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红 作品数:27 被引量:66 H指数:5 供职机构: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贵州省科技支撑计划 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化学工程 更多>>
烟草苗期立枯病病原菌Rhizoctonia solani AG-1 IB全基因组序列资源 2023年 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AG-1 IB融合群是重要的土传病原真菌,可引起烟草苗期立枯病。本研究通过Illumina HiSeq PE 150和Oxford Nanopore PromethION测序平台获得了分离自发病烟草植株的R.solani AG-1 IB LK4菌株的全基因组序列。结果表明,该基因组全长45.9 Mbp,包含112个重叠群。重叠群的N50为0.89 Mbp,GC含量为52.13%。基因组共线性分析结果显示,LK4与其他4个已公开发布基因组序列的R.solani AG-1 IB菌株相比,易位和易位+反转现象更为常见,表明LK4菌株在基因组结构上具有独特性。LK4基因组中共预测到7,978个蛋白编码基因,231个非编码基因以及5,191个重复序列。NR、GO、KEGG、Swiss-Prot、COG、PHI、Signal P、CAZy、DFVF、TCDB和P450数据库被用于蛋白编码基因的分类与注释,其中有7,375个蛋白编码基因至少被上述数据库注释过一次。该基因组的组装和注释对进一步揭示立枯丝核菌的致病机理以及烟草立枯病的防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向立刚 蔡刘体 李文红 余知和 汪汉成 穆青关键词:立枯丝核菌 融合群 立枯病 烟草 Biolog-Eco解析小菜蛾溴氰菊酯抗感品系肠道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特征 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昆虫肠道微生物对于其食物消化、生长发育以及环境适应性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究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溴氰菊酯敏感和抗性品系幼虫肠道微生物群落的功能多样性。【方法】采用Biolog-ECO技术对两品系小菜蛾1-4龄幼虫的肠道样品进行分析。【结果】小菜蛾溴氰菊酯敏感和抗性品系的低龄幼虫肠道微生物的代谢活性(AWCD)均高于高龄幼虫,两品系同龄幼虫肠道样品代谢活性类似。两品系样品均能代谢30种供试碳源,均不能代谢羧酸类的2-羟基苯甲酸。敏感品系样品的Shannon指数和Mclntosh指数均高于抗性品系。敏感品系1-3龄幼虫肠道样品的Shannon指数类似,且均高于该品系4龄样品;抗性品系1-4龄幼虫肠道样品的Shannon指数逐渐减小。两品系Mc Intosh指数均为1龄幼虫的最高,2-4龄的相当。【结论】小菜蛾低龄幼虫肠道微生物的生理活性均高于高龄幼虫,同时小菜蛾溴氰菊酯敏感和抗性品系幼虫的肠道微生物在功能多样性上存在差异。 李文红 李凤良 周宇航 程英 金剑雪关键词:小菜蛾 肠道微生物 小菜蛾幼虫肠道细菌肉杆菌的代谢表型分析 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肠道细菌肉杆菌Carnobacterium maltaromaticum是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幼虫肠道的可培养优势细菌,本研究旨在阐明肉杆菌的代谢表型特征。【方法】采用BIOLOG细胞表型芯片技术系统地研究了肉杆菌的细胞表型;采用PM1-PM10代谢板,对肉杆菌的950种代谢表型进行了测定。【结果】肉杆菌能代谢34.74%的碳源、99.47%的氮源、100%的硫源和79.66%的磷源;高效代谢的碳源为有机酸类和糖化合物类,高效代谢的氮源为氨基酸类和肽类。该肠道细菌未表现出生物合成途径。肉杆菌具有广泛的适应性,能在分别具有高达10%氯化钠、6%氯化钾、5%硫酸钠、20%乙二醇、6%甲酸钠、7%尿素、8%乳酸钠、200 mmol/L磷酸钠(p H 7.0)、200 mmol/L苯甲酸钠(p H 5.2)、100 mmol/L硫酸铵(p H 8.0)、100 mmol/L硝酸钠和100 mmol/L亚硝酸钠的渗透溶液中正常代谢,不能在9%-12%的乳酸钠渗透溶液中代谢;其适应p H值范围为5-10,最适约为10.0。