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程成
- 作品数:6 被引量:14H指数:3
-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日本“高大衔接”中的“高大协同”:背景、现状与问题被引量:4
- 2014年
- 正如"高大衔接"和"高大协同"这两个术语在世纪之交以来的日本教育界广泛流行所表明的那样,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问题近年来在日本已经成为热点话题。"高大协同"是在世纪之交以来的日本"高大衔接"由重视"选拔功能"向重视"教育功能"转变的过程中,作为"教育衔接"的重要手段而兴起与发展起来的。针对高中生和大学生开展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高大协同"活动对于促进"高大衔接"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协同合作共识的建立和协同合作体制机制的构建等方面还存在若干问题需要解决。
- 饶从满徐程成
- 关键词: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 日本大学入学者选拔方式多样化的“理想”与“现实”--从“高大衔接”的角度来看
- 日本在世纪交替之际对中高等教育的重要衔接点“大学入学者选拔”的理想设计是通过招生选拔方式的多样化使大学入学志愿者与大学能够达成良好的“相互选择”,以实现高中教育和大学教育的顺利衔接。但现实是由于缺乏一个全国性的把握高中阶...
- 徐程成
- 关键词:学力
- 日本大学招生选拔方式多样化的“理想”与“现实”——“高大衔接”的视角被引量:1
- 2015年
- 日本在世纪之交对中高等教育的重要衔接点"大学招生选拔"的理想设计是通过其方式的多样化使考生与大学能够达成良好的"相互选择",以实现高中教育和大学教育的顺利衔接。但现实是,由于缺乏一个全国性的把握高中阶段基础学力的机制,现行的大学招生选拔方式反而给高中教育和大学教育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不利于衔接的达成。为解决这一问题,日本即将推行高中教育、大学教育、大学招生选拔的一体化改革。
- 徐程成饶从满
- 人种志方法运用于比较教育研究之诠释被引量:1
- 2017年
- 人种志方法与比较教育中相对主义研究路径相契合,能够更好地达成比较教育研究目标,拓宽和丰富比较教育研究视角、研究层次与对象,实现比较教育学科价值。同时,人种志方法运用于比较教育研究中还存在着关于"内部观点与外部观点""代表性与一般性""全球化与可比性"等方面的争议与问题。只有明确人种志方法的功用与局限,才能将其恰切地运用于比较教育的研究中。
- 徐程成
- 关键词:比较教育研究
- 日本校内研修的问题考察与对策分析——基于日本校内研修的相关研究文献被引量:4
- 2017年
- 以课例研究为主要形式的日本"校内研修"是一种"共性要求"与"个性诉求"相拮抗的研修类型,其中蕴含的张力既是其活力之本,也是其问题之源。日本校内研修中长期存在的"形式化""模式化"和"协调难"等问题即源于此。日本的研究者早期多考虑在确保共性要求的前提下如何兼顾个性发展,从加强学校组织管理、强化研修者的研修意识以及改善研修内容和方法等角度提出相关对策。到了20世纪末,随着"学习共同体"的提出,更多研究者开始探讨通过谋求教师的个性化发展和相互之间的合作来促进共性的形成,力图通过重塑学校文化、强化教师合作来改善校内研修。
- 徐程成饶从满
- 关键词:在职教育教师教育
- 日本教师培养的“高度化”与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被引量:4
- 2016年
- 当前日本推行教师培养的高度化政策,以保持教师的职业声望。基于日本教师社会地位的历史变迁可以看出,二战后,日本新制学校制度规定具有大学学历者才能获得教师资格,与此同时教师的工作条件也获得了改善,当时教师的社会地位是比较高的。其后,由于学校教育课题与日俱增,教师培养高度化逐渐被提上日程。"教师培养高度化"意指在大学4年本科学习的基础之上再增加2年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在目前的计划当中,高度化的对象仅仅占初任教师的5%左右,并且没有继续推广的安排。从这一点来说,日本教师培养高度化的政策在起步之初就有一个"量"的问题,同时"质"的问题也多受指摘。但是,这些问题未必会导致高度化政策的瓦解:即便多数教师不具有高度化培养的经历,教职研究生院的设置也能带来提高教师职业声望的效果。
- 前原健二徐程成
- 关键词:高度化职业声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