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樊凯

作品数:10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云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8篇经济管理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2篇空间分布特征
  • 1篇电筒
  • 1篇信号
  • 1篇信号连接
  • 1篇整治
  • 1篇生态
  • 1篇生态环境
  • 1篇手电筒
  • 1篇统筹
  • 1篇统筹发展
  • 1篇土地利用
  • 1篇土地整治
  • 1篇农业
  • 1篇农业生产
  • 1篇稳定性
  • 1篇稳定性分析
  • 1篇乡统筹
  • 1篇螺纹连接
  • 1篇棉线
  • 1篇内表面

机构

  • 10篇云南农业大学
  • 1篇昆明理工大学

作者

  • 10篇樊凯
  • 8篇曾维军
  • 7篇裴文娟
  • 6篇张建生
  • 4篇余建新
  • 3篇陈运春
  • 2篇刘淑霞
  • 2篇张耿杰
  • 2篇廖丽君
  • 1篇李建华
  • 1篇胡朝英
  • 1篇郭晓飞
  • 1篇张川
  • 1篇葛兴燕
  • 1篇陈镜宇
  • 1篇付朝书

传媒

  • 2篇乡村科技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贵州农业科学
  • 1篇广东经济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南方农业
  • 1篇云南农业大学...

年份

  • 2篇2019
  • 4篇2018
  • 4篇2017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土地整治与城乡统筹发展
2017年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乡发展差距拉大,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已成为重要主题,而土地整治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抓手,本文分析了现阶段城乡统筹发展面临的问题及挑战,并提出了依靠土地整治解决问题的措施,为城乡统筹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对推动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有重要意义.
裴文娟裴文娟张建生
关键词:土地整治城乡统筹
一种可多角度调节的土地规划测量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多角度调节的土地规划测量器,包括固定壳,所述固定壳内壁两侧固定连接有防滑层,所述固定壳内表面活动连接有测量器本体,所述固定壳外壁两侧固定连接有固定螺纹管,所述固定螺纹管内表面通过螺纹连接有微型手电筒...
曾维军胡朝英陈运春刘淑霞张耿杰廖丽君樊凯
文献传递
云南省三大高原湖泊流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及其稳定性分析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为了解高原湖泊流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为当地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依据,更好解决高原湖泊污染。【方法】采用景观格局指数和分形理论分析方法对云南省三大高原湖泊流域的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及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从流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分析,景观多样性和均匀程度表现为抚仙湖流域最高,洱海流域次之,滇池流域最低;景观破碎化程度表现为滇池流域最高、抚仙湖流域为中间水平,洱海流域最低。从耕地、园地、林地和草地的稳定性看,洱海流域最好,滇池流域最差或较差;从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稳定性看,抚仙湖流域最好,洱海流域和滇池流域较差;流域内稳定性最好的景观类型是水域,最差的是林地;景观整体稳定性表现为洱海流域最好,滇池和抚仙湖流域较差。【结论】通过研究,摸清了三大高原湖泊流域土地利用景观空间结构特征,为研究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及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樊凯樊凯裴文娟张建生陈运春裴文娟曾维军
关键词:土地利用稳定性
云南省耕地经济等生态环境空间分布特征
2017年
