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洪
- 作品数:18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安徽省地质测绘技术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建筑科学更多>>
- 环巢湖地区废弃矿山景观融合设计与效果评价——以庐江县袁家山为例被引量:3
- 2020年
- 环巢湖地区矿业开发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也给生态环境带来较严重的负面影响。本文以庐江县袁家山废弃矿山治理工程为例,提出废弃矿山景观融合设计理念、空间布局与具体方法,综合评价工程治理后的景观融合效果,为环巢湖地区废弃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修复治理设计提供参考。
- 朱洪金洲洋费玲玲杨强郑印
- 关键词:废弃矿山
- 主动防护网在崩塌隐患点治理中的应用--以安徽灵璧母猪山为例
- 以安徽灵璧母猪山崩塌隐患点治理工程为例,分析了崩塌隐患点的结构特征及稳定性分析,提出采用主动防护网技术治理崩塌灾害,并设计了治理方案,结果表明,该方案技术可行,施工方便,工程费用较低,为本省同类隐患点及地质背景相似的崩塌...
- 杨强朱洪张承云
- 关键词:崩塌地质灾害主动防护网稳定性分析
- 废弃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思路探讨
- 目前我省许多废弃和老矿山正在实施地质环境治理和恢复工程,本文以肥西县废弃石料矿为例,提出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理念的转变,并对矿区地质环境现状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当前矿区存在的地质环境问题和展开治理的必要性;在遵循矿山地质环境...
- 杨强朱洪许权辉
- 关键词:废弃矿山环境治理工程设计
- 安徽省地质公园建设特征研究被引量:3
- 2017年
- 安徽省自2002年开始地质公园建设,先后建有各类地质公园18处,其中世界级、国家级地质公园共13处,位居全国第四位.通过对全省地质公园建设特征分析发现,全省地质公园建设类型以可溶岩地貌居多,存在同质化现象;分布南北不均,皖南最多,区域综合密度为1.547.皖北最少,区域综合密度为0.196;大多数公园采取风景区管理模式;建设资本以社会资金和门票自筹为主;科普硬件设施建设较理想.建议在今后地质公园建设中,全面优化地质公园布局,丰富地质公园类型,健全地质公园管理机构,构建多元化投资机制,探索地学基地建设,着力打造地区旅游品牌,有序推进全省地质公园建设与地质遗迹保护工作.
- 朱洪费玲玲
- 关键词:地质遗迹地质公园地学旅游
- 皖山皖水话春秋——安徽省地质公园建园发展史
- 截至目前,安徽省已建设各级地质公园16处,其中,世界地质公园3处、国家地质公园11处、省级地质公园2处。近20年来,安徽省地质公园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地质公园建设为安徽省地质遗迹和生态环境保护,地质科学研究...
- 柏林朱洪
- 关键词:地质公园地质遗迹
- 安徽省地质遗迹特征与地质公园建设
- 安徽省位于我国东部,地质构造复杂,地质遗迹资源丰富,具有地层剖面典型、构造形迹独特、古生物古人类遗迹广泛、地貌景观优美、水文资源丰富等特征。目前安徽省建有地质公园16处,其中世界级2处、国家级11处、省级3处。在地质公园...
- 朱洪费玲玲杨强
- 关键词:地质遗迹地质公园地学旅游
- 地质遗迹分类体系发展讨论
- 地质遗迹是地质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珍贵的、不可再生的自然遗产.其分类是地质公园建设、设计、规划及科学研究的基础.因此,对于地质遗迹分类体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使地质遗迹分类方案科学化、规范化、全面化,本文在此分析了各...
- 费玲玲郭传会朱洪岳迅张承云
- 关键词:地质遗迹地质公园
- 合肥城区废弃矿山现状调查与土地再利用研究
- 通过对合肥城区废弃矿山实地调查,采用特殊因子与基础因子相结合评价方法,建立合肥城区废弃矿山土地再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探索废弃矿山再利用途径。研究结果表明:合肥城区废弃矿山主要为废弃采石场和粘土矿山,共计50处,其中适宜再利...
- 朱洪费玲玲胡映
- 关键词:废弃矿山生态环境城市建设
- 皖山皖水话春秋——安徽省地质公园建园发展史
- 2021年
- 近20年来,安徽省已建设各级地质公园16处,其中世界地质公园3处、国家地质公园11处、省级地质公园2处,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为安徽省地质遗迹和生态环境保护,地质科学研究与地学知识普及,地质旅游事业发展,地方经济繁荣与扶贫攻坚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新时代,回顾安徽省地质公园的建园过程和发展历史,对促进安徽省地质旅游和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 柏林朱洪
- 关键词:地质公园地质遗迹
- 浅谈紫蓬山地质公园废弃采石场综合利用
- 历史上紫蓬山地区设有多处采石场,对生态地质环境造成严重破坏,与此同时采矿揭露出来的地层剖面等是优质的地质遗迹景观资源,具有较高的地学科研科普价值.随着紫蓬山地质公园的设立,园区充分结合地质遗迹景观、人文景观、娱乐设施等建...
- 朱洪杨强费玲玲
- 关键词:矿山治理废弃采石场生态修复地质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