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杰
- 作品数:6 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阜阳临床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后路椎板切除侧块螺钉固定治疗多节段颈椎病术后脊髓后移和膨胀变化及其与疗效的相关性被引量:17
- 2015年
- 目的 :探讨后路椎板切除减压侧块螺钉固定治疗多节段颈椎病术后脊髓后移和膨胀变化及其与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2014年1月在我院采用后路椎板切除侧块螺钉固定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32例多节段颈椎病患者。在颈椎中立侧位X线片上测量手术前后C2~C7 Cobb角;利用photoshop cs5软件在MRI矢状位T2加权像上选择正中切面,测量获得减压的各间隙上位椎体后下缘分别与脊髓前缘、脊髓后缘的距离,并计算获得减压各间隙的脊髓膨胀距离及脊髓中点后移距离,脊髓整体后移距离和平均膨胀距离为各节段脊髓中点后移距离和膨胀距离的平均值。记录术前及末次随访JOA评分并计算JOA评分改善率。比较手术前后C2~C7 Cobb角及JOA评分变化,并对脊髓整体后移距离与术后颈椎Cobb角、JOA评分改善率与术后脊髓整体后移距离及平均膨胀距离进行相关性分析。手术前后C2~C7 Cobb角及JOA评分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分析。结果:术后随访15.8±4.7个月(11~22.5个月)。术后2例患者出现C5神经根麻痹症状,经对症治疗后3周~3个月逐渐好转。手术前、后C2~C7 Cobb角分别为5.8°±1.2°和18.5°±5.5°,JOA评分分别为8.8±2.5分和14.5±2.0分,手术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JOA评分改善率为(65.4±34.4)%(26%~100%)。术后脊髓整体后移距离为2.7±1.8mm(1.0~4.5mm),脊髓平均膨胀距离为1.9±1.4mm(0.8~3.4mm)。术后脊髓整体后移距离与术后C2~C7 Cobb角无明显相关性(r=0.11,P〉0.05);JOA评分改善率与术后脊髓整体后移距离呈低度相关(r=0.40,P=0.025),与脊髓平均膨胀距离中度相关(r=0.67,P=0.037)。结论:后路椎板切除钉棒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通过脊髓后移及膨胀的变化取得较满意的疗效,但不能依赖重建的颈椎前凸获得脊髓的后移。JOA评分改善率与术后脊髓整
- 王伟于海洋梁成民曹杰李超
- 关键词:颈椎病椎板切除疗效
- 体位复位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中的意义被引量:7
- 2015年
- 椎体后凸成形术(Pereutaneous Kyphoplasty,PKP)是近年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重要方法之一。其术式以其能部分恢复椎体高度,在临床上得到进一步推广。对于胸腰段椎体骨折,恢复压缩椎体的高度,维持脊柱矢状位平衡尤为重要。
- 梁成民王伟曹杰于海洋
- 关键词:椎体后凸成形术手法复位骨质疏松胸腰段脊柱骨折
- 后路经椎弓根侧方旋转复位技术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凸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后路经椎弓根侧方旋转复位技术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凸(degenerative lumbar scoliosis,DLS)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实施后路经椎弓根侧方旋转复位、椎体间融合、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术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凸患者21例。回顾分析临床资料,观察比较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日本矫形外科协会下腰痛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顶椎旋转角度、腰椎前凸角及侧凸Cobb角变化情况,综合评定术后疗效。结果 2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并发L4神经根损伤1例,经对症及康复治疗后好转。所有患者获得随访8~28个月,平均(18.0±1.5)个月。腰背痛、下肢痛、神经源性跛行均明显改善。术前ODI平均(39.1±8.0)分,末次随访ODI平均(15.2±2.2)分,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术前JOA平均(11.5±2.3)分,末次随访JOA平均(25.4±1.3)分,较术前明显增高(P<0.05);顶椎旋转角度从术前(17.5±2.2)°恢复到(6.4±1.7)°,腰椎前凸角从(10.6±2.7)°增加到(26.3±1.5)°,侧凸Cobb角从(28.6±2.5)°减少到(8.7±1.3)°。随访期间无内固定松动、移位及断钉。结论采用后路经椎弓根侧方旋转复位技术,结合后路减压、椎体间植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凸可有效矫正腰椎侧凸,恢复腰椎前凸,临床疗效满意。
- 梁成民刘彬张伟曹杰李海江于海洋
- 关键词:退行性腰椎侧凸冠状面椎弓根内固定脊柱融合术
- 损伤单元矢状位非稳定区对称椎弓根系统内固定结合植骨融合术治疗胸腰椎骨折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探讨损伤单元矢状位非稳定区对称椎弓根系统内固定结合植骨融合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单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65例,其中男41例,女24例;年龄23~60岁,平均36.7岁。骨折部位:T_7 1例,T_9 2例,T_(10) 4例,T_(11) 8例,T_(12) 14例,L_1 19例,L_2 13例,L_3 3例,L_4 1例。AO分型:A型34例,B型27例,C型4例。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SIA)分级为A级1例,B级2例,C级6例,D级15例,E级41例。胸腰椎损伤分类及损伤程度评分(TLICS):4分9例,5分29例,6~8分23例,9~10分4例。受伤至手术时间2~12 d,平均5.3 d。定义伤椎连同上、下间隙及其所对应的后方结构作为1个损伤单元,将此损伤单元在矢状位上分为3区:Ⅰ区,椎体上1/3、上位关节突关节、上位椎间隙及其对应的后方韧带复合体;Ⅱ区,椎体中1/3、椎弓根、椎板、棘突及棘上韧带;Ⅲ区,椎体下1/3、下位关节突关节、下位椎间隙及其对应的后方韧带复合体。非稳定区为损伤单元中主要受累区域。以非稳定区为中心上下对称植入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植骨融合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术前、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时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伤椎前缘高度比、矢状面Cobb角恢复情况。结果 6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发现脑脊液漏3例,予以相应处理后痊愈。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7.3个月。无内固定物松动、移位及断钉、断棒等并发症发生。植骨均达到骨性愈合,愈合时间10~13个月,平均11.4个月。末次随访时神经功能ASIA分级为A级1例、B级1例、C级3例、D级9例、E级51例,较术前显著改善(Z=–2.963,P=0.014)。术前、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时伤椎前缘高度比分别为53.2%±6.8%、91.3%±8.3%、89.5%±6.6%,矢状面Cobb角分别为(16.3±8.1)、(2.6±7.5)、(3.2±6.8)°。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时伤椎前缘高度比及矢状面Cobb角均较术前显
- 梁成民张伟刘彬于海洋曹杰尹稳
-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椎弓根螺钉对称性
- 改良髌骨外侧关节面部分切除治疗髌股骨关节炎
- [目的]探讨改良髌骨外侧关节面部分切除术治疗中老年Ⅲ期髌股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12月~2013年1月收治严重髌股关节骨关节炎患者32例,36膝,属改良Iwano 分期Ⅲ期,男6例,女26例,平均年龄...
- 张伟蒋济世崔西龙曹杰梁成民于海洋
- 关键词:膝关节髌骨骨关节炎
- 经寰枢椎椎弓根系统固定融合治疗成人创伤性寰枢椎不稳
- 目的:回顾应用后路寰枢椎椎弓螺钉系统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的31例成人创伤性寰枢椎不稳的患者,探讨寰枢椎椎弓螺钉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和疗效.方法:31例患者术前均有寰枢椎不稳:新鲜齿状突骨折(Aderson ⅡC型)1...
- 梁成民于海洋曹杰焦伟翟云雷
- 关键词: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寰枢椎不稳脊柱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