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玉亮

作品数:27 被引量:148H指数:5
供职机构:山西大同大学煤炭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文化科学天文地球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领域

  • 19篇矿业工程
  • 3篇文化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6篇顶煤
  • 6篇综放
  • 6篇煤层
  • 5篇数值模拟
  • 5篇工作面
  • 5篇厚煤层
  • 5篇覆岩
  • 5篇值模拟
  • 4篇支护
  • 4篇综放开采
  • 4篇围岩
  • 4篇采动
  • 4篇采矿
  • 3篇液压支架
  • 3篇支架回撤
  • 3篇特厚煤层
  • 3篇能量耗散
  • 3篇围岩控制
  • 3篇回撤
  • 3篇耗散

机构

  • 22篇山西大同大学
  • 5篇中国矿业大学
  • 5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淮北矿业集团
  • 1篇阳泉煤业(集...
  • 1篇江苏省矿业工...

作者

  • 27篇杨玉亮
  • 15篇徐祝贺
  • 10篇李永明
  • 2篇张宁波
  • 2篇杨敬轩
  • 2篇张磊
  • 2篇吴锋锋
  • 2篇刘长友
  • 2篇鲁岩
  • 2篇张磊
  • 1篇李建伟
  • 1篇乔元栋
  • 1篇李全生
  • 1篇赵毅鑫
  • 1篇梁宝英
  • 1篇宁掌玄
  • 1篇程虹铭
  • 1篇岳小栋
  • 1篇王越
  • 1篇马旭东

