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鲁楠

鲁楠

作品数:2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近代物理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理学

主题

  • 1篇大型强子对撞...
  • 1篇对撞
  • 1篇对撞机
  • 1篇强子
  • 1篇强子对撞机
  • 1篇自旋
  • 1篇自旋电子学
  • 1篇自旋霍尔效应
  • 1篇自旋极化
  • 1篇自旋极化电子
  • 1篇自旋流
  • 1篇自旋注入
  • 1篇希格斯粒子

机构

  • 2篇中国科学技术...

作者

  • 2篇鲁楠
  • 1篇刘之景
  • 1篇刘衍文

传媒

  • 1篇物理
  • 1篇微纳电子技术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希格斯粒子性质测量
2022年
2012年大型强子对撞机上的ATLAS和CMS实验发现希格斯粒子,这是粒子物理发展的一个里程碑。这一重大发现揭示了基本粒子质量的起源,极大地深化了人类对于物质世界的认知。希格斯粒子发现之后,测量希格斯粒子的性质是检验粒子物理标准模型并寻找新物理的重要途径。文章从质量、自旋、宇称和耦合等方面介绍希格斯粒子的性质测量。
鲁楠鲁楠
关键词:希格斯粒子大型强子对撞机
自旋电子学研究的最新进展被引量:4
2010年
自旋极化电子的高效注入、自旋霍尔效应和自旋流的产生与探测都是目前自旋电子学中热门研究专题,世界一些著名学术刊物屡见报道。对这些重要内容的理论和实验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通过自旋极化电子高效注入方法和材料的研究,人们期望研制出新一代自旋电子器件,进而实现应用电子自旋传输、记录和存储信息的目标。近期实验给出,自旋极化电子从铁磁金属注入半导体和金属都获得较高的极化率。各种注入方法中,自旋流直接注入法目前备受关注,因为自旋霍尔效应为自旋流的产生与探测提供了新的途径,即自旋霍尔效应可以产生自旋流,但因无霍尔电压故不容易测量;而逆自旋霍尔效应又将自旋流转化为电流,使得难以测量的自旋流又可以直接用电学方法测量。
鲁楠刘之景
关键词:自旋电子学自旋霍尔效应自旋流自旋极化电子自旋注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