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旭 作品数:5 被引量:74 H指数:5 供职机构: 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院 更多>> 相关领域: 文化科学 医药卫生 更多>>
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31 2019年 目的:系统评估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m-CIMT)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国内外数据库,全面收集RCTs临床证据,运用ReMan 5.3.5对符合相同结局指标的RCT进行合并数据的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篇文献,纳入总样本量476例。meta分析结果:m-CIMT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FMA:SMD=9.26,I2=99%,P=0.01;ARAT:SMD=8.95,I2=90%,P=0.0001;MAL:SMD=0.98,I2=91.3%,P=0.0007)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常规康复。亚组分析显示:干预周期“≤2周”(SMD=17.03,I2=92%,P=0.0003)、“2-8周”(SMD=3.65,I2=21%,P=0.01)、“>8周”(SMD=9.68,I2=88%,P=0.005)时m-CIMT对脑卒中患者FMA评分的提高均显著优于常规康复。m-CIMT对病程“≤3个月”(SMD=10.01,I2=88%,P=0.03)、“3-9个月”(SMD=7.27,I2=16%,P=0.0009)的患者FMA评分提高显著优于常规康复;患者病程“>9个月”时两种干预方式对FMA评分提高无显著性差异(SMD=10.48,I2=99%,P=0.12)。结论:m-CIMT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改善的效果显著优于常规康复;m-CIMT相对于常规康复的优越性可能受到患者病程的影响。 沈惠 王光旭 王兴关键词:脑卒中 上肢运动功能 META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 抗阻运动对中老年女性下肢肌肉力量及功能干预效果的Meta分析 被引量:14 2019年 系统评估抗阻运动对中老年女性下肢肌肉力量及功能的影响,探讨不同抗阻运动方案对下肢肌肉力量的干预效果,为中老年女性抗阻运动处方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BSCO Host、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检索期限均为建库至2017年12月31日,收集抗阻运动干预中老年女性下肢肌肉力量及功能指标的随机对照实验,依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应用Cochrane偏倚风险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并运用ReMan 5.3.5软件进行合并效应量分析。结果:共纳入16个随机对照试验,总样本量为545人,中等质量研究11篇,高质量研究5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抗阻运动可显著提高中老年女性下肢肌肉力量和肌肉功能,合并效应量分别为:下肢肌肉力量MD=16.52,95%CI为[10.93,22.11],P<0.01;起立走-计时测试MD=-1.03,95%CI为[-1.26,-0.80],P<0.01;步行时间MD=-0.60,95%CI为[-0.83,-0.37],P<0.01。肌肉力量与步行时间异质性较为明显(分别为I2=85%,I2=92%)。通过对下肢肌肉力量的Meta亚组分析显示,运动周期12~52周、运动时间45~50 min/次或60~90 min/次、运动频率2~3次/周、组间间歇时间1~2 min、运动强度65%~85%1RM的抗阻运动均能够显著提高中老年女性的下肢肌肉力量;同时运动时间与强度可能是研究异质性的来源。结论:抗阻运动能够有效提高中老年女性下肢肌肉力量和肌肉功能,但受纳入研究质量、数量及混杂因素的影响,未来应开展更多规范、高质量的研究加以验证。 江婉婷 王兴 王光旭 刘祖鸿 刘国荣关键词:抗阻运动 肌肉力量 肌肉功能 META分析 抗阻训练对老年人骨密度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探究抗阻训练对60岁以上老年人全身和下肢骨折高发部位(腰椎、髋关节、股骨大转子和股骨颈等)骨密度(BMD)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PubMed、Elsevier、Web of Science(WOS)等数据库,全面收集有关抗阻训练对老年人BMD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RCT);运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和发表偏倚性评价;采用ReMan5.3.5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和敏感性检验。结果共纳入文献17篇,其中低偏倚风险6篇,中等偏倚风险9篇,偏倚风险较高2篇;纳入分析总样本量719人,平均年龄均大于60岁。