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兵
- 作品数:3 被引量:20H指数:2
-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休眠解除后山桐子种子萌发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被引量:17
- 2018年
- 【目的】探讨低温解除休眠处理后,山桐子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及与种子萌发的关系,为明确山桐子种子萌发机制提供依据,也为其繁育与开发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及技术支撑。【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对济源种源山桐子种子进行内源激素含量动态变化的测定。【结果】1)25℃恒温条件下,济源山桐子种子萌发率均低于10%;15℃/25℃变温条件下,没有经历低温处理的山桐子种子发芽率仅为33%~37%,随着5℃低温处理时间的延长,发芽率逐渐升高,60天低温处理的济源山桐子种子发芽率可达98.0%。2)15℃/25℃变温条件下,济源山桐子种子内源激素IAA、GA_3、ZR含量均明显高于25℃恒温,而ABA含量正好相反,(IAA+GA_3+ZR)/ABA或GA_3/ABA比值变大。3)在变温条件下,没有低温处理的山桐子萌发过程中IAA与ABA含量均呈下降趋势,而GA_3与ZR含量均呈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但经过5℃低温处理的山桐子种子只有ABA含量呈下降趋势,而IAA、GA_3、ZR含量均呈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差别是峰值出现时间不同。4)不同低温处理时间,(IAA+GA_3+ZR)/ABA与GA_3/ABA的比值在种子萌发过程中均呈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峰值分别达到3.8±0.2,2.0±0.1,但达到峰值的时间不同,0、20、40和60天的比值达到峰值的时间分别为20、12、12天或8天、8天。5)不同低温处理时间山桐子种子发芽率虽与单一内源激素没有相关性,但与(IAA+GA_3+ZR)/ABA与GA_3/ABA比值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相关。【结论】济源山桐子种子具有明显的冬休眠特征,在变温条件下经历不同时间5℃低温解除休眠后的济源山桐子在萌发过程中(IAA+GA_3+ZR)/ABA以及GA_3/ABA比值升高达到峰值的时间越早发芽率越高,当比值达到峰值的时间缩短到8天时,发芽率最大。低温解除休眠的作用是使山桐子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及早达到内源激素的平衡态。
- 王艳梅姚兵刘伟伟王丽君颜慧萍李非刘震
- 关键词:山桐子休眠解除萌发内源激素
- 雪椿种源地和引种地气候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为探明雪椿Camellia japonica var.decumbens引种到郑州的可行性,根据"气候相似性"原理,调查和分析雪椿的种源地和引种地4个城市的气温、降水量和相对湿度等气候因素。结果表明:郑州和雪椿种源地的温度和湿度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仅降水量差异显著。因此被引种到郑州的雪椿,需要通过必要的控水管理,才能逐渐适应当地气候。
- 吴雅文姚兵白天贾慧文刘震
- 关键词:降水量相对湿度
- 不同泡桐无性系光合特征参数差异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以1 a生1B、2B、3B、9501共4种泡桐优良无性系为材料,采用LCPRO+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对其光合日均值和光合-光响应曲线进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1)4种泡桐无性系光合特征日均值差异显著,净光合速率日均值大小依次为9501>1B>3B>2B;2)4种泡桐无性系随光强变化的特性参数各不相同,综合各光合特征参数分析4种泡桐无性系光合速率随光强变化的大小依次为1B>9501>3B>2B;3)泡桐无性系1B不仅在弱光下光合能力强,在适中光强和高光强下,同样可以进行良好的光合作用;4)表观量子效率最大的泡桐无性系1B能高效的将光能转换为所需的化学能。
- 贾惠文郭芳吴雅文姚兵王艳梅刘震
- 关键词:泡桐无性系净光合速率表观量子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