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谷明

作品数:7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乳腺
  • 3篇乳腺癌
  • 3篇腺癌
  • 3篇病理
  • 1篇蛋白
  • 1篇导管
  • 1篇导管内
  • 1篇导管内乳头状...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篇原代细胞
  • 1篇增生
  • 1篇乳头
  • 1篇乳头状
  • 1篇乳头状瘤
  • 1篇乳腺癌组织
  • 1篇乳腺导管
  • 1篇乳腺导管内
  • 1篇乳腺导管内乳...

机构

  • 7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谷明
  • 3篇郑新宇
  • 2篇李丽莉
  • 1篇王硕

传媒

  • 4篇中国实用乡村...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解剖科学进展

年份

  • 4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长链非编码RNA NONHSAT141924增加乳腺癌细胞MCF7对紫杉醇耐药的机制研究
谷明郑新宇
骨桥蛋白及其相关因子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检测骨桥蛋白(OPN)、乳腺肿瘤激酶(Brk)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乳腺癌组织、癌旁近端非癌乳腺组织及癌旁远端正常乳腺组织中表达的差异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0例乳腺癌组织、癌旁近端(2 cm)非癌乳腺组织及癌旁远端(>5 cm)正常乳腺组织中OPN、Brk和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①OPN、Brk和VEGF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其在癌旁近端非癌乳腺组织和癌旁远端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P<0.01),Brk在癌旁近端非癌乳腺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其在癌旁远端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P<0.05),而OPN、VEGF在癌旁近端非癌乳腺组织中和癌旁远端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OPN和Brk蛋白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直径及组织学分级均无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0.05);VEGF与患者年龄及肿瘤直径无关(P>0.05),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0.05)。③在乳腺癌组织中OPN、Brk和VEGF表达之间两两呈正相关性(P<0.05),在癌旁近端非癌乳腺组织和癌旁远端正常乳腺组织中OPN、Brk和VEGF表达之间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位于同一信号传导通路上的OPN、Brk在癌旁远端正常乳腺组织、癌旁近端非癌乳腺组织和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依次递增。OPN可能通过VEGF、Brk刺激内皮细胞黏附和迁移而加速血管修复,通过参与肿瘤血管生成与肿瘤的侵袭与转移有关。
谷明郑新宇
关键词:乳腺癌免疫组织化学骨桥蛋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乳腺纤维腺瘤的概述
2020年
文章对乳腺纤维腺瘤的临床病理、检查、诊断和治疗进行介绍。
李丽莉谷明闫继慈史轲
关键词:乳腺纤维腺瘤病理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概述被引量:1
2020年
文章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临床病理、检查、诊断和治疗进行介绍。
谷明闫继慈史轲
关键词: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病理
乳腺癌概述
2020年
文章对乳腺癌的临床病理、检查、诊断和治疗进行介绍。
谷明闫继慈史轲李丽莉
关键词:乳腺癌
乳腺囊性增生病的概述
2020年
文章对乳腺與性增生病的的临床病理、检查、诊断和治疗进行介绍。
谷明闫继慈史轲
关键词:乳腺囊性增生病病理
Dm-dNK与吉西他滨联用对乳腺癌原代细胞杀伤的作用
2019年
目的探讨复制型腺病毒SG500介导的果蝇多底物脱氧核苷激酶(Drosophila melanogaster deoxyribonucleoside kinase,Dm-dNK)自杀基因与吉西他滨(gemcitabine,DFDC)联合应用对胶滴中3D培养的乳腺癌原代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通过肿瘤细胞的3D培养技术对外科手术切除肿瘤的原代细胞进行培养(n=63)。加入不同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的重组腺病毒Ad-GFP,荧光显微镜下计数绿色荧光蛋白(GFP)的阳性细胞百分比,验证病毒转染效率。构建溶瘤腺病毒载体SG500-Dm-dNK,利用Western blot验证相关蛋白表达。用MOI=1,MOI=10,MOI=20的SG500及SG500-dNK分别感染肿瘤细胞48 h后,使用Primage图像分析系统检测细胞存活率;向肿瘤细胞中加入不同浓度的DFDC,72 h后测量细胞存活率;用MOI=10的SG500和SG500-dNK感染肿瘤细胞后,再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DFDC,72 h后检测细胞存活率。结果 SG500-dNK与DFDC的联合应用对乳腺癌原代细胞的杀伤作用显著高于单用SG500、SG500-dNK、DFDC以及SG500与DFDC联用,并随着DFDC浓度的逐步提高而更加明显(P<0.05)。结论 Dm-dNK与DFDC联合应用在人乳腺癌原代细胞中具有更好的抗肿瘤作用。
侯俊佳谷明王硕郑新宇
关键词:乳腺癌GEMCITABINE自杀基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