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包立

作品数:3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口腔科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上颌
  • 3篇上颌窦
  • 2篇义齿
  • 2篇上颌窦底
  • 2篇上颌窦底提升
  • 2篇上颌窦囊肿
  • 2篇种植义齿
  • 2篇囊肿
  • 1篇牙缺失
  • 1篇影像
  • 1篇影像学
  • 1篇影像学特点
  • 1篇植骨
  • 1篇上颌窦底提升...
  • 1篇上颌窦提升
  • 1篇上颌窦炎
  • 1篇提升术
  • 1篇黏液
  • 1篇黏液囊肿
  • 1篇磨牙

机构

  • 3篇复旦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余优成
  • 3篇包立
  • 1篇张令达
  • 1篇程勇
  • 1篇戴小锋

传媒

  • 2篇口腔颌面外科...
  • 1篇上海口腔医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上颌窦区骨量不足3 mm植骨后同期种植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 :探讨在上颌窦区骨量不足3 mm的情况下,进行上颌窦底提升术并植骨同期将种植体植入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和静安区牙病防治所2012年4月1日—2015年12月31日上颌后牙缺失患者56例,剩余牙槽骨高度均小于3 mm,术中行上颌窦底提升术并植骨,同期将种植体植入。术后3、6、12个月定期随访,分析及评估术后愈合效果及骨结合情况。结果:56例患者共植入72颗种植体,随访期间,种植体与周围骨组织结合良好,种植体稳定。术后6个月行种植修复,均能正常行使咀嚼功能,牙龈无形态、色泽异常,无并发症发生,手术成功率为100%。结论:对于上颌窦底骨量不足3 mm的患者,术中行上颌窦底提升术并植骨同期将种植体植入,也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戴小锋包立余优成施乐
关键词:上颌窦底提升术骨结合种植义齿
伴上颌窦囊肿的上颌窦底提升牙种植临床分析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囊液抽取法在伴有上颌窦囊肿的上颌后牙区,同期行上颌窦底提升与即刻种植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伴有上颌窦囊肿且需行上颌后牙区种植术患者12例,术区剩余骨高度不足4 mm,共植入25枚种植体,术后3、6、12个月通过CBCT及临床检查,评价种植体骨结合情况。结果 :12例患者术后6~9个月行二期修复,其中9例囊肿完全消失,3例囊肿大小较术前明显减小,术后1年25枚种植体均正常行使咀嚼功能,且未发现异常松动,种植体骨结合良好。结论:在上颌后牙区行上颌窦底提升术,对于伴上颌窦囊肿的种植修复患者,在无副鼻窦炎症状的前提下,可仅对囊液进行抽吸,同期行上颌窦提升与种植一期手术,能获得良好的骨整合效果。
包立张令达施乐余优成
关键词:黏液囊肿假性囊肿上颌窦提升种植义齿
上颌磨牙缺失患者上颌窦的CBCT影像学特点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 :观察上颌磨牙缺失患者上颌窦生理及病理CBCT影像学表现,并分析各类异常的发生率,为种植术前评估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口腔科及静安区牙病防治所,2014-01-01—2015-05-01期间,收治的上颌磨牙缺失患者CBCT影像学资料202例,共404侧上颌窦。由2名研究人员对资料进行研究分析,观察项目分为3类:正常上颌窦、上颌窦炎、上颌窦囊肿。测量3种类型病例缺牙区窦嵴距、上颌窦的宽度、外侧骨壁厚度、外侧骨壁血管位置与直径,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04侧上颌窦中,正常上颌窦185侧(45.80%);上颌窦炎118侧(29.20%);上颌窦囊肿101侧(25.00%)。结论:上颌窦异常影像诊断发生率最高者为上颌窦炎,其次为上颌窦囊肿;不同上颌窦影像诊断类型间窦嵴距、上颌窦的宽度、外侧骨壁厚度、外侧骨壁血管位置与直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包立施乐戴小锋程勇余优成
关键词:上颌窦炎上颌窦囊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