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敏
- 作品数:4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三维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在四川盆地川中地区的应用
- 地区地下地质情况复杂,高速盐岩层厚度的剧烈变化导致下覆地层构造形态发生畸变,为解决这一问题,对该地区三维地震资料进行了叠前深度偏移处理.文章介绍了克希霍夫叠前深度偏移的方法原理,阐述了如何建立较准确的深度-层速度模型这一...
- 王翠华何光明张帆曾旖何汶礼李宏伟肖敏朱敏
- 关键词:叠前深度偏移四川盆地
- 真地表动校叠加技术被引量:3
- 2010年
- 随着地震勘探进入四川盆地周边大山区以及盆地内低、降速带极其严重的复杂近地表区,即便是采用最佳拟合的浮动基准面来处理,其剩余动校正量也足以破坏浅、中层数据叠加成像。研究动校时差理论发现,动校正量客观地存在于野外采集记录中,它不仅与炮检距有关,而且还与近地表、地下速度结构紧密相关,而与地表一致性静校正结果则无关。因此,动、静校正应该是相互独立而有序的两件事,不应该把两者混在一起,更不应该先作静校正、后作动校正。这是近些年来在研究浮动基准面所没有触及的实质性问题。为此,在分析大山区复杂近地表数据受剩余动校正量的实际影响之后,提出了把动、静校正分开,先作动校正、后作静校正处理,视浮动基准面为静校正中一个概念的一套真地表动校叠加技术。该技术方案既适应复杂近地表情况,又满足了各种复杂条件的要求,处理的地震资料浅、中层成像普遍得到改善,也更符合实际地质情况,为后续的深度偏移处理打下了基础。
- 王进海梁波朱敏齐俊宁李登亮
- 关键词:动校正浮动基准面地震资料处理四川盆地
- 川东高陡复杂构造地震成像技术及效果
- 盆地东部高陡构造区地形起伏较大、构造主体部位地表主要出露二、三叠系地层,地震地质条件差;通过多年的技术攻关,在地震资料处理方法上取得了新进展,形成了适合该地区的地震处理关键技术,该技术系列主要包括:组合静校正技术、数据规...
- 李德珍裴雪梅朱敏肖敏代龙
- 关键词:地震勘探成像技术
- 三维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在四川盆地川中地区的应用被引量:1
- 2010年
- 川中地区地下地质情况复杂,高速盐岩层厚度的剧烈变化导致下覆地层构造形态发生畸变,为解决这一问题,对该地区三维地震资料进行了叠前深度偏移处理。文章介绍了克希霍夫叠前深度偏移的方法原理,阐述了如何建立较准确的深度-层速度模型这一关键技术,并将叠前深度偏移同叠前时间偏移的成像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三维克希霍夫叠前深度偏移技术较好地解决了由于盐岩层的影响而不易获得准确的速度模型的难题,消除了速度异常,使地下构造形态得到了正确的成像,为落实地腹构造及圈闭规模、高点位置、断层展布和储层预测提供了可靠依据。
- 王翠华何光明张帆曾旖何汶礼李宏伟肖敏朱敏
- 关键词:叠前深度偏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