合理利用耕地资源的首要问题是明确耕地利用现状,掌握其数量、质量和空间分布。以云南省129个县的农用地分等省级数据为基础,结合该省生态环境现状分区成果,分析了全省耕地经济等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云南省耕地经济等呈典型偏正态分布,以1~5等为主,占比高达92.39%;优区内耕地面积分布随经济等的提高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其他生态环境分区耕地经济等均呈偏正态分布。(2)云南省耕地经济等总体水平偏低,其平均等为2.9等。中区耕地平均经济等最高,为3.2等;劣区最低,为2.2等;优等地平均经济等最高,为10.7等;低等地最低,为2.0等。各生态环境分区耕地质量等级平均等发展趋势与全省平均等一致。(3)云南省耕地以中、低等地为主,所占比例高达95.96%。其中劣区主要分布低等地,占比高达92.66%;优等地、高等地主要分布在中区及良区,占比分别为71.2%和74.9%;中等地在生态环境分区分布相对均匀。研究成果对优化耕地布局、提升耕地质量和保护耕地生态具有重要意义。
曾维军付朝书张耿杰张川廖丽君刘淑霞陈镜宇樊凯余建新
关键词:耕地生态环境
云南省典型高原湖泊流域耕地自然质量等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为了解高原湖泊流域耕地利用情况,为流域耕地保护、农业结构优化和生态环境改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空间分析、统计分析等方法,对滇池、洱海和抚仙湖三大高原湖泊流域耕地自然质量等在不同尺度上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1)流域尺度:滇池流域耕地等别以7~9等、13~15等为主,等级以中等为主;洱海流域耕地等别以6~7等、14~15等为主,各等级分布相差不大;抚仙湖流域耕地等别以8~9等、15~16等为主,等级以中等为主。(2)县域尺度:滇池、洱海和抚仙湖三大湖泊流域耕地主要分布在昆明主城、大理市和澄江县,平均等最高的区县分别为昆明主城(12.6等)、宾川县(15.9等)和江川县(11.8等)。【结论】三湖流域耕地等别都呈"双峰值"特征,峰值范围主要在6~9等、13~16等之间,谷值范围主要在10~12等之间,洱海流域低、中、高等地分布较均匀,其余两大流域均以中等地为主;中、高等地大多分布在流域内的缓坡丘陵或河谷平坝地区。
樊凯樊凯余凤娇裴文娟余建新陈运春张建生
关键词:空间分布特征
乌蒙山区水土资源利用问题及对策建议被引量:1
2018年
乌蒙山区由于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水土资源利用率不高,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分析乌蒙山区水土资源利用存在人均耕地面积少、耕地质量低、结构不合理、生态环境脆弱等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加强土地开发利用,增加耕地数量;采用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提高耕地质量;推进多规合一,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应用多维立体调控技术,优化水资源时空布局;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加强生态修复。
樊凯樊凯裴文娟杨苍玲曾维军
土地信息系统在土地科学中的应用
2017年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传统的土地管理手段已经难以支撑土地科学的飞速发展。要想促进土地科学的跨越式发展,必须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土地管理实际工作中,促进土地工作不断进步。本文系统介绍土地信息系统在土地工作中的应用、不足及改进措施,为土地信息系统的应用提供借鉴。
樊凯裴文娟曾维军
一种土地规划测量定位用飞行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土地规划测量定位用飞行器,包括机体和机翼,机体内部设置有蓄电电池,且机体的信号接收端与遥控器的信号输出端为信号连接,机翼设置于机体一侧的中部,且机翼与机体为固定连接;机体两侧的中部焊接有机翼,机翼下端...
曾维军樊凯李建华郭晓飞葛兴燕
基于产业扶贫的寻甸县农业生产类型划分
2018年
为促进寻甸县农业生产基础资源高效利用,优化布局农业生产类型,推动当地农业产业扶贫。在对寻甸县农业生产基础资源进行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多因素线性加权函数法,建立综合评价模型,对县域内典型农业生产类型的产业化潜力和各乡镇农业产业化综合潜力进行评价,将研究区农业生产类型划分成主导型、辅助性、候补型和消减型4种类型,为区域农业生产类型时空优化布局和农业生产基础资源高效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樊凯樊凯裴文娟杨苍玲曾维军张建生
关键词:产业扶贫农业
村庄建设边界的演变及面临的问题研究
2017年
本文阐述当前我国村庄建设边界的思维演变过程,以及现阶段村庄建设边界发展面临的问题,包括农村居民思维受限,耕地保护意识薄弱;村庄规划不切实际,难以有效落到实地;相关部门监管不严,法律制度还不完善等。
裴文娟樊凯张建生
关键词:村庄建设用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