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肿瘤
  • 3篇细胞
  • 3篇恶性
  • 3篇恶性肿瘤
  • 3篇放疗
  • 2篇抑制肿瘤
  • 2篇抑制肿瘤细胞
  • 2篇肿瘤细胞
  • 2篇疗效
  • 2篇癌患者
  • 1篇单循环
  • 1篇胆管
  • 1篇胆管癌
  • 1篇胆管癌组织
  • 1篇蛋白
  • 1篇凋亡
  • 1篇动力法
  • 1篇铱-192
  • 1篇抑制肿瘤细胞...
  • 1篇预后

机构

  • 10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作者

  • 10篇蔡梦娇
  • 4篇陆珏
  • 3篇韩苏夏
  • 2篇王珍
  • 2篇许林萍
  • 2篇高静
  • 2篇张惠
  • 1篇张丹
  • 1篇朱青
  • 1篇刘东阳
  • 1篇王丽娟
  • 1篇马瑾璐
  • 1篇张莹冰
  • 1篇郑国旭
  • 1篇王静
  • 1篇李珊珊
  • 1篇刘霞
  • 1篇陈洁
  • 1篇金桂花
  • 1篇何晨琛

传媒

  • 2篇西部医学
  • 1篇河北医学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中国医学装备

年份

  • 4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MDC1与USP39相互作用维持基因组稳定性并促进DNA损伤应答
目的 DNA 损伤反应(DNA Damage Response,DDR)可以保持基因组的稳定性. DNA 损伤检测点蛋白1(Mediator of DNA damage checkpoint protein 1,MDC1...
蔡梦娇
关键词:基因组稳定性MDC1
CT引导下的铱-192三维后装放疗在局部晚期宫颈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的铱-192(192Ir)三维后装放疗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中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放疗科收治的82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观察组予以CT引导下的192Ir三维后装放疗,对照组行常规二维后装放疗。对比两组近期疗效、血清肿瘤标志物指标、治疗安全性及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6%,高于对照组的8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16,P<0.05),治疗后血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25(CA125)、鳞状细胞癌抗原(SC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352、5.507,P<0.05);观察组的放射性直肠炎发生率为7.32%,放射性膀胱炎发生率为4.88%,低于对照组的24.39%和21.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79、5.143,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宫颈癌治疗功能评价量表(FACT-Cx)评分(生理状况、社会/家庭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及附加关注)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50、7426、9.341、10.029、8.623,P<0.05)。结论:CT引导下的192Ir三维后装放疗对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可达到良好近期疗效,且安全性更高,有助于促进患者生存质量进一步改善。
高静蔡梦娇陆珏孙玄子张惠许林萍王珍
关键词:CT引导局部晚期宫颈癌近期疗效
一种纳米金佐剂联合siRNA-PEX5的药物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涉及一种纳米金佐剂联合siRNA‑PEX5的药物。该药物包含纳米金佐剂和HAS‑siRNA‑PEX5;所述HAS‑siRNA‑PEX5由人血清白蛋白和siRNA‑PEX5构成;所述siRNA‑PE...
马瑾璐蔡梦娇陈洁
血清NOX4 MUC1表达水平与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放疗疗效及随访1年总生存率的关系研究
2024年
目的:研究血清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4(NOX4)、黏蛋白1(MUC1)表达水平与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放疗疗效及随访1年总生存率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3年3月我院收治的102例Ⅲ期NSCLC患者,均进行放疗干预,并在放疗前检测血清NOX4、MUC1水平,另选择51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比较两组血清NOX4、MUC1水平,以及放疗前不同临床特征的Ⅲ期NSCLC患者血清NOX4、MUC1水平。根据放疗效果将Ⅲ期NSCLC患者分为疗效良好组和疗效不佳组,对比两组血清NOX4、MUC1水平。所有患者均进行随访,以中位血清NOX4、MUC1水平为界,比较不同血清NOX4、MUC1水平的患者1年总生存率,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Ⅲ期NSCLC患者1年生存的影响因素。结果:NSCLC组血清NOX4、MUC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放疗前不同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肿瘤位置、肿瘤最大直径、病理分型的Ⅲ期NSCLC患者血清NOX4、MUC1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102例Ⅲ期NSCLC患者放疗结果显示,疗效良好组例数为55例,疗效不佳组例数为47例。疗效良好组血清NOX4、MUC1水平低于疗效不佳组(P<0.05)。高水平NOX4组患者1年总生存率低于低水平NOX4组(P<0.05),高水平MUC1组患者1年总生存率低于低水平MUC1组(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NOX4、MUC1水平是Ⅲ期NSCLC患者放疗后1年生存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Ⅲ期NSCLC患者血清NOX4、MUC1表达水平与其放疗疗效及随访1年总生存率有关,检测血清NOX4、MUC1水平有利于辅助评估患者放疗疗效和早期预后生存情况。
陆珏蔡梦娇张莹冰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放疗黏蛋白1