在多种氨基酸的作用下,肉杆菌仅有脱氨酶活性,而无脱羧酶活性。【结论】肉杆菌的代谢特征增加了我们对该肠道细菌的认识,同时为其功能的研究和其与宿主小菜蛾的互作研究提供了信息基础。 李添群 李文红 李凤良 程英 金剑雪 周宇航关键词:小菜蛾 肠道细菌 益蝽成虫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碳源代谢功能 2024年 【目的】肠道微生物对宿主昆虫的代谢、生长发育及免疫等功能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究益蝽Picromerus lewisi成虫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碳源代谢能力。【方法】利用体外培养分离纯化益蝽成虫肠道微生物并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利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细菌16S rDNA和真菌ITS基因测序,解析益蝽成虫肠道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利用PICRUSt和FUNGuild对细菌和真菌及其基因功能进行预测;利用Biolog ECO技术解析益蝽成虫肠道细菌和真菌的碳源代谢功能。【结果】共分离益蝽成虫肠道可培养优势细菌肠球菌属Enterococcus菌株10株,优势细菌为粪肠球菌E.faecalis。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在门水平上,益蝽成虫肠道优势细菌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相对丰度58.51%)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相对丰度38.92%);主要优势真菌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相对丰度56.53%),其次是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相对丰度11.34%)。在属水平上,肠球菌属Enterococcus(相对丰度25.05%)为主要优势细菌属,其次是乳球菌属Lactococcus(相对丰度12.23%)、沙雷氏菌属Serratia(相对丰度11.48%)和普罗威登斯菌属Providencia(相对丰度2.38%);优势真菌属主要为Biappendiculispora(相对丰度18.30%),其次是枝孢菌属Cladosporium(相对丰度11.83%)、Vishniacozyma(相对丰度5.17%)和鬼笔属Phallus(相对丰度3.62%)。益蝽成虫肠道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具有较高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以及较强的碳源代谢能力,可高效代谢α-环式糊精、L-丝氨酸、腐胺和D-苹果酸等27种碳源。功能预测显示,益蝽成虫肠道细菌主要分布于新陈代谢类群、环境信息处理类群和遗传信息处理类群等,真菌主要分布于未定义类群、植物腐生菌、未定义腐生菌、内生菌-植物病原菌、真菌寄生菌-未定义腐生菌、叶子腐生菌和动物病原菌-内生菌-植物病原菌-木质腐生菌类。【结 李金梦 孙智荣 田旭 汪汉成 周凤 史彩华 李文红关键词:肠道微生物 群落结构 高通量测序 高通量测序解析烟草苗床期基质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变化 2023年 【背景和目的】烟苗的生长发育状况与育苗基质微生物密切相关,为了解烟苗育苗阶段基质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特征。【方法】采用IlluminaMiSeq高通量测序对育苗基质中细菌和真菌群落进行测序与分析。【结果】不同育苗阶段基质(播种后第10~66 d)真菌和细菌在菌群结构及相对丰度均存在差异。基质中优势细菌门均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65.60%~72.80%)、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16.75%~21.35%)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1.38%~4.67%);优势细菌属均为德沃斯氏菌属Devosia(4.81%~14.20%)、罗河杆菌属Rhodanobacter(1.60%~6.19%)、戴氏菌属Dyella(0.38%~8.92%)等,其中,德沃斯氏菌属和罗河杆菌属在播种第66 d的相对丰度较第10 d分别降低8.6%和3.31%。