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晶晶

作品数:4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更多>>
发文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1篇意蕴
  • 1篇身体
  • 1篇身体转向
  • 1篇失范
  • 1篇诉求
  • 1篇探究教学
  • 1篇中小学课程
  • 1篇现代主义
  • 1篇小学课程
  • 1篇理据
  • 1篇教育
  • 1篇教育转向
  • 1篇课程
  • 1篇后现代
  • 1篇后现代主义
  • 1篇教科书
  • 1篇教学
  • 1篇法治
  • 1篇常态

机构

  • 4篇西南大学
  • 1篇洛阳师范学院

作者

  • 4篇汪晶晶
  • 1篇杜燕红
  • 1篇张铭凯

传媒

  • 1篇教育探索
  • 1篇教育导刊(上...
  • 1篇集美大学学报...
  • 1篇白城师范学院...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试论后现代主义对我国中小学教科书发展的影响
2016年
哲学作为教育研究的基础,影响着教科书发展的各方面。在基础教育不断改革发展的背景下,流行全球范围的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潮对我国中小学教科书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且价值与局限同在。就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潮对我国中小学教科书发展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有助于把握我国教科书发展的价值取向,为不断提高教科书质量提供方向指导。
汪晶晶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教科书
多学科视野下探究教学失范归因及常态回归
2017年
当前探究教学仍存在诸多失范现象,探究功利化、探究万能化、探究形式化是其突出表现。尝试突破单一学科视角对探究教学失范进行归因,认为探究教学失范原因如下:课程内容制约与探究认知偏差的教育学缘由;推崇"求同"的文化学滥觞;教学"惯习"束缚的社会学动因;探究恐惧的心理学桎梏。为实现探究教学的常态回归,必须对探究教学的价值进行澄清,从教学效能感、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方面进行完善。
汪晶晶
关键词:探究教学失范
教育的“身体”转向:理据、意蕴与路径——精神与身体的“二元合一”被引量:4
2016年
从柏拉图时代起,人的身体与精神就被强行分开,教育被视为一种可"离身"的精神训练,身体仅作为一种"载体"或"容器"身份出现在教育场域。但心身统一的身体哲学转向及具身认知理论的发展挑战了这种教育观念。以哲学与心理学的身体转向为依据,尝试探讨教育的"身体"转向所蕴含的独特意蕴,通过身体促进学生"灵"与"肉"的和谐发展,通过身体张扬学生的生命个性,通过身体贯通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以及实现教育"身体"转向的路径,包括克服反身性教育认知,理解学生身体行为的意义表达;强化教学体验性,弱化教学视听性;构建以身体为中介的师生主体间性。
汪晶晶杜燕红
关键词:身体教育转向
将法治内容融入中小学课程的意义、诉求与路径被引量:3
2015年
将法治内容融入中小学课程有助于法治理念在中小学的价值彰显、有助于中小学教育更加规范有序、有助于培养未来社会的法治公民,而这又是学校课程目标指向社会发展的现实诉求、课程内容反映时代特征的内在诉求和课程实施与评价科学规范的本体诉求。将法治内容融入中小学课程的路径是融入课程计划编制和课程标准的开发、融入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和融入校本课程开发的具体实践中。
汪晶晶张铭凯
关键词:诉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