一种腔内后装治疗在妇科恶性肿瘤应用的保护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腔内后装治疗在妇科恶性肿瘤应用的保护装置,包括固定环,所述固定环表面一侧设置有用于撑开阴道使得正常组织远离放射源的撑开机构,所述固定环表面远离撑开机构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带动撑开机构张开的传动机构,所述撑开机...
陆珏蔡梦娇张惠高静许林萍王珍李珊珊
USP39抑制肿瘤细胞放射敏感性的机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泛素特异性肽酶39(ubiquitin-specific peptidase 39,USP39)对肿瘤细胞DNA损伤应答通路的生物学作用。方法将不同肿瘤细胞系(293T,HeLa,U2OS,T47D)分别在含有100 mL/L FBS的DMEM或RPMI-1640培养基中,在37℃含有50 mL/L CO 2的培养箱中培养;用MTS[3-(4,5-diethylthiazol-2-yl)-5-(3-carboxymethoxyphenyl)-2-(4-sulfophenyl)-2H-etrazolium,inner salt]方法检测敲低USP39对肿瘤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同源重组(homologous recombination,HR)和非同源末端连接(non-homologous end joining,NHEJ)修复效率;Western blot检测敲低USP39对DNA损伤应答相关分子的表达情况;用免疫共沉淀、蛋白纯化及质谱技术,检测与USP39相互作用的蛋白并且进行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分析;通过微辐射诱导DNA损伤并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其募集至DNA损伤位点的情况。结果敲低USP39导致肿瘤细胞的放射敏感性显著增加(P<0.05);敲低USP39显著抑制肿瘤细胞的HR与NHEJ修复效率(P<0.05);敲低USP39能够促进DNA损伤应答因子蛋白的表达;USP39能够聚集至DNA损伤位点;USP39相互作用蛋白与多个DNA损伤应答相关的信号通路有关。结论USP39对DNA损伤应答过程具有重要作用。
蔡梦娇雷雨田田孙潇董怡萍刘霞李俊俊朱青韩苏夏
关键词:恶性肿瘤
自噬在肿瘤治疗策略中的角色被引量:3
2018年
传统的恶性肿瘤治疗手段和策略已经不能满足患者对良好预后的要求,而精准医学的概念也已经渗透到肿瘤治疗研究的各个领域。因此,生物治疗成为肿瘤治疗的研究热点以及攻克恶性肿瘤的希望。生物治疗包括免疫治疗、基因治疗、内分泌治疗、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等技术。目前,有关自噬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研究较少,因此自噬成为肿瘤发生发展机制研究的新热点,也成为肿瘤生物治疗的新靶点,现就有关自噬与肿瘤生物治疗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展望进行综合述评。
韩苏夏蔡梦娇
关键词:恶性肿瘤生物治疗自噬
非受体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14在胆管癌组织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检测非受体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14(PTPN14)蛋白在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PTPN14与胆管癌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并分析PTPN14的表达与胆管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胆管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PTPN14蛋白的表达;利用统计学分析软件分析PTPN14蛋白与胆管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利用生存分析曲线分析PTPN14蛋白与胆管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的关系。结果 PTPN14蛋白在胆管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9.1%,在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5.4%;PTPN14蛋白的表达与胆管癌临床分期及分化程度密切相关,与胆管癌患者性别、年龄无显著相关性;PTPN14蛋白阳性表达的胆管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阴性表达的患者。结论 PTPN14在胆管癌组织低表达,且PTPN14低表达与胆管癌的良性临床病理特征及总体生存率呈负相关。
王丽娟席文锦郑国旭周聪雅金桂花何晨琛蔡梦娇朱青
关键词:胆管癌预后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一种鼻咽癌患者放疗护理用鼻腔冲洗装置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鼻咽癌患者放疗护理用鼻腔冲洗装置,包括置液瓶,所述置液瓶的一端安装有连接管,其用于对瓶内液体进行传输,在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安装有用于喷洒置液瓶中液体的喷头,所述置液瓶的外侧还设置有按压...
刘东阳蔡梦娇陆珏王静 钱英净
Sleeping Beauty转座子介导敲低PEX2转基因载体的构建
2018年
目的借助Sleeping Beauty(SB)转座系统在小鼠肝脏中稳定过表达原癌基因MYC诱导小鼠肝癌形成,并在SB转座子pT3EF1α-c-Myc基础上构建可在小鼠体内敲低PEX2的重组转基因载体。方法借助水动力法尾静脉注射(Hydrodynamic tail vein injection,HTVI)和SB转座子系统向小鼠肝脏导入携带目的基因MYC的转座子质粒,诱导小鼠肝癌形成。以载体为模板,分别扩增U6-shNC、U6-shPEX2序列,通过T4连接获得目标载体pT3EF1α-c-MycshNC、pT3EF1α-c-Myc-shPEX2。结果 (1)实验组小鼠成功诱导出肝癌。(2)经酶切和测序等方法鉴定,构建质粒完全正确。(3)细胞瞬时转染实验质粒pT3EF1α-c-Myc-shPEX2及其对照质粒pT3EF1α-c-Myc-shNC,确定在小鼠肝癌细胞Hepa1-6中实验组质粒可以降低PEX2的mRNA水平。结论借助HTVI技术和SB转座系统过表达c-Myc成功诱导小鼠肝癌形成,并在SB转座子质粒pT3EF1a-c-Myc基础上构建了可在小鼠肝癌细胞Hepa1-6中敲低PEX2基因的重组转基因载体。
孙潇蔡梦娇张丹韩苏夏
关键词:SLEEPING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