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伟

作品数:4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昆山市中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苏州市科技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肿瘤
  • 2篇子宫
  • 2篇临床病理
  • 2篇临床病理分析
  • 2篇病理
  • 2篇病理分析
  • 1篇异位内膜
  • 1篇异位症
  • 1篇预后
  • 1篇在位内膜
  • 1篇上皮
  • 1篇上皮间质
  • 1篇上皮间质转化
  • 1篇平滑肌
  • 1篇平滑肌瘤
  • 1篇平滑肌肿瘤
  • 1篇子宫内膜
  • 1篇子宫内膜异位
  • 1篇子宫内膜异位...
  • 1篇子宫平滑肌

机构

  • 4篇昆山市中医医...

作者

  • 4篇邓伟
  • 2篇杨春梅
  • 2篇陈依静
  • 1篇江雯波
  • 1篇周琴
  • 1篇朱艳

传媒

  • 1篇吉林医学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海南医学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19
  • 1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子宫平滑肌肿瘤602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子宫平滑肌肿瘤发病年龄、部位、组织学分型、病因。方法:对602例子宫平滑肌肿瘤标本进行石蜡包埋、HE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WH0新分类为诊断标准。结果:602例中肌壁间肿瘤多见,浆膜下、黏膜下少见,发病高峰年龄在40-50岁之间。结论:在子宫平滑肌肿瘤中良性平滑肌瘤最多见,恶性平滑肌瘤很少见,恶性潜能未定的子宫平滑肌肿瘤诊断标准界于两者之间,较难把握,但随着诊断水平的提高会越来越少。
邓伟
关键词:平滑肌瘤病理分析
NLRP3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2024年
[目的]探讨NLRP3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纳入GEO数据库中567例胃癌患者,分析NLRP3 mRNA的表达水平。入组昆山市中医医院2014年1月至2017年8月手术的112例临床胃癌病例组织及82例癌旁组织,免疫组化法检测NLRP3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分析NLRP3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GEO数据库567例胃癌患者中,NLRP3 mRNA低表达104例(18.34%),高表达463例(81.66%);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TNM分期、年龄、脉管侵犯及NLRP3 mRNA水平与胃癌预后相关(P均<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低表达NLRP3 m RNA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1.39,95%CI:1.04~1.87,P=0.028)。112例临床胃癌患者癌组织中NLPR3免疫组化评分均值(3.49±3.16)低于癌旁组织(5.54±3.51)(P<0.001),NLPR3蛋白阴性表达18例,阳性表达94例。NLRP3蛋白表达与年龄、T分期及TNM分期相关(P均<0.05)。NLRP3蛋白阴性表达者的预后明显差于阳性表达者(HR=2.34,95%CI:1.04~5.30,P=0.041)。[结论] NLRP3低表达是胃癌预后的危险因素,NLPR3蛋白阴性表达可能是胃癌不良预后的预测指标。
陈依静杨春梅黄江生王平邓伟
关键词:NLRP3胃肿瘤预后
卵巢交界性黏液性肿瘤临床病理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卵巢交界性黏液性肿瘤(MBOT)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2012年3月~2022年2月昆山市中医医院及昆山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43例MBOT病例,分析其临床资料、组织病理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表型及鉴别诊断等。结果:43例MBOT患者年龄24~77岁,平均(43.4±2.6)岁。肿瘤直径2.5~26 cm,大部分为单侧,少数为双侧。外观呈圆形、卵圆形或结节状,表面光滑。胃肠型MBOT切面呈多房囊性,蜂窝状,腔内充满黏液,无明显乳头状结构。浆黏液型MBOT以单房囊性为主,囊壁厚0.2~0.5 cm,囊壁内侧见大小不等的灰白或灰红色乳头状赘生物,囊内含黏液或黏稠胶冻样物。镜下胃肠型MBOT被覆复层增生的胃肠型上皮,细胞呈簇状、乳头状、管状绒毛状生长,细胞核呈轻-中度异型,核分裂象不易见。浆黏液型MBOT主要由子宫颈管型黏液上皮及浆液性上皮组成。肿瘤细胞呈腺样、粗大球茎状或乳头排列,细胞核呈轻-中度异型,核分裂象不易见,肿瘤间质内见特征性中性粒细胞浸润。术后随访9~96个月,除5例出现复发外,其余均未发现复发及转移。结论:卵巢交界性黏液性肿瘤预后效果较好,分为胃肠型及浆黏液型。准确识别交界性黏液型肿瘤的两型病理特征,避免过诊、漏诊。
杨春梅陈依静邓伟
关键词:胃肠型临床病理特征
JARID2、E-cadherin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索JARID2(Jumonji-ARID2)基因、钙黏附蛋白E(E-cadherin)基因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异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昆山市中医医院妇科201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因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行经腹腔镜或经腹卵巢囊肿剥除术的71例患者的在位和异位内膜组织,30例因子宫肌瘤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正常子宫内膜组织。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JARID2、E-cadherin的表达,分析JARID2的表达与患者临床资料的关系,以及JARID2的表达与E-cadherin表达的相关性。结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在位内膜、异位内膜组织中JARID2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1.69%(58/71)、83.10%(59/71),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26.67%(8/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cadherin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在位内膜、异位内膜组织均有表达,其中弱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7.46%(55/71),73.24%(52/7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2.54%(16/71)、26.76%(19/7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0%(30/3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JARID2的高表达与E-cadherin的低表达呈负相关(r=-0.75,P<0.01)。结论JARID2可能是影响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的新的关键基因。
钱文艳江雯波朱艳邓伟周琴
关键词: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内膜异位内膜上皮间质转化E-CADHERIN基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