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凤

作品数:6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滨海县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糖尿
  • 4篇糖尿病
  • 2篇动脉
  • 2篇动脉粥样硬化
  • 2篇胰岛
  • 2篇胰岛素
  • 2篇肾病
  • 2篇糖尿病肾病
  • 2篇细胞
  • 2篇白细胞
  • 2篇白细胞介素
  • 2篇2型糖尿
  • 2篇2型糖尿病
  • 1篇丹红
  • 1篇丹红注射液
  • 1篇丹红注射液治...
  • 1篇单核
  • 1篇单核巨噬细胞
  • 1篇单核巨噬细胞...
  • 1篇单核细胞

机构

  • 5篇滨海县人民医...

作者

  • 5篇蒋凤
  • 4篇朱静和
  • 3篇刘青员
  • 3篇于建秀
  • 2篇钱雷
  • 1篇徐昌辉
  • 1篇李冬玲

传媒

  • 1篇中国糖尿病杂...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江苏大学学报...
  • 1篇基层医学论坛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瑞舒伐他汀结合门冬胰岛素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分析
2023年
旨在探讨瑞舒伐他汀结合门冬胰岛素治疗对糖尿病肾病(简称:DN)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 本研究对象均为滨海县人民医院2019年2月至2022年5月就诊的50例DN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参与组和研究组。其中,25例参与组患者接受常规的门冬胰岛素治疗,另外25例研究组患者则在门冬胰岛素治疗的基础上增加瑞舒伐他汀治疗干预。通过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糖指标、血脂指标及肾功能指标进行比较,将两组的治疗周期定为两周一个疗程。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无统计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92.00%)明显高于参与组(68.00%),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研究组患者的血糖水平(FBG、2hPG、HbA1c)、血脂水平(TC、TG、LDL)以及肾功能恢复(BUN、Scr、UAER)方面均优于参与组,且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结合门冬胰岛素在治疗糖尿病肾病方面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糖脂水平,还有效的提升了肾功能,从而促进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
蒋凤
关键词:瑞舒伐他汀门冬胰岛素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
CD8+CD25+FoxP3+调节T细胞在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 探讨外周血CD8+CD25+FoxP3+调节T细胞(CD8+Treg)在新诊断T2DM发病过程中的比例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取2018年7~12月于我院内分泌科就诊的新诊断T2DM患者62例,其中肥胖患者30例(OB组,BMI≥28 kg/m2),非肥胖患者32例(T2DM组,BMI<28 kg/m2).选取同期于我院健康体检人群32名为正常对照组(NC).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外周血CD8+Treg比例;实时定量PCR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FoxP3 mRNA水平.结果 与NC组比较,OB组外周血CD8+Treg细胞比例及PBMCs FoxP3 mRNA均降低(P<0.05).OB组外周血CD8+Treg细胞比例与PBMCs FoxP3 mRNA水平(r=0.382,P=0.037)呈正相关,与胰岛素抵抗指数、FIns水平呈负相关(r=-0.421、-0.393,P=0.020、0.03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D8+Treg可能是T2DM伴IR的保护因素(OR=0.637,95%CI 0.432~0.938).结论 新诊断T2DM患者外周血CD8+Treg细胞比例降低可能在T2DM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朱静和蒋凤刘青员于建秀
关键词:肥胖胰岛素抵抗
白细胞介素37对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单核巨噬细胞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的抑制作用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37对动脉粥样硬化(AS)患者单核巨噬细胞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的抑制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5月滨海县人民医院就诊的AS患者96例为AS组和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收集受试者一般临床资料,检测血清IL-37和Lp-PLA2水平。2组均随机选择7例,分离培养外周血单核细胞,将对照组来源细胞分为空白1组(A组)、氧化型LDL(ox-LDL)组(B组)及IL-37+ox-LDL组(C组),将AS组来源细胞分为空白2组(D组)、AS+ox-LDL组(E组)及AS+IL-37+ox-LDL组(F组),检测各组单核细胞凋亡率和单核细胞中Lp-PLA2 mRNA水平。结果对照组与AS组性别、年龄及HDL-C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AS组体质量指数、单核细胞、TC、TG、LDL-C及血清Lp-PLA2和Lp-PLA2 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1),AS组血清IL-37和IL-37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41±0.92)ng/L vs(5.04±1.03)ng/L,4.25±2.11 vs 5.28±1.88,P<0.01]。IL-37+ox-LDL刺激培养外周血单核细胞48 h后,B组较A组,E组较D组单核细胞凋亡率及Lp-PLA2 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C组较B组,F组较E组单核细胞凋亡率及Lp-PLA2 mRNA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37对ox-LDL诱导的单核/巨噬细胞Lp-PLA2表达可能具有抑制作用。
朱静和钱雷蒋凤谢迎弟于建秀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类动脉粥样硬化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单核细胞
IL-35在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IL-35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therosclerosis,CAS)病变中的作用。方法:选取70例T2DM患者,其中单纯T2DM 36例,T2DM合并CAS 34例,同时选择年龄、体重指数(BMI)、性别匹配的健康人群35例作为对照组。实时定量PCR检测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P35 mRNA和EBI3 mRNA表达水平;通过液相芯片仪检测各组患者血清IL-35及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 VCAM-1)浓度。体外建立高糖刺激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模型,设低糖处理组(5 mmol/L葡萄糖)、高糖处理组(25 mmol/L葡萄糖)、甘露醇组(25 mmol/L甘露醇)、IL-35+高糖组(50 ng/m L IL-35+25 mmol/L葡萄糖),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HUVECs凋亡率和VCAM-1阳性率。结果:与对照组[9.37(3.72~14.55)ng/m L]相比,单纯T2DM组[5.01(2.37~9.87)ng/m L]和T2DM合并CAS组[3.92(2.15~6.36)ng/m L]患者血清IL-35浓度明显降低,且T2DM合并CAS组降低更明显(P<0.05);与对照组[687.4(664.2~832.6)]相比,单纯T2DM组[785.2(754.5~938.1)]及T2DM合并CAS患者[932.4(892.6~1 028.3)]血清s VCAM-1浓度明显升高,且T2DM合并CAS患者s VCAM-1浓度升高更显著。与对照组相比,单纯T2DM组和T2DM合并CAS组外周血PBMCs中P35 mRNA表达明显下降(P<0.05)。体外培养HUVECs后,高糖组刺激24 h及48 h后HUVECs凋亡率比低糖组明显增加(P<0.05),IL-35+高糖组刺激48 h后HUVECs凋亡率比高糖组明显降低(P<0.05);高糖组刺激48 h后HUVECs VCAM-1阳性率比低糖组明显升高(P<0.05),IL-35+高糖组HUVECs VCAM-1阳性率比高糖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体内外实验证实IL-35在高血糖相关的内皮细胞损伤中可能发挥保护作用。
朱静和徐昌辉钱雷刘青员蒋凤于建秀刘娟利
关键词: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前列地尔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7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常规组22例行常规治疗,前列地尔组21例为前列地尔注射液加常规治疗,联合组24例为前列地尔与丹红注射液加常规治疗。疗程2周,并监测尿微量白蛋白、β2微球蛋白、血尿素氮、肌酐。结果前列地尔组及联合治疗组尿微量白蛋白、β2微球蛋白在治疗后明显下降,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组与前列地尔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前列地尔联用丹红注射液可明显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白蛋白,防止病情进展。
刘青员朱静和李冬玲蒋凤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前列地尔丹红注射液尿白蛋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