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荣

作品数:25 被引量:77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1篇专利

领域

  • 17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5篇豌豆
  • 7篇种质
  • 6篇育种
  • 6篇种质资源
  • 6篇豌豆品种
  • 5篇遗传多样性评...
  • 5篇指纹图谱
  • 5篇种子
  • 5篇作物
  • 5篇作物品种
  • 5篇SSR指纹
  • 5篇SSR指纹图...
  • 5篇蚕豆
  • 4篇野生
  • 4篇基因
  • 3篇性状
  • 3篇野生近缘种
  • 3篇引物
  • 3篇近缘
  • 3篇近缘种

机构

  • 25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云南省农业科...
  • 3篇四川省农业科...
  • 2篇贵州省农业科...
  • 2篇青海大学
  • 2篇互助县农业技...
  • 1篇北京农学院
  • 1篇黑龙江八一农...
  • 1篇全国农业技术...
  • 1篇辽宁省农业科...
  • 1篇郑州轻工业大...
  • 1篇张家口市农业...
  • 1篇临夏州农业科...

作者

  • 25篇宗绪晓
  • 25篇杨涛
  • 25篇刘荣
  • 13篇张红岩
  • 6篇王栋
  • 3篇方俐
  • 3篇何玉华
  • 2篇张晓艳
  • 2篇杨梅
  • 2篇杨峰
  • 2篇于海天
  • 1篇张力科
  • 1篇张红岩
  • 1篇葛维德
  • 1篇孙素丽
  • 1篇王丽萍
  • 1篇周生坛
  • 1篇朱振东
  • 1篇郭兴莲
  • 1篇吕梅媛

