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虹

作品数:3 被引量:34H指数:2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篇心理
  • 1篇心理机能
  • 1篇少年
  • 1篇社会
  • 1篇社会文化
  • 1篇社会文化观
  • 1篇青少年
  • 1篇维果斯基
  • 1篇文化
  • 1篇教育
  • 1篇教育心理
  • 1篇教育心理思想
  • 1篇抗逆
  • 1篇抗逆力
  • 1篇机能性

机构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作者

  • 2篇朱虹
  • 1篇胡谊
  • 1篇刘晓陵

传媒

  • 2篇全球教育展望

年份

  • 2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青少年抗逆力的研究及其培养被引量:17
2013年
抗逆力的培养对于解决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抗逆力是指个体身处困难、挫折、失败等逆境时的心理协调和适应能力。抗逆力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从抗逆力保护因子的分析逐渐过渡到在发展观和生态系统视角下研究保护因子作用机制。抗逆力的内在保护因子包括身体健康、智力、计划能力、内部控制源、胜任感、自尊、自我效能感、目标感等,外在保护因子包括支持性家庭环境、动机性和信息性教师支持、成功或快乐经验、良好同伴关系等等。提高青少年抗逆力,需要从系统生态的角度制定全方位的干预计划,包括培养儿童面临逆境时的积极情绪,加强家庭成员之间爱的联结,开设抗逆力课程,对危险因子较多学生提供个别化辅导,构建关怀学生生存价值的学校文化,以及从社区或政府角度对处境不利儿童或家庭提供必要的经济、法律、社工等支持。
朱虹
关键词:抗逆力
社会文化观下的教育心理思想——维果斯基的机能性系统分析视角被引量:17
2013年
机能性系统分析是维果斯基理论框架中一个核心内容;其分析对象是人类高级心理机能,以及起中介作用的各类文化工具和心理工具;其分析视角主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来具体考察高级心理机能的起源与发展;其分析过程则是探讨个体如何通过与社会过程的互动,以质性转化方式来形成特定的高级心理机能。由此出发,可以引申出教育心理学中相应的能力观、学习观和教学观的转变,有助于开发出真正符合社会文化思想的有效教育方法与举措。
朱虹刘晓陵胡谊
关键词:心理机能社会文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