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紫燕
- 作品数:8 被引量:35H指数:5
- 供职机构:湖南农业大学工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酸性溶液对红壤水分入渗特征影响及其模拟研究被引量:7
- 2015年
- 用通过稀释方法获得不同pH值的硫酸溶液来模拟南方硫酸型酸雨,利用水平土柱吸渗法测定非饱和土壤水分扩散度,渗透筒法测定土壤饱和导水率,探讨了不同浓度酸性溶液渗透红壤过程中土壤水分入渗特征变化;利用RETC软件拟合不同酸性溶液入渗下红壤的扩散度和水分特征曲线,并与实测的扩散度值进行对比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酸性溶液入渗时,红壤入渗速率、水分扩散度和饱和导水率的大小关系均为(pH=3)>(pH=5)>蒸馏水>(pH=2)>(pH=1);RETC软件拟合扩散度与实测值吻合度较高,其剩余标准差均接近0;pH=1溶液使土壤持水能力增强,而pH=5,pH=3,pH=2溶液使土壤持水能力减弱。在硫酸型弱酸溶液(pH≥3)作用下红壤水分入渗能力呈增大趋势,土壤持水能力降低;而当酸性溶液pH<3时,红壤入渗能力、持水能力则反之。
- 龚恩磊王辉胡传旺胡传旺
- 关键词:酸雨饱和导水率入渗红壤
- 坡度对粘性红壤土坡面溶质迁移特征的影响被引量:1
- 2013年
- 通过室内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了坡度对粘性红壤土坡面产流产沙、溶质运移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坡度红壤土坡面径流强度随时间均呈线性变化关系;径流总量随着坡度增大呈线性递减关系。径流泥沙流失量随着坡度增大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红壤土坡面侵蚀产沙存在着临界坡度。坡度对溴离子流失过程影响较小,径流溴离子质量浓度随时间变化均呈幂函数衰减过程。降雨停止后溴离子淋溶深度随着坡度增大而增大,速效磷集中分布在表层5cm土层内。坡度15°左右为红壤土坡面径流溶质流失最少的临界坡度。
- 平李娜王辉沈紫燕
- 关键词:坡度溶质运移模拟降雨
- 钠盐离子对黏性红壤水力特征的影响及其模拟被引量:5
- 2015年
- 通过一维水平土柱入渗模拟试验,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钠盐溶液下红壤水分运移特征,并确定了水力参数。结果表明,Kostiakov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累积入渗量与时间的关系,且累积入渗量与钠盐质量浓度负相关;湿润锋与时间呈良好幂函数关系,湿润锋推进速度随钠盐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减慢,土柱中含水率和土壤扩散度有减小趋势;黏性红壤土水入渗特征在钠盐质量浓度5-10g/L之间存在拐点。
- 胡传旺王辉张真张真沈紫燕
- 关键词:红壤钠盐
- 几种关键因素对红壤中溴、磷随径流迁移机制的影响
- 土壤溶质迁移机制的研究是土壤质量退化和农业非点源污染研究的核心内容,也是土壤侵蚀、坡地水文、环境科学等多学科的交叉点。坡面土壤水分运移途径影响着了坡面水土及溶质的运输情况;影响坡面水文变化的因素也是引起坡面土壤水沙变化及...
- 沈紫燕
- 关键词:壤中流溶质运移容重
- 文献传递
- 溶质施放部位对红壤坡面溶质迁移特征的影响被引量:1
- 2012年
- 以非吸附性溴离子为示踪剂,采用室内模拟降雨方法研究间歇降雨和施肥部位对红壤坡面产流、产沙以及溴离子迁移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降雨特征相同条件下,3次降雨的总径流量无明显差异,但第3次降雨形成的产沙量分别是第1次和第2次的7倍和2.2倍,这表明因前期含水量的提高而降低了土壤抗冲性是红壤侵蚀的主要原因之一;径流溴离子浓度随时间变化均呈幂函数衰减,与施肥部位无关;施肥部位越靠近坡底,径流溴离子初始浓度越高且衰减速度越快;溴离子流失数量与施肥距离呈显著正线性关系。通过估算3次间歇降雨径流中溶质流失数量的来源发现,淋溶到坡面土壤中的溴离子再次参与径流流失的数量,其平均比重从81.61%提高到了93.76%,这表明施加在上坡部位的肥料被淋溶后对后期径流养分流失的贡献十分显著。
- 王辉平李娜平李娜潘景副
- 关键词:红壤坡面土壤侵蚀溶质运移地表径流淋溶
- 前期土壤含水量对粘性红壤产流产沙及溶质运移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4年
- 采用针头式降雨器对零坡度、短坡长、不透水底层的红壤土体进行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在消除坡度坡长影响模拟南方蓄满产流条件下,研究前期土壤含水量对红壤产流、产沙及溶质运移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前期土壤含水量为20%时,红壤黏结力最大且结构最稳定,初始产流时间延续最长,入渗水量最多,径流总量最少,泥沙流失量少,形成蓄满产流条件;前期含水量为饱和时,则反之。径流中溴离子流失量和流失率随着前期土壤含水量的变化而变化,其数量大小顺序为20%>10%>2%;磷的流失总量,无论是溶解态磷(DP)还是颗粒态磷,流失总量大小依次为饱和>20%>10%>2%。
- 沈紫燕王辉平李娜平李娜胡传旺
- 关键词:红壤产流产沙溶质运移
- 雨滴动能对红壤地表溶质迁移特性影响试验被引量:5
- 2014年
- 以非吸附性溴离子和吸附性磷元素为示踪剂,通过改变针头式降雨器的雨滴降落高度获取不同雨滴动能,并推算其相应的雨滴能量流(Rain droplet energy flux,DE),研究雨滴动能对红壤坡面溶质迁移特征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初始产流时间、地表土壤含水率、土壤水分入渗深度等均随着DE增大而线性减小;径流总量(Total runoff,TR)与DE呈幂函数递增关系;产沙量(Sediment yield,SY)与DE可用对数函数描述。在不同雨滴动能条件下,径流溴离子浓度随产流时间呈幂函数衰减,土壤溴离子淋溶深度随着雨滴动能增大而减少;径流溶解态磷浓度随产流时间呈线性增大趋势,径流全磷(Total phosphorus,TP)流失总量与DE的关系可用指数函数描述,且径流全磷流失量与径流总量及产沙量高度相关;雨滴动能越大导致表层土壤磷素含量越低。
- 王辉平李娜沈紫燕龚恩磊
- 关键词:红壤坡面土壤侵蚀溶质运移地表径流
- 红壤丘陵区油茶林需水关键期土壤水分变化特征研究被引量:6
- 2014年
- 基于南方红壤丘陵区油茶树具有“七月干果,八月干油”的敏感需水期特征,本试验采用传统钻土取样——烘干法,选择在典型油茶林地连续定位抽样监测7—9月份油茶林地需水关键期的土壤含水量,分析了油茶林地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特征及其水分有效性。结果表明:土层0~10cm范围土壤含水量受大气气候及灌溉等因素影响强烈,波动幅度比较大,较长时间含水量低于植物凋萎点以下;油茶树吸水根系分布密集的土层30~100cm范围内土壤平均含水量相对高,土壤含水量大多数高于凋萎点且波动幅度小,仍随着季节性缓慢波动;但有个别时段深层土壤含水量低于凋萎点,油茶树可能处于亏水胁迫期。这有可能导致油茶挂果率、出油率等产量降低。
- 王贝贝王辉刘宇龙刘宇龙黄炜玲林姚林姚
- 关键词:红壤油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