传媒

  • 3篇煤炭科学技术
  • 3篇煤矿安全
  • 2篇中国煤炭
  • 2篇煤炭工程
  • 2篇中国校外教育
  • 1篇煤炭技术
  • 1篇煤矿机械
  • 1篇煤矿开采
  • 1篇煤炭学报
  • 1篇山东煤炭科技
  • 1篇中国现代教育...
  • 1篇采矿与安全工...
  • 1篇能源与环保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4
  • 2篇2022
  • 2篇2021
  • 5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7
  • 7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1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浅埋深薄基岩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开切眼支护技术被引量:11
2020年
为了解决浅埋深薄基岩大采高综采面开切眼支护参数不合理,支护系统效能不足的问题,以红柳林矿25206工作面开切眼为工程背景,采用现场监测、数值模拟、理论分析、现场实践等手段对开切眼支护系统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开切眼原支护参数能够较好控制围岩变形,但存在支护强度过高,锚杆(索)未能达到其额定支护阻力的问题;基于锚杆(索)协同支护方法,建立锚杆基础支护,锚索补强支护协同支护系统,计算合理支护参数,并利用数值分析进行锚杆和锚索方案的合理性和可靠性验证,确定在预紧力取50 kN时,顶板锚杆长度2.6 m,间排距1200 mm×1200 mm,帮锚杆长度2.2 m,间排距1200 mm×1200 mm,锚索直径17.8 mm,长度6.0 m,能够较好控制巷道围岩变形;优化支护方案后,顶部锚杆最大支护阻力稳定值78 kN,帮部锚杆为65 k N,顶部锚索为118 k N,锚杆(索)支护阻力显著提升,支护效能明显提高。通过矿井支护优化研究,形成了一套较完善的支护体系。
杨玉亮徐祝贺徐祝贺
关键词:浅埋深薄基岩大断面开切眼
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液压支架回撤工艺研究被引量:20
2016年
为了解决8107综放工作面液压支架回撤难题,塔山矿国内首台引进大型液压支架回撤吊车,完成支架的安全快速综合机械化回撤工序,简化了设备回撤系统,消除了传统回撤工艺中的因钢丝绳断绳和跳绳引发的事故和事故隐患等不安全因素,与无轨胶轮辅助运输车配合使用,实现了工作面全部支架的机械化回撤。同时采用双掩护支架与支架吊车配合有效控制采空区侧顶板,方木使用量减少60%,撤架人工减少2/3;8107综放工作面共撤支架121架,总工时8 d,较以前缩短了50%,提高了支架回撤的效率。
杨玉亮徐祝贺李永明
关键词:特厚煤层
一种覆岩断裂损伤单元体耗散能计算方法
本发明涉及煤矿开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覆岩断裂损伤单元体耗散能计算方法;包括将单元体能量耗散分为应力升高区的峰后能量耗散和应力降低区卸围压状态能量耗散;计算单元体应力升高区的耗散能,求出单元体应力升高区的耗散能W<Su...
杨玉亮张宇张磊
采矿工程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2020年
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化复合型采矿工程专业人才需求剧增,未来采矿行业人才知识结构体系需不断完善。通过分析采矿工程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特点及要求,首先提出了要准确定位国际化采矿人才的培养目标,然后通过重新修订采矿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推动采矿工程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使人才培养方向与社会、企业需求相适应。
杨玉亮徐祝贺
关键词:采矿工程
基于自然γ射线的综放开采自动化顶煤放落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自然γ射线的综放开采自动化顶煤放落控制方法,步骤01、在综放开采环境中,确定当前工作面环境下自然γ射线探测器的最佳阈值电压U1,确定放煤口环境本底辐射水平W;步骤02、判断当前工作面的放煤模式;步骤03、...
张宁波刘长友张磊许琳安森任国军鲁岩李志录吴锋锋杨玉亮杨敬轩
厚顶煤高煤帮巷道围岩稳定及控制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为解决厚顶煤高煤帮巷道围岩控制难题,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高度时巷道围岩的变形破坏情况。结果表明:巷道高度的增加对两帮的变形破坏影响最大,顶板次之;在巷道顶板和两帮岩层中存在围岩变形剧烈程度的分界点,且分界点位置与断面尺寸、顶板岩性有关。根据巷道围岩的变形破坏特征和具体生产地质条件确定了锚杆锚索联合支护方案,现场实践表明该方案有效控制了巷道围岩变形。
徐祝贺杨玉亮李永明
关键词:数值模拟围岩控制围岩变形
一种煤矿安全救生舱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煤矿安全救生舱,舱体外壁的横截面为“人”字型,救生舱舱体外壁共为四层,外层和第三层均为双层钢结构,在外层和第三层之间设置绝缘、隔热层,内层为保温层;救生舱包括第一过渡舱和生存舱,第一过渡舱一端与生存舱...
李永明杨玉亮徐祝贺程虹铭
文献传递
洛河组砂岩含水层下大采高工作面导水断裂带演化规律被引量:4
2021年
针对旬耀矿区厚煤层大采高工作面上覆洛河组砂岩含水层下的安全采煤问题,采用理论分析、相似材料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了某矿1109大采高工作面覆岩破断及裂隙演化规律。研究表明:上覆岩层经历了直接顶破断、基本顶初次破断与周期破断、亚关键层初次破断与周期破断5个阶段,破断发生引起工作面煤壁上方裂隙密度和开度发生跃变,采空区覆岩裂隙经历孕育、产生、张开、闭合、压实5个动态阶段;从开切眼到充分采动过程中,在裂隙带的上部、工作面煤壁上方及开切眼上方裂隙较为发育,裂隙区近似"抛物线"状,采空区中部覆岩裂隙闭合而边界处裂隙不易闭合;工作面充分采动后,导水断裂带发育高度82~85 m,未导通上覆洛河组砂岩。
杨玉亮徐祝贺
关键词:大采高工作面导水断裂带数值模拟
基于能量耗散的高强度开采覆岩裂断损伤表征方法
2025年
采用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方法,提出了基于能量耗散的采动损伤量化表征指标,将煤层直至地表的整个覆岩结构视为一个系统,不再考虑覆岩裂断损伤的内部运动及破坏过程,只分析能量耗散区的空间形态及破坏最终状态。首先基于能量守恒定律构建二维平面的能量耗散理论模型,建立覆岩裂断损伤的评价指标体系;其次根据有限差分理论推导了工程岩体开挖的能量耗散的有限差分方程式,采用FISH语言将其应用于FLAC^(3D)应变软化本构模型;最后将二次开发的能量耗散数值模块应用于布尔台42107工作面,结合损伤度指标量化分析回采工作面开采参数的尺度效应,实现开采工艺参数优化对减损效果的评价。结果表明:覆岩损伤度随工作面长度、采高、埋深及推进速度的增加均呈“S”形发育。最终确定了工作面合理开采参数及推进速度,并通过实测矿压数据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不仅可量化评估工程岩体区域稳定状态及精准判断损伤范围,同时弥补了FLAC^(3D)软件采用塑性区定性判断地下工程围岩破坏时的不足。
杨玉亮杨玉亮赵毅鑫马健起韩鹏华
关键词:能量耗散损伤度
基于自然γ射线的综放开采自动化顶煤放落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自然γ射线的综放开采自动化顶煤放落控制方法,步骤01、在综放开采环境中,确定当前工作面环境下自然γ射线探测器的最佳阈值电压U1,确定放煤口环境本底辐射水平W;步骤02、判断当前工作面的放煤模式;步骤03、...
张宁波刘长友张磊 许琳 安森 任国军鲁岩 李志录吴锋锋杨玉亮杨敬轩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