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群
- 作品数:7 被引量:47H指数:4
- 供职机构:卫生部更多>>
- 发文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攻关项目“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粪抗原检测法诊断犬细粒棘球绦虫感染的研究Ⅱ.粪抗原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实验感染犬排出粪抗原的动态观察被引量:20
- 1999年
- 用细粒棘球绦虫成虫虫体抗原及其抗体建立的双抗体夹心ELISA滴定成虫抗原的结果A450值与抗原含量呈指数曲线关系,高度相关(r=0.98)。实验感染家犬粪抗原含量在2.5-8.0μg/ml之间,因此本法在检测粪抗原中具有足够的敏感性。家犬泡状带绦虫的感染引起的交叉反应是影响本法特异性的主要问题。选择最适的抗体包被浓度可消除交叉反应。用细粒棘球蚴原头节感染家犬后,粪抗原呈低滴度阳性,至21天后迅速升高。实验感染泡状带绦虫的家犬观察50天粪抗原均在临界水平之下。作者推荐本法可用于家犬细粒棘球绦虫成虫感染的诊断。
- 焦伟焦伟伊斯拉音.乌斯曼柴君杰瞿群
- 关键词:细粒棘球绦虫抗原ELISA粪便
- 粪抗原检测法诊断犬细粒棘球绦虫感染的研究 Ⅰ.用细粒棘球绦虫成虫虫体抗原—抗体系统检测粪抗原方法的建立被引量:19
- 1998年
- 用细粒棘球绦虫成虫虫体抗原及其免疫家兔血清IgG建立了用于检测家犬粪抗原诊断细粒棘球绦虫成虫感染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对用离子交换层析、SPA亲和层析、抗兔IgG抗体亲和层析和细粒棘球绦虫成虫虫体抗原亲和层析等四种方法纯化的抗体进行了比较,以抗原亲和层析法纯化的抗体免疫活性最高,用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抗原的终点在标本缓冲液中为2.5ng/ml,在健康家犬粪便悬液的上清中为5ng/ml。检测11只人工感染细粒棘球绦虫成虫的家犬粪便标本,粪抗原阳性率达100%。
- 焦伟柴君杰伊斯拉音.乌斯曼付承瞿群
- 关键词:细粒棘球绦虫成虫
- 绵羊源细粒棘球蚴原头节感染子午砂土鼠和小鼠的比较观察被引量:5
- 1998年
- 子午砂土鼠、NIH小鼠和昆明株小鼠在实验感染绵羊源细粒棘球蚴原头节后,在不同时期剖检,观察了细粒棘球蚴在其体内的发育状况。三种鼠平均湿囊重及其占体重百分比,子午砂土鼠均高于其他两种小鼠。子午砂土鼠在感染后274天时,部分原头节已发育成熟,在357天时,全部成熟。结果表明,子午砂土鼠对细粒棘球蚴的敏感性高于其他小鼠,表现为包囊发育好,生长快。
- 伊斯拉音.乌斯曼焦伟廖力夫廖力夫瞿群
- 关键词:细粒棘球蚴原头节
- 大鼠及犬皮下埋植吡喹酮控释棒的药物释放及预防细粒棘球蚴原头节感染的初步观察被引量:7
- 1998年
- 报告了一种吡喹酮控释棒,并实验观察了这种用于皮下埋植的吡喹酮缓释制剂在大鼠和家犬体内的缓释效果和对家犬细粒棘球绦虫成虫感染的驱虫作用。初步观察结果,在大鼠体内60天的药物释放率为47.6%;在家犬体内75天的释放率为52.3%。在实验犬体内吡喹酮埋植量为32.93~65.88mg/kg的情况下。
- 焦伟柴君杰吴树春伊斯拉音伊斯拉音尤纪青瞿群王鸣杰
- 关键词:吡喹酮缓释制剂细粒棘球绦虫
- 新疆牛源细粒棘球绦虫成虫发育的扫描电镜观察被引量:4
- 1991年
- 本报告为用新疆阿勒泰地区牛体内采集的原头节人工感染家犬,在感染后第15、25、35天分别剖杀犬,收集虫体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的结果。成虫体节发育在15天时为1节,25天为2节,35天为3~4节并已达到性成熟。成虫体表均被一层微毛覆盖,不同部位体表微毛的形态不同。在吻突顶部,微毛呈绒线状,纤细柔软,较稀疏,随着发育逐渐变长、变浓密,末端卷曲。吻突基部和吸盘区的微毛呈绒线状,但较顶突微毛粗短。体节部位微毛在不同发育时间形态不同,呈现圆锥形绒线状,锯齿形鳞片状。成熟虫体体表微毛呈圆锥形绒线状,较坚硬,有规律排列。性成熟虫体生殖孔为圆形,有的虫体可见伸出的雄茎,雄茎表面也被有纤细的微毛。生殖孔周围体表微毛较密短,呈地毯样,间有大小不等的乳头状突起,可能为感觉乳头。
- 江莉焦伟张文林依斯拉音瞿群
- 关键词:成虫体表扫描电镜细粒棘球蚴
- 新疆北部骆驼源细粒棘球绦虫成虫扫描电镜观察
- 1998年
- 从新疆北部地区感染囊型包虫病的骆驼肝、肺包囊中收取细粒棘球蚴原头节,实验感染家犬后,分别于第35天和第45天收集成虫进行扫描电镜观察。骆驼源细粒棘球绦虫成虫的外部形态特点:整个虫体表面被覆着微毛,与其他来源的成虫相比,其微毛相对浓密柔细,成熟体节的生殖孔有两种不同的形态:有雄茎伸出的生殖孔凹陷不明显,孔周区没有感觉乳头出现。在雄茎表面密布丝状微绒毛;没有雄茎伸出的生殖孔凹陷明显,孔周区有许多大小不等的感觉乳头,其形态特殊,可作为虫株鉴定的依据。成虫之间的异体交配可能是细粒棘球绦虫常见的生殖方式。
- 焦伟柴君杰伊斯拉音.乌斯曼瞿群瞿群
- 关键词:细粒棘球绦虫扫描电镜成虫形态学
- 吡喹酮长效缓释棒控制家犬细粒棘球绦虫感染的现场研究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 为确定吡喹酮驱虫棒在包虫病现场控制家犬细粒棘球绦虫感染的效果。方法 以吡喹酮 1 6~ 2 5g/犬剂量 ,给家犬皮下埋植。植前测定犬粪抗原。植后测定实验组和对照组犬粪抗原并同时做槟榔碱导泻的方法进行预防效果评价。结果 Ⅰ号药棒埋植后 8个月 ,粪抗原阳性率从埋药前的 19 5 %下降至 4 6 %。槟榔碱导泻结果 ,实验组的成虫感染率比对照组低 5倍以上 ,差异显著。Ⅱ号药棒埋植前犬群粪抗原阳性率为 4 1 3% ,埋植 1年后实验组粪抗原阳性率为 0 9% ,对照组为 36 4 %。结论 Ⅰ号药棒可以保护未感染犬不发生感染 ,但不能完全驱除已感染并寄生的成虫。Ⅱ号药棒实际上可以完全控制家犬细粒棘球绦虫的感染。这种药棒可以做为包虫病预防措施的主要手段 ,在流行地区推广使用。
- 焦伟柴君杰付承韩玲玲徐世东瞿群伊斯拉音奴尔别克余如来张可久何春红孙立峰木汗
- 关键词:细粒棘球绦虫囊型包虫病吡喹酮皮下埋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