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忠秀

作品数:15 被引量:53H指数:5
供职机构:贵港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手足
  • 3篇手足口
  • 3篇手足口病
  • 2篇碘缺乏
  • 2篇碘缺乏病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 2篇病毒
  • 1篇碘盐
  • 1篇血清
  • 1篇血清学
  • 1篇血清学监测
  • 1篇疫情
  • 1篇疫情调查
  • 1篇职业暴露人群
  • 1篇尿碘
  • 1篇诺如病毒
  • 1篇流行期
  • 1篇麻风
  • 1篇麻风病

机构

  • 8篇贵港市疾病预...

作者

  • 8篇邓星超
  • 8篇杨忠秀
  • 5篇林愈凤
  • 5篇覃文富
  • 3篇何建忠
  • 3篇覃雄林
  • 2篇徐志良
  • 1篇黄满
  • 1篇张根文
  • 1篇覃春伟
  • 1篇孔庆麟
  • 1篇刘作军

传媒

  • 4篇医学动物防制
  • 2篇职业与健康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华南预防医学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4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广西贵港市2008-2016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分析贵港市2008-2016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探讨手足口病防控对策。方法收集贵港市2008-2016年各级医疗机构报告的手足口病报告卡信息及实验室Real-time PCR检测结果,应用Excel(2003版)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2016年贵港市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57 136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51.03/10万,死亡28例,年平均死亡率为0.07/10万。4~7月为发病高峰,9~11月有发病小高峰;男性发病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1.64∶1;以5岁以下散居儿童为主,占96.27%。病原检测显示重症及死亡病例以感染EV 71为主。结论贵港市2008-2016年手足口病发病呈逐年升高态势,近年维持较高发病水平。今后应重点针对5岁以下散居儿童采取以接种EV 71疫苗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切实控制手足口病疫情。
邓星超覃雄林何建忠覃文富林愈凤杨忠秀黄梓欣黄美玲刘作军
关键词:手足口病流行病学
2014—2018年贵港市活禽市场外环境禽流感病毒检测和职业暴露人群血清学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了解2014—2018年贵港市禽流感病毒在活禽交易市场中的阳性情况、变化规律以及职业暴露人群禽流感血清学监测结果,为人禽流感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2014—2018年采集贵港市规模活禽交易市场、禽类农贸市场外环境样本1 026份和职业暴露人群血清231份,外环境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禽流感病毒核酸,血清标本采用马血球血凝抑制实验方法检测血清中H9N2、H7N9、H5N6抗体。结果 2014—2018年外环境标本甲型流感病毒核酸总阳性率为37.62%,阳性率在13.89%~52.63%之间波动,有逐年增加的趋势。阳性标本中,以H9亚型为主,阳性数占51.04%。贵港市唯一的大规模活禽交易市场阳性率为22.57%,以H9阳性为主;农贸市场阳性率为51.01%,以H9、H5亚型阳性为主。5种不同类型样本中,以清洗禽类污水(53.67%)阳性率最高。全年进行监测,第一、第四季度检出阳性率高于第二、第三季度。不同年份、标本类型、监测季度、场所、病毒分型等标本阳性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014—2018年职业暴露人群血清监测结果均为阴性,有禽类暴露史的人感染禽流感病例仅1例,为H5N6感染病例。结论 2014—2018年贵港市活禽交易市场、农贸市场禽流感病毒核酸检出率较高,但职业暴露人群普遍未受感染,提示禽流感感染人群风险较低。但外环境的高污染率和散发病例的发生提示普通人群仍有感染风险,故应加强市场特别是冬春季节的监测监管,落实活禽交易市场的消毒、规范管理等防控措施,同时做好流感、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人感染禽流感的风险。
梁正林杨忠秀邓星超林愈凤黄美玲
关键词:H9亚型H5亚型
贵港市港北区1起诺如病毒和肠集聚性大肠埃希菌混合感染引起的腹泻暴发疫情调查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1起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的流行特点及暴发原因,为今后预防控制类似疫情提供经验。方法采用统一设计的表格开展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分析,并开展实验室常规检测。结果共发病439例,罹患率为1.04%。采集腹泻病例肛拭子28份检测,检出26份诺如病毒GⅠ、1份诺如病毒GⅡ和23份肠集聚性大肠埃希菌阳性,采集7份水样本进行检测,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菌均超标,7份水样均检出肠集聚性大肠埃希菌,3份末梢水检出诺如病毒GⅠ型阳性。结论水源水受污染及水厂消毒措施不到位是引起本次疫情暴发的主要原因,今后应加强集中式供水水源的保护及卫生监督。
邓星超覃雄林徐志良何建忠覃文富杨忠秀梁正林林愈凤黄美玲
关键词:诺如病毒腹泻