传媒

  • 3篇中国蔬菜
  • 3篇作物学报
  • 3篇植物遗传资源...
  • 2篇农业科技通讯
  • 2篇作物杂志
  • 1篇中国种业

年份

  • 3篇2023
  • 4篇2021
  • 9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7
  • 1篇2016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四川豌豆种质资源白粉病抗性及分子鉴定被引量:1
2021年
豌豆白粉病是由白粉菌(Erysiphe pisi D.C.)引起的豌豆最重要的病害之一,控制豌豆白粉病最经济有效且环保的方法是种植抗病品种。在温室条件下对400份豌豆种质资源进行白粉病抗性鉴定,同时利用7个与已知豌豆抗白粉病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进行基因型鉴定。结果表明,在400份资源中,有8份表现免疫,3份表现抗病,5份表现抗感分离,其余384份均为感病;16份抗性资源中有10份来自于四川省中部不同纬度地区,其余6份为国外引进资源;7个分子标记将400份种质资源分为39个标记基因型,其中16份抗性资源分为7个标记基因型。上述抗性资源及其标记基因型可有效应用于豌豆白粉病抗性育种的研究中。
项超孙素丽朱振东宗绪晓杨涛刘荣杨梅鲜东锋杨秀燕
关键词:豌豆白粉病种质资源抗性鉴定
利用SSR标记分析蚕豆品种(品系)与优异种质的遗传多样性被引量:8
2018年
利用99对SSR荧光标记对102份国内蚕豆育成品种(品系)和优异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99对SSR标记共检测出937个等位变异,每对标记平均检测出4~19个等位变异,平均为9.46个;多态性信息量(PIC)变化范围为0.38~0.88,平均为0.63;有效等位变异(Ne)变化范围为1.79~9.22,平均为3.41;Shannon信息指数变化范围为0.79~2.44,平均为1.45。基于邻接法(NJ)的聚类分析将102份国内育成蚕豆品种(品系)及优异种质划分成春播和秋播两大生态类型;优异蚕豆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最高,其次为青海品种(品系)和云南品种,江苏品种遗传多样性相对较低。群体遗传结构和主成分分析将供试蚕豆材料分为三大类,第一大类主要以云南育成品种为主,第二大类全部为青海育成品种(品系),第三大类主要为大部分优异种质资源以及全部江苏育成品种;供试材料具有生态适应性狭窄和极强的地域生态特点。
张红岩郭兴莲郭兴莲杨涛刘荣季一山王栋王栋
关键词:SSR标记蚕豆优异种质
鹰嘴豆种子表型性状多样性评价被引量:7
2019年
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国家资源库提供的251份鹰嘴豆种质资源为参试材料,利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方法,对数码考种仪获得的11个鹰嘴豆种子表型性状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可深入了解鹰嘴豆种质资源种子表型性状特征及其相关性。结果显示:供试鹰嘴豆种子表型性状变异幅度较大,遗传多样性丰富,百粒重变异系数高于其余性状;直径、周长、粒长、粒宽、投影面积与百粒重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75,达到极显著水平。对11个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前3个主成分的贡献率分别为64.14%、22.17%、7.70%,表明3个主成分几乎包含供试鹰嘴豆材料11个种子表型相关性状的全部信息,直径、周长、粒长、粒宽、投影面积及百粒重等6个表型性状对主成分Ⅰ的贡献较大,且描述籽粒大小性状;在遗传距离9.11处,将所有参试材料分为4个类群,第Ⅳ类群6个表型性状均值均高于其他类群。为鹰嘴豆优异基因发掘、育种改良以及种质创新提供了理论依据。
周生坛周生坛郭瑞军杨涛杨涛刘荣王栋王栋王晨瑜黄宇宁宗绪晓
关键词:种质资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西南地区救荒野豌豆种子性状与萌发特性鉴定
2023年
救荒野豌豆(Vicia sativa L.)是一种粮菜兼用的食用豆类作物,也是重要的绿肥和优质牧草,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和显著生态优势。目前关于西南地区救荒野豌豆资源的种子形态鉴定及萌发特性等相关研究存在空白。为了更好的保护和利用救荒野豌豆珍稀濒危野生种质资源,本研究对我国西南地区贵州、四川和云南三省的救荒野豌豆野生种质资源开展了调查收集,共调查了20个县(区),收集到106份形态多样、耐逆性强的野生种质资源。对这些资源的百粒重、粒长和粒宽等8个种子性状进行了鉴定评价,发现百粒重变异系数最大(92%),百粒重最大的来自云南(9.18 g),最小的来自贵州(0.31 g)。同时发现云南地区的救荒野豌豆与贵州和四川地区的资源在8个性状上均有显著差异。此外,对来自3个地区的3份代表性种质资源开展萌发特性研究,发现机械破皮和浓硫酸处理30 min均可有效打破休眠,显著提高救荒野豌豆野生种质资源的种子萌发率。以上研究结果为我国救荒野豌豆珍稀濒危野生资源的保护利用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和技术保障。
