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晓东
- 作品数:2 被引量:19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 血红蛋白与人血清白蛋白偶联物作为血液代用品的大鼠换血试验研究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考察以血红蛋白与人血清白蛋白偶联物(Hb-HSA)及其他复苏液为大鼠换血后,大鼠血压变化及其长期存活率情况,研究此新型血液代用品的有效性。方法采用大鼠30%和60%换血两种模型,在线监测动脉血压,对比用Hb-HSA偶联产品、无基质血红蛋白、5%HSA溶液、Ringer乳酸盐溶液和原血换血以及失血不补液后大鼠血压变化,考察14d内大鼠的存活情况。结果大鼠30%换血,以扩容剂HSA和乳酸盐换血后,大鼠最终平均动脉血压(MAP)略低于初始值,无基质血红蛋白使MAP有所升高,Hb-HSA偶联产品与原血回输类似,基本维持原MAP。无基质血红蛋白,Hb-HSA偶联物和原血回输组大鼠存活率达100%,高于其他扩容剂换血实验组。大鼠60%换血,无基质血红蛋白及扩容剂HSA和乳酸盐换血后大鼠MAP仍然较低,Hb-HSA偶联产品基本能够维持MAP,类似于原血回输的对照,只有Hb-HSA偶联物换血和原血回输的大鼠100%存活。结论Hb-HSA偶联物为大鼠换血未引起血压升高,30%和60%换血后存活率均达100%,明显优于其他对照,体现出本偶联物对于紧急输血是一种具有优势的血液代用品。30%换血大鼠模型能够较好的体现出MAP因换血引起的波动,相对更适合于研究不同复苏液对血压的影响。
- 路秀玲马铁民郑春杨王永权石晓东索晓燕于鹏展徐宇红苏志国
- 关键词:血红蛋白人血清白蛋白偶联血液代用品
- 血红蛋白在膜分离过程中的氧化规律和抗氧化探索被引量:17
- 2005年
- 脱离了红细胞的血红蛋白(Hb)在溶液中易被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MetHb),失去载氧活性.实验发现,当对红细胞裂解液进行微孔膜分离时,高铁血红蛋白增加不多;但在用层析法去除超氧化物歧化酶等其他红细胞蛋白后再进行超滤膜浓缩血红蛋白时,则出现较多的血红蛋白被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的现象,其氧化反应随超滤过程膜表面流体切向速度的增加而加快,随溶液温度的增加而加快.抗氧化剂的存在能有效地降低高铁血红蛋白的生成,谷胱甘肽(GSH)、半胱氨酸、N-乙酰半胱氨酸、亚硫酸钠、抗坏血酸(Vc)在溶液中和超滤过程中都能起到对血红蛋白载氧活性的保护作用.其中Vc的效果最好,最适加入量(摩尔比)Vc/Hb=8,pH8.将抗氧化的优化条件整合到从红细胞裂解液开始到超滤浓缩血红蛋白的整个流程,在离子交换层析后,添加Vc作为抗氧化剂进行超滤浓缩,Hb活性得到了很好的保护,MetHb的含量控制在2.3%,成功地制备了低MetHb含量的纯化血红蛋白.
- 石晓东路秀玲郑春杨于鹏展索晓燕王永权苏志国
- 关键词:血红蛋白膜分离高铁血红蛋白抗氧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