meta分析结果显示,抗阻训练对老年人全身(SMD=0.21,I2=68%,P=0.38)和股骨大转子BMD(SMD=0.22,I2=56%,P=0.22)具有一定提高作用,但无显著性。抗阻训练可显著提高老年人腰椎(SMD=0.46,I2=70%,P=0.01)、髋关节(SMD=0.34,I2=16%,P=0.005)和股骨颈BMD(SMD=0.53,I2=60%,P=0.000 5)。结论抗阻训练对老年人BMD有一定提高作用;对老年人腰椎、髋关节和股骨颈BMD具有显著的提高作用。适当的抗阻训练可有效保护老年人骨骼,预防骨质疏松。 王光旭 王兴 陈新丽 盛怡关键词:抗阻训练 骨质疏松 骨密度 老年人 META分析 不同形式运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百分比和部分体成分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17 2016年 目的:评估不同运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HbA1c%与BMI、体脂量和体脂百分比等体成分指标影响效果。方法:电子检索PubMed、EBSCO Host、Elsevier、WOS、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期限为1990—2016年全部文献。将运动干预2型糖尿病患者的随机对照实验全面的收集,运用Cochranc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文献进方法学质量评价,ReMan 5.3.5软件对得到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Meta分析共纳入文献8篇,总样本量1 192人均为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文献中等质量2篇,高质量6篇。Meta分析结果:HbA1c%meta分析,有氧训练组与抗阻训练组比较MD=-0.29(95%CI,I2=60%,P<0.0001);综合训练组与有氧训练组比较MD=-0.19(95%CI,I2=33%,P=0.009);综合训练组与抗阻训练组比较MD=-0.49(95%CI,I2=72%,P<0.000 01。BMI Meta分析:抗阻训练组与对照组比较MD=-0.05(95%CI,I2=59%,P=0.40);综合训练组与有氧训练组比较MD=-0.06(95%CI,I2=37%,P=0.52。体脂量Meta分析:有氧训练组与抗阻训练组比较MD=-0.35(95%CI,I2=6%,P=0.29);综合训练组与有氧训练组比较MD=-0.46(95%CI,I2=0%,P=0.16);综合训练组与抗阻训练组比较MD=-0.80(95%CI,I2=0%,P=0.01)。体脂百分比Meta分析:有氧训练组与对照组比较MD=-0.47(95%CI,I2=87%,P=0.25);综合训练组与抗阻训练组比较MD=-0.55(95%CI,I2=86%,P=0.07)。结论:综合训练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最佳运动方式;抗阻训练对2型糖尿病患者BMI无显著影响;有氧训练对2型糖尿病患者体脂百分比无显著影响;综合训练对2型糖尿病患者BMI、体脂量和体脂百分比改善均无显著优势。 王光旭 王兴 陈新丽关键词:身体质量指数 体脂量 体脂百分比 运动和节食对肥胖者体成分、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指标影响的文献分析 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系统评价节食、运动和综合(节食+运动)减肥方法对肥胖个体体重、体成分、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指标的影响。方法通过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史蒂芬斯数据库(EBSCO)host、Science Direct、WOSTM核心合集和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等数据库,收集节食、运动和综合减肥方法对肥胖个体干预的随机对照试验。使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估,应用ReMan 5.3.5和GPower 3.1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检验效能评价。结果共纳入文献33篇,纳入总样本量2918例;其中低偏倚风险文献19篇,中等偏倚风险10篇,较高偏倚风险4篇。研究结果显示,综合组肥胖个体体重降低程度高于节食组和运动组(P值均<0.01)。节食组BMI、腰围、体脂量(FM)、FBG、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的改善效果均优于运动组(P值均<0.05),而运动组抑制肥胖个体瘦体重(LBM)降低和提高最大摄氧量绝对值(VO2max)的效果均优于节食组(P值均<0.05)。综合组BMI、FM、瘦素、胰岛素抵抗(HOMA-IR)、TG等指标的改善效果均优于节食组和运动组(P值均<0.05)。结论综合干预(节食+运动)的减肥效果优于单一节食或运动减肥。运动可抑制节食减肥对机体造成的负面影响,促进节食减肥对肥胖个体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因子的改善作用。 王克阳 李丽丽 王兴 王光旭 刘国荣关键词:减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