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冠妤
- 作品数:3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烟台毓璜顶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BALB/c小鼠胚胎皮肤无瘢痕愈合相关基因的筛选与克隆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在已构建成年小鼠和小鼠胚胎皮肤差异表达的c DNA文库基础上,通过双向抑制性消减杂交筛选BALB/c小鼠胚胎皮肤无瘢痕愈合相关基因。方法应用双向抑制性消减杂交(suppressionsubtractivehybridization,SSH)技术,筛选BALB/c小鼠胚胎皮肤与BALB/c成年小鼠皮肤c DNA片段。结果获得16个在鼠胚皮肤中特异表达的无瘢痕愈合相关基因的c DNA片段,7个在成鼠皮肤中特异表达的无瘢痕愈合相关基因的c DNA片段。其中有2个新发现与无瘢痕愈合相关基因未见文献报道。结论研究证实确有部分基因在鼠胚皮肤和成鼠皮肤中分别特异表达,这种差异表达极有可能是哺乳动物胚胎皮肤无瘢痕愈合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 王鹏姜蕾林冠妤唐胜建黄勇
- 关键词:无瘢痕愈合SSH基因
- 一种用于整形美容外科的抽脂装置
- 本发明涉及抽脂外科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整形美容外科的抽脂装置,包括抽脂带和抽脂泵,抽脂带采用可折叠、塑形、环绕的医用纤维材质,抽脂带的带面内侧设置有医疗面,其带面外侧设置有保护面,医疗面内设置有抽脂区域,抽脂区域通过...
- 姜蕾王鹏孙军军林冠妤
- 文献传递
- 不同部位脂肪源性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比较被引量:13
- 2013年
- 背景: 大鼠不同部位来源的脂肪源性干细胞在体外培养时的特性是否存在差异目前尚无定论。目的: 比较同一只大鼠不同部位来源的脂肪源性干细胞在体外培养时的生长特性和成脂诱导分化能力的差异。方法: 无菌操作下取F344大鼠腹股沟及腹腔大网膜脂肪组织各5mL,Ⅰ型胶原酶酶解法分离出脂肪源性干细胞,细胞计数后进行体外培养,观察其形态特征和生长状态,MTT法测定不同部位细胞的倍增时间。取不同部位来源的第2代脂肪源性干细胞进行成脂诱导,诱导14d进行油红O染色,观察不同部位来源的脂肪源性干细胞的成脂分化能力。结果与结论: 在同一只大鼠内脏大网膜脂肪获得的脂肪源性干细胞数目为(281±10)×107L-1,明显多于腹股沟皮下脂肪的(85±5)×107L-1(P<0.01)。从内脏大网膜脂肪与腹股沟皮下脂肪获得的脂肪源性干细胞分别于第5,6天进入指数增长期;第9,10天到达平台期;倍增时间为50h和60h左右。传代后的细胞生长分化活跃,呈成纤维细胞样,成脂诱导后,大网膜组织来源的脂肪源性干细胞的成脂诱导分化率明显高于腹股沟组织来源的脂肪源性干细胞[(38.90±2.86)%,(35.30±3.29)%,P<0.01]。可见同一只大鼠不同部位脂肪组织分离得到的脂肪源性干细胞数目不同,体外成脂诱导分化能力亦存在差异。
- 林立新黄勇王玉婷王鹏王学明姜蕾林冠妤
- 关键词:干细胞脂肪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种子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