广西贵港市2011-2016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了解贵港市2011-2016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为做好手足口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贵港市2011-2016年手足口病疫情资料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16年贵港市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52 796例,年均发病率为209.40/10万,2011-2014年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015-2016年略有下降,但仍维持在较高发病水平。各县区发病水平存在差异,覃塘区发病率最高,桂平市发病率最低。发病主要集中在5~6月,9~11月间又出现一个次高峰或拖尾峰。发病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1~3岁组发病率最高。不同年份病原构成不同,2013-2015年其他肠道病毒分别取代EV 71和Cox A16成为当年主要病原体。结论贵港市手足口病呈现明显的地区、季节以及人群分布规律,应进一步加强重点地区重点人群的防控,同时密切关注手足口病病原谱的变化。
林愈凤邓星超覃文富黄梓欣杨忠秀黄美玲梁正林
关键词: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病原学
基于GIS技术分析2008-2017年广西贵港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技术分析2008-2017年贵港市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该市手足口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调用2008-2017年贵港市手足口病的监测数据及人口数据,以乡镇为单位,采用SPSS 19.0和ArcGIS 10.2软件分析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2008-2017年贵港市手足口病累计发病67520例,年均发病率为126.99/10万,发病高峰期基本呈现双高峰状态,第一发病高峰在4~7月,次峰在9~10月。0~5岁儿童为主要发病人群,占86.97%;男性发病高于女性,男女性别比1.62∶1。GIS地图显示2008-2017年贵港市手足口病大部分集中在西南部,其次是东北部。全局自相关显示,手足口病发病存在空间聚集性。趋势面分析,手足口病总体分布由东向西,由北向南逐渐升高。结论贵港市手足口病处于高发、增长态势,小于5岁的男性儿童为高危人群;每年发病呈双峰;地区分布集中在西南部和东北部。
徐志良覃春伟朱刚劲邓星超覃雄林林愈凤杨忠秀
关键词:手足口病GIS技术
2011—2012年贵港市碘缺乏病监测结果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了解贵港市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后人群碘营养状况,为科学防治碘缺乏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全国碘缺乏病监测方案(试行)》随机抽查居民户食盐监测;按((2011年度广西碘缺乏病防治与监测方案》抽取县(市、区)、小学,开展学生尿碘、家庭户盐碘、甲状腺B超检查,并对抽中小学附近孕妇、哺乳妇女开展尿碘抽检,同时开展水碘抽检。结果2011、2012年贵港市居民户盐碘中位数分别为33.76、27.80mg/kg,碘盐覆盖率分别为100.00%、99.74%;8~10岁学生尿碘中位数为288ug/L,甲状腺肿大率为0.83%;孕妇、哺乳妇女尿碘中位数为139.5ug/L;水碘中位数为4.7ug/L,小于10ug/L者占78.06%。结论贵港市在居民户碘盐、学生尿碘、学生甲状腺肿大率方面巩固了消除碘缺乏病成果,但孕妇尿碘水平偏低,水碘水平偏低,表明贵港市属于低碘地区,今后仍需长期实行食盐加碘预防碘缺乏危害。
邓星超黄满孔庆麟杨忠秀覃文富张根文
关键词:碘缺乏病
麻风病低流行期控制策略探讨被引量:5
2020年
麻风病是一种古老的慢性传染病,在我国流行了两千多年。经过60多年的防治,我国基本控制了麻风病的流行,但其防治仍面临病例发现难、歧视、耐药等诸多挑战。本文就当前麻风病低流行状态下的防治措施进行综合探讨,提出在政府主导下的宣传教育、发现病例、创新技术等措施,为有效消除麻风病危害提供决策,并最终实现消除麻风病危害的目标。
邓星超何建忠覃文富梁正林杨忠秀
关键词:麻风病控制策略
2015—2020年贵港市碘缺乏病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了解贵港市的居民碘缺乏病流行情况和碘营养状况,评价防治效果,为指导人群合理补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采集居民家庭食用盐、8~10岁儿童、孕期妇女的尿样进行尿碘检测,并对抽到的儿童进行甲状腺检查。结果2015—2020年贵港市共检测碘盐9450份,年碘盐覆盖率均达到99.00%以上;合格碘盐食用率不同年份为87.75%~94.51%,不同地区为91.37%~92.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检测儿童尿样5483份,尿碘中位数为201.30μg/L,不同年份和地区的尿碘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检测孕期妇女尿样2705份,尿碘中位数为158.70μg/L,不同年份和地区孕妇尿碘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2838名儿童甲状腺进行检查,不同年份和地区的儿童甲肿率均低于1.00%。结论贵港市2015—2020年的碘盐覆盖率符合国家碘缺乏病消除标准,8~10岁儿童碘营养水平处于碘偏高水平,孕妇碘营养水平处于碘缺乏水平。建议联合医院加强对甲状腺结节及肿大等疾病的监测及分析,综合评估全民补碘、人群碘摄入量与人群甲状腺疾病之间的关联,科学评价补碘效果。
杨忠秀梁正林周柳金邓星超
关键词:碘缺乏病碘盐尿碘甲状腺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