播种第38 d基质细菌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ACE丰富度指数最低,分别为7.25和1161.10;播种第24 d和66 d基质细菌Shannon多样性指数最高,分别为8.15和8.01。基质中优势真菌门均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16.84%~23.55%)、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4.93%~11.95%)和Aphelidiomycota(0.04%~5.32%);优势真菌属均为假裸囊菌属Pseudogymnoascus(0.42%~11.63%)、节丛孢属Arthrobotrys(0.28%~14.29%)、革菌属Tomentella(0.21%~8.96%)等,其中,节丛孢属和革菌属在播种第52 d的相对丰度较第10 d分别提高14.01%和8.57%。播种第24 d基质真菌Shannon多样性指数最低,为3.93;播种第10 d和52 d基质真菌Shannon多样性指数最高,分别为5.57和5.86。功能预测显示,播种66 d内烟苗基质细菌主要功能分布在代谢类、遗传信息处理类和环境信息处理类等;真菌主要功能分布在腐生类和外生菌根类。【结论】烟草苗床期基质细菌和真菌群落种类无显著变化,但其相对丰度与多样性指数在不同育苗阶段存在差异。 罗飞 李文红 刘亭亭 汪汉成 孙美丽 蔡刘体 穆青 余知和关键词:苗床期 群落结构 烟苗 微生物多样性 贵州菜蚜对杀虫剂的敏感性监测 持续监测菜蚜田间种群对杀虫剂的敏感性,是菜蚜防治与抗药性治理的重要措施,本研究旨在探析贵州菜蚜对十字花科蔬菜地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采用叶片浸渍法测定了2017—2018年贵州贵阳市花溪区、贵阳市修文县、毕节市黔西县、遵义... 李文红 李添群 杨丽娟 邓利荣 王慧敏 周宇航 李凤良关键词:桃蚜 甘蓝蚜 萝卜蚜 杀虫剂 敏感性 文献传递 五种药剂对烟草青枯病菌的抑制活性及碳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 2023年 由茄科劳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的烟草青枯病是烟叶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烟叶的产量和品质。为筛选高效防治烟草青枯病的药剂,本研究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法测定了中生菌素、土霉素、噻霉酮、春雷霉素和氯溴异氰尿酸对茄科劳尔氏菌的抑制活性,并通过Biolog GENⅢ微平板法分析了上述5种药剂胁迫下茄科劳尔氏菌的碳代谢情况和对化学物质的敏感性差异。结果表明:5种药剂均能抑制茄科劳尔氏菌的生长,抑制活性从强到弱依次为中生菌素>土霉素>噻霉酮>春雷霉素>氯溴异氰尿酸,对应的EC_(50)值分别为0.24、0.74、2.84、7.95和273.99 mg/L。Biolog GENⅢ碳代谢测定结果显示:茄科劳尔氏菌能利用Biolog GENⅢ微平板中糖类及氨基酸类等71种碳源,但在药剂胁迫下,该菌对碳源的代谢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抑制,其中抑制程度最显著的是氨基酸、己糖酸、羧酸、酯和脂肪酸类碳水化合物;随着5种药剂质量浓度增加,在6 mg/L中生菌素、8 mg/L土霉素、30 mg/L春雷霉素和5738 mg/L氯溴异氰尿酸胁迫下,茄科劳尔氏菌对Biolog GENⅢ微平板中65、18、60和7种碳源的代谢强度分别降低,同时对6、53、10和60种碳源的代谢强度增强;在8 mg/L噻霉酮胁迫下,茄科劳尔氏菌对Biolog GENⅢ微平板中71种碳源的代谢强度均降低。此外,在不同浓度的5种药剂胁迫和无药剂处理时,茄科劳尔氏菌对Biolog GENⅢ微平板中23种化学物质的敏感性不同,其对低浓度NaCl敏感性较低,而对低pH值更敏感。本研究结果可为烟草青枯病化学防控药剂的选择及其高效利用提供参考。 