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慧娟
- 作品数:10 被引量:41H指数:3
- 供职机构: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连续性血液净化联合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百草枯中毒的临床有效性分析
- 2020年
- 目的分析连续性血液净化联合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百草枯中毒的临床有效性。方法方便选择2018年11月—2019年11月该院收治的48例百草枯中毒患者,行甲基强的松龙治疗的24例为普通组,增加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24例为联合组,观察两组血气指标、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治疗前,联合组pH值为(7.24±0.03),PaCO2为(75.43±8.92)mmHg,与普通组相比(7.25±0.06)、(75.86±7.46)mmH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30、0.181,P>0.05)。治疗后,联合组pH值为(7.28±0.14),PaCO2为(47.48±5.62)mmHg,均低于普通组(7.36±0.11)、(64.02±5.87)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01、9.971,P<0.05)。联合组治疗有效率(75.00%)高于普通组(4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69,P<0.05)。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29.17%)低于普通组(5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48,P<0.05)。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联合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在百草枯中毒治疗中效果显著,不仅能促进患者血气指标的改善,提升治疗有效率,挽回患者生命,还能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高洪刘丽茹鲜亚斌何星陈瑶刘丽英袁春艳徐慧娟
- 关键词:百草枯中毒有效性连续性血液净化
- 血浆置换联合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治疗急性肝衰竭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7
- 2018年
-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联合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治疗急性肝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急性肝衰竭患者20例,行血浆置换联合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治疗68人次,对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血液分析、电解质变化情况,不良反应及预后等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20例患者存活16例,死亡4例,存活率80%。治疗后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谷氨酰转肽酶、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总胆汁酸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总蛋白、白蛋白、血氨、C反应蛋白较治疗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前后患者尿素氮、肌酐、钾离子、钠离子、氯离子、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抗凝血酶原、纤维蛋白原、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68人次血浆置换联合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治疗中,有58次顺利完成治疗,4次因管路内凝血破膜重新更换血浆分离器继续治疗,6次血浆置换快结束时出现血制品过敏反应。结论血浆置换联合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治疗急性肝衰竭能有效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改善肝功能,对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血细胞均无影响。
- 杨梅刘丽英陈容何星陈瑶徐慧娟高洪袁春艳高净殷丽娟
- 关键词:人工肝血浆置换肝衰竭
- 急性心梗患者给药流程创新护理成效研究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药流程创新护理成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3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试验组147例和对照组153例,通过创建"心梗急救包"+改变服药方法,比较创新方法实施前后2组急性心梗患者确诊-服药时间、服药时呕吐的发生率、患者及家属满意率、医护满意率共四方面指标的变化。结果创新急性心梗患者给药流程后,急性心梗患者确诊-服药时间、服药时呕吐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实施前,而患者、家属及医护满意率明显高于项目实施前,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心梗急救包"+将以往嚼碎服阿司匹林改为捣碎喂服水溶剂,并配齐工具,可以及时督促急性心梗患者服药,减少嚼服药物导致呕吐不良反应的发生,确保给药剂量准确,明显提高医护患多方满意率。
- 普春丽沙丽阳桃鲜王梅丽刁丽任路芬林桂芬徐慧娟周志琼杨红利
- 关键词:急性心梗
- 自制身份识别小卡在门急诊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7年
- 近年来,由于医院管理理念的进步和患者自主意识的增强,患者安全问题已经引起世界卫生组织及众多国家医务界的高度关注。世界卫生组织(WHO)多次呼吁各成员国密切关注患者安全,提出全球共同努力,开展保证患者安全的行动。我国卫计委颁布患者十大安全目标,首要的目标就是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急诊科是医院抢救危重症患者的前沿阵地,急诊患者大多起病急、变化快,就诊时间、人数及危重程度难以预料.