张博宇杨涛李正丽杨新何玉华项超杨梅李玮瑜宗绪晓刘荣
关键词:野生种质资源种子性状萌发特性
基于BSA-seq技术对豌豆花色基因的精细定位被引量:2
2023年
BSA-seq技术在挖掘农艺性状相关的新基因中已被广泛应用,随着豌豆首个参考基因组问世,将BSA-seq技术结合豌豆基因组的基因定位策略势在必行。本研究利用紫花亲本G0004562、白花亲本G0002930以及F2群体,通过BSA-seq技术对豌豆花色基因进行初步定位,获得31.42Mb定位区间,再通过设计InDel分子标记分析进一步缩小定位区间,最终将目标基因定位在包含19个基因的0.99 Mb区间内,通过基因注释信息推测出Psat6g060480.1为豌豆花色候选基因。本研究结果验证了BSA-seq技术快速高效定位豌豆花色基因的可行性,为利用该技术挖掘豌豆其他重要农艺性状相关基因奠定了基础。
严昕项超刘荣李冠李孟伟李正丽宗绪晓杨涛
关键词:豌豆INDEL基因定位
一种豌豆SSR指纹图谱的构建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豌豆SSR指纹图谱的构建方法。本发明提供31对豌豆SSR引物组成的标记组合,其核苷酸序列分别如SEQ ID NO.1‑62所示,利用PCR扩增技术、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或荧光PCR毛细管电泳检测技术对...
宗绪晓张红岩杨涛刘荣
文献传递
枣庄地区豌豆根瘤菌遗传多样性分析
2021年
为揭示枣庄市山亭区豌豆种植基地的豌豆共生根瘤菌的遗传多样性,本研究采取了土壤样品采集、盆栽捕捉豌豆根瘤菌、分离、纯化等方法获得根瘤菌菌株,然后采用IGS基因的PCR-RFLP分析、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及系统发育分析、持家基因(atpD、recA、glnII)多位点序列分析,以及结瘤基因nodC系统发育分析等,对分离纯化得到的55株豌豆根瘤菌进行分类鉴定。结果表明,获得的根瘤菌共包含3种不同的IGS酶切类型,经过对代表菌株的16S rRNA基因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分离获得的豌豆根瘤菌可以被鉴定属于根瘤菌属(Rhizobium),进一步经持家基因多位点序列分析被鉴定为Rhizobium anhuiense和Rhizobium sophorae。该研究丰富了对该地区豌豆共生根瘤菌遗传多样性的认识。
黄宇宁葛维德张俊杰杨涛刘荣尚益民李冠季一山王晨瑜李孟伟严昕宗绪晓
关键词:豌豆根瘤菌
山黧豆分子标记的开发及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1年
山黧豆是一年生冷季豆类作物,因其抗旱、耐涝、耐贫瘠,具有极端气候条件下的生存能力,可作食品、牧草、绿肥等兼用,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因山黧豆属作物普遍含有神经毒素β-ODAP,使其发展受阻;相比其他农作物,对山黧豆分子水平的研究甚少。笔者对山黧豆属种质资源研究及分子标记开发利用进行概述,为山黧豆资源挖掘和遗传改良提供依据。
严昕李孟伟刘荣李冠王栋季一山王晨瑜黄淑贤宗绪晓杨涛
关键词:山黧豆分子标记
一种豌豆SSR指纹图谱的构建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豌豆SSR指纹图谱的构建方法。本发明提供31对豌豆SSR引物组成的标记组合,其核苷酸序列分别如SEQ ID NO.1‑62所示,利用PCR扩增技术、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或荧光PCR毛细管电泳检测技术对...
宗绪晓张红岩杨涛刘荣
豌豆种质资源芽期耐旱性评价及耐旱种质筛选被引量:26
2017年
我国是第一大豌豆生产国,在世界豌豆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干旱是制约我国豌豆生产的主要因素,为了探索豌豆芽期耐旱性,以4份来自不同降雨量地区的豌豆种质为材料,在浓度为0、5%、10%、15%、20%、25%和30%PEG-6000(聚乙二醇)高渗溶液模拟干旱条件产生水分胁迫进行种子萌发试验,试验中测定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及简易活力指数4个指标的动态变化,确定了豌豆芽期耐旱性鉴定适宜的PEG-6000浓度为20%~25%。进一步以22%PEG-6000模拟旱胁迫对来自我国18个不同省份的87份豌豆种质资源进行耐旱性鉴定,试验中测定种子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率等、萌发耐旱指数及萌发胁迫指数等13个指标,主成分分析确定了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率等7项指标作为耐旱综合评价因子,利用隶属函数法,筛选出1份高抗种质(G0002457),来自降水较少的新疆莎车,7份抗旱种质(G0002293、G0005403、G0002418、G0002083、G0000799、G0002017和G0002082),多来自降水较少的西北部春播区。本研究可为耐旱种质的选择提供科学指导,为豌豆耐旱品种改良奠定基础。
李玲沈宝宇张天静杨涛刘荣宗绪晓
关键词:豌豆种质资源芽期耐旱性评价种质筛选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