罗飞 穆青 余知和 孙美丽 郭涛 李文红 汪汉成 蔡刘体关键词:烟草青枯病 碳代谢 宏基因组解析溴氰虫酰胺对小菜蛾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究溴氰虫酰胺胁迫对小菜蛾肠道酶活、微生物菌群、相关功能基因及抗性基因的影响,为双酰胺类杀虫剂处理小菜蛾肠道微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宏基因组测序技术研究浓度为0.15 mg/L溴氰虫酰胺浸叶饲喂小菜蛾后其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溴氰虫酰胺浸叶饲喂后小菜蛾肠道中羧酸酯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显著增高,而多功能氧化酶活性显著降低。溴氰虫酰胺未处理与处理小菜蛾肠道的微生物分别注释到34和35个门、66和64个纲、120和125个目、200和214个科、261和294个属、347和401个种,其中微孢子门(Microsporidia)、厚壁菌门(Firmicutes)为处理与对照组的共有优势菌门,小孢子虫属(Nosema)、肠球菌属(Enterococcus)为处理组与对照组的共有优势菌属,但溴氰虫酰胺处理后2种优势菌属的相对丰度均有降低。小菜蛾肠道微生物在eggNOG与KEGG数据库中分别注释到11 682和6437个功能基因,分布于水化合物转运与代谢、翻译后修饰、蛋白质翻转、遗传信息处理等功能类群;在CAZy和CARD数据库中分别注释到410个碳水化合物活性酶基因及18类311个抗生素耐药性本体。溴氰虫酰胺处理改变了肠道微生物菌群的代谢功能,其在eggNOG与KEGG数据库、CAZy数据库中及CARD数据库中可注释的功能基因均增加,分别为15 432和8591个功能基因、577个碳水化合物活性酶基因及22类419个抗生素耐药性本体。【结论】溴氰虫酰胺浸叶处理增加小菜蛾肠道羧酸酯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降低多功能氧化酶活性,降低肠道优势细菌的相对丰度,但增加碳水化合物活性酶基因、抗生素耐药性等功能基因的数量。 李文红 向立刚 郑苹 李凤良 汪汉成 余知和关键词:小菜蛾 宏基因组学 肠道微生物 功能基因 桃蚜对辣椒上黄瓜花叶病毒(CMV)的传毒特性 被引量:2 2018年 为预防和控制辣椒病毒病的发生,在室内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桃蚜(Myzus persicae Sulzer)对辣椒病毒[黄瓜花叶病毒(CMV)]的获毒时间、传毒时间和传毒效率。结果表明:桃蚜对辣椒病毒获毒最短时间为30s,30s后随着获毒时间延长,其取食传毒效率升高,获毒80s以上可致辣椒苗发病率达100%;桃蚜取食传毒时间最短为0.125h,之后辣椒苗发病率随着时间延长而逐渐升高,取食时间达1h以上,发病率达100%;桃蚜对辣椒病毒传毒的最少头数为1头,发病率随单株虫量的增加而升高,单株虫量为15头时辣椒苗发病率达100%。 程英 王莉爽 李凤良 周宇航 李文红 金剑雪 杨学辉关键词:桃蚜 传毒 辣椒 辣椒病毒病 14 种杀虫剂对蠋蝽的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2 2021年 采用喷雾法测定了9种常用化学杀虫剂和5种生物源杀虫剂对蠋蝽(Arma chinensis Fallou)的室内毒力,并在大豆和辣椒上评价了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吡虫啉、溴氰虫酰胺、印楝素5种杀虫剂对蠋蝽的安全性。结果表明,供试14种杀虫剂中,氟啶虫胺腈、氯虫苯甲酰胺、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短稳杆菌(Empedobacter brevis)及草地贪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podoptera frugiperda NPV)对蠋蝽的室内毒力最低,对蠋蝽安全;茚虫威和苦参碱的毒力相对较低,其48 h时的LC_(50)分别为85.64 mg/L和404.03 mg/L,其次为溴氰虫酰胺、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印楝素;噻虫嗪和吡虫啉的室内毒力最高,其48 h时的LC_(50)分别为0.96 mg/L和1.16 mg/L。安全性测试的5种杀虫剂对蠋蝽均存在安全性风险,其中,吡虫啉的风险最高,24 h后的死亡率均达100%,其次依次为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虫酰胺、印楝素。 李文红 张长华 覃微为 谢红炼 董详立 李治模 孟建玉 郭晓关关键词:安全性 杀虫剂 室内毒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