XZ-2的培养基配方及发酵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菌株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蔗糖15 g/L,蛋白胨15 g/L,硫酸镁5 g/L,氯化钙3 g/L;最佳培养条件为初始pH值8,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24 h,装液量80 mL/250 mL,接种量3%(体积分数),转速180r/min。
王波王幸周兴根黄忠勤丁震乾常勇周涧楠苏在兴
关键词:多粘类芽孢杆菌培养基发酵条件
小麦穗发芽抗性分析及相关分子标记检测被引量:4
2019年
小麦成熟期遭遇穗发芽会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为了解徐州主要栽培品种的穗发芽抗性及其分子机制,用整穗发芽法、籽粒发芽法考察了5个徐州地区主要推广小麦品种的籽粒休眠和发芽特性,并用10个分子标记对其穗发芽性状进行解析。结果表明,供试品种间整穗发芽率、发芽率和萌发指数均存在不显著、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徐农029的整穗发芽率最低,为3.02%,烟农19的整穗发芽率最高,达68.80%。徐农029的发芽率和萌发指数分别为41.00%和21.43%,均极显著低于其父本矮抗58(71.67%、53.10%)和母本淮麦20(89.67%、61.00%),周麦18和烟农19的发芽率均为99.33%,而烟农19的萌发指数(83.95%)高于周麦18的萌发指数(81.43%)。分子标记检测发现,徐农029和淮麦20属于Vp1Bc型抗穗发芽;Xgwm282标记在5个品种中呈2种带型,与穗发芽抗性关系密切。另外,8个抗穗发芽相关分子标记不能很好区分上述5个品种的抗穗发芽特性。
苏在兴高闰飞易媛王波常勇黄忠勤周兴根
关键词:穗发芽种子休眠分子标记小麦
不同麦秸还田量对水稻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6
2018年
通过麦秸还田定位试验,系统研究秸秆还田对水稻产量、品质、生长发育以及土壤地力的影响,为田间养分管理、优化田间环境、改善田间生态提供科学理论和实践依据,同时也为高产栽培条件下的秸秆机械还田提供配套的施肥技术。结果表明:(1)麦秸还田对水稻产量的提高主要表现为提高水稻的穗粒数、千粒质量以及结实率,可以保证在单位面积穗数相当的情况下提高水稻产量。(2)在秧苗分蘖初期,麦秸还田对水稻分蘖有短暂抑制作用;提高分蘖成穗率,保证足够的穗数达到高产;增加抽穗期和成熟期LAI,提高源库协调性;显著促进拔节期的生长发育;显著提高水稻抽穗期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3)麦秸还田可提高稻米的出糙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减少垩白;麦秸还田对稻米胶稠度和直链淀粉含量影响较小,但有降低胶稠度和增加直链淀粉含量的趋势。(4)麦秸还田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麦秸还田还可以提高水稻吸收土壤氮、磷、钾的能力,提高水稻植株氮磷钾累积量,提高肥料当季利用率。
常勇黄忠勤周兴根孙克新周涧楠丁震乾王波李小珊
关键词:水稻秸秆还田养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