- 沙丽普春丽徐慧娟周志琼
- 关键词:急诊患者世界卫生组织高医务人员医院抢救
- 改良型转运担架车的设计与临床应用被引量:1
- 2019年
- 为避免急诊科转运担架车枕头频繁丢失,节约科室补充枕头的支出、护士寻找枕头的时间、转运途中枕头易掉落等问题,本科对担架车进行了以下改良:①将原转运担架车床垫改装为床垫与枕头一体式,防止枕头遗失;②在转运担架车头侧下方增设一不锈钢储物筐,用于患者取去枕卧位时盛装取下的枕头,转运患者时用于放置氧气枕、心电监护仪、微量泵等仪器设备或患者物品。认为改良型转运担架车明显增加患者舒适度,提高护士工作效率,节约科室成本,确保患者安全,使患者、家属及护士3方均满意,值得向担架车使用频率高度科室推广应用。
- 沙丽普春丽徐慧娟周俊彦李文静
- 早期康复护理对急诊ICU患者预防下肢静脉血栓效果观察
- 2021年
- 目的研究急诊ICU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护理策略。方法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为:2018年3月-2019年3月间收治的40例长期卧床且肢体功能锻炼差的患者。本次研究将所有患者个体资料录入Excel表格后,进行两组均分,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急诊患者采取基本预防措施,实验组急诊患者在基本预防措施的基础上加用快速康复护理预防,观察两组患者的血栓事件,分析最终的护理效果。结果本次研究成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治疗完成后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肢血栓事件发生,但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的发生情况明显更少;实验组静脉血流平均速度(35.75±3.41)cm^(2) 、静脉血流峰速度(56.36±5.43)cm^(2)均大于对照组急诊ICU患者静脉血流平均速度(25.85±2.39)cm^(2) 、静脉血流峰速度(42.89±4.12)cm^(2)明显(P<0.05)。结论在对所有急诊ICU患者进行护理辅助时,选用快速康复护理展开干预,可有效对患者下肢静脉血栓情况展开预防措施,从而避免由于抗凝药物而产生的出血现象产生,可将静脉血流平均速度以及静脉血流峰速度显著提升,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徐慧娟
- 关键词:早期康复护理急诊ICU下肢静脉血栓
- 有效的专业沟通能力培养实践--昆明医科大学附属曲靖医院培养评价指标体系
- 2021年
- 诸多医院院校的教育仅注重培养学生的临床技能与操作技术,忽视对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同时由于缺少培养指标评价体系,使得沟通能力培养的水平较低。基于此,需要制定相应的培养评价指标体系,以便能够对医学生的沟通能力进行良好的培养,从而提升医学生的专业沟通能力,降低医患矛盾的发生率,使各项医疗活动顺利进行。该文论述构建沟通能力培养模式与评价体系的重要性、构建医学专业实习生沟通能力培养模式与评价体系等内容。
- 高洪云宇余江林闽明鲜亚斌何星徐慧娟
- 关键词:沟通能力能力培养模式医学生
- 分析急诊护理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 2022年
- 目的讨论经心肺复苏患者接受急诊护理干预的效果探究对患者康复造成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数据库作为本次研究实验池,纳入实验的时间范围是2017年10月-2019年10月,随机抽取134例接受心肺复苏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n=67,常规护理)和实验组(n=67,优质急诊护理)。针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生活质量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抢救均成功,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患者(P<0.05)。在生活质量方面,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比参照组更好,差异显著(P<0.05)。结论给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肺复苏治疗后,应用急诊护理对患者进行配合,能够有效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并降低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在临床上具有可推广性。
- 徐慧娟
- 关键词:急诊内科急性心肌梗塞
- 优化气管插管护理配合方法在临床的应用与效果观察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探讨优化气管插管护理配合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9月—2018年12月917例气管插管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配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12月917例气管插管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优化后的护理配合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气管插管护理配合用时、石蜡油污染率、检查气管导管套囊执行率及医护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气管插管护理配合用时、石蜡油污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检查气管导管套囊执行率及医护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管插管护理配合优化后的方法可以更快速开放气道,避免石蜡油污染及过敏,提高检查气管导管套囊执行率及医护满意率。
- 普春丽沙丽杨梅徐慧娟胡春菊
- 关键词:气管插管护理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