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涵

作品数:4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教育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青蓝工程”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天文地球一般工业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矿业工程
  • 1篇天文地球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篇固体充填
  • 2篇采煤
  • 2篇充填
  • 2篇充填采煤
  • 1篇地表沉陷
  • 1篇地表沉陷规律
  • 1篇电磁法
  • 1篇动态规划
  • 1篇沿空留巷
  • 1篇页岩
  • 1篇页岩气
  • 1篇页岩气勘探
  • 1篇在制品
  • 1篇深部
  • 1篇深井
  • 1篇数值模拟
  • 1篇排队论
  • 1篇千米深井
  • 1篇注浆
  • 1篇注浆加固

机构

  • 3篇中国矿业大学
  • 2篇教育部
  • 1篇中南大学

作者

  • 4篇王涵
  • 2篇韩晓乐
  • 2篇陈志维
  • 1篇李乃梁
  • 1篇齐文跃
  • 1篇李帝铨
  • 1篇李百宜
  • 1篇邰阳
  • 1篇黄启超
  • 1篇胡艳芳

传媒

  • 2篇矿业研究与开...
  • 1篇物探与化探
  • 1篇组合机床与自...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广域电磁法在武陵山区页岩气勘探中的探索应用——以黔北桐梓地区为例被引量:9
2020年
武陵山区具备巨大的页岩气资源潜力,但该区地质构造复杂,地形起伏剧烈,大面积碳酸盐岩出露,油气勘探不适于使用以地震勘探为主的传统物探方法。本次采用广域电磁法在黔北桐梓地区开展页岩气勘探,克服了地形、碳酸盐岩和构造复杂的影响,查明了桐梓地区从EN—WS呈"凹隆相间"的构造格局,落实了目的层五峰—龙马溪组的空间展布特征,圈定出4处页岩气勘探有利区,有望助力实现武陵山区页岩气勘探开发由点到面的突破。
李帝铨汪振兴胡艳芳胡艳芳苏煜堤
关键词:广域电磁法页岩气
基于排队论的离散生产线在制品改善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针对离散生产线加工过程复杂,在制品堆积较多、等待及加工总时间较长的问题,创造性的提出运用排队论来具体分析解决。首先分析产线在制品堆积问题,应用排队论建立在制品排队等待模型,然后根据实际生产状况改进现有排队模型,确定最大在制品规模。同时综合运用动态规划方法与均衡化生产方式,建立动态规划模型,确定不同品种产品加工顺序,并提出最佳改善方案,最终达到提高设备利用率,减少加工总时间,实现精益生产的目的。现场实施表明,排队论在离散问题的解决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为离散制造在制品改善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王肖明李乃梁黄启超孟英晨王涵
关键词:排队论动态规划
深部固体充填矸石带与注浆联合留巷理论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针对深部开采留巷难度大等不足,在固体充填沿空留巷技术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深部固体充填矸石带与注浆联合留巷技术。通过实验对比分析了矸石与注浆充填体的单轴抗压轴向应力-应变曲线,结果表明注浆充填体抗压承载性能较矸石显著提高;结合唐山煤矿的具体地质条件,通过数值模拟确定了该矿矸石带留巷时的矸石带合理宽度为4m,而采用矸石带与注浆联合留巷时,注浆使得顶板下沉量降低17.7%,底鼓量降低23.7%,巷旁支护体最大载荷降低36.3%,表明注浆效果显著。
陈志维邰阳王涵齐文跃李百宜韩晓乐
关键词:充填采煤沿空留巷矸石带注浆加固
千米深井固体充填采煤地表沉陷规律模拟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针对千米深井采用固体充填采煤技术后的地表沉陷问题,采用了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分别对不同推进距离、不同充实率和不同埋深下的地表下沉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埋深1000m、充实率80%时,地表工作面推进至1011m时达到充分采动,此后地表下沉情况趋于稳定;充实率增大时,地表下沉情况会随之改善,但稳定盆底沿走向方向长度始终在600 m左右;相对于埋深500 m,埋深1000m时的地表下沉程度较轻微,但稳定盆底范围和受采动影响面积较大。
王涵韩晓乐陈志维兰立信
关键词:千米深井固体充填采煤地表沉陷规律数值模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