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靖尧

作品数:16 被引量:56H指数:5
供职机构: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卫生局科研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病毒
  • 4篇急性弛缓性麻...
  • 4篇肠道
  • 4篇肠道病毒
  • 4篇弛缓性
  • 4篇弛缓性麻痹
  • 3篇流行病
  • 3篇流行病学
  • 3篇脊灰
  • 3篇脊髓灰质炎
  • 3篇监测分析
  • 3篇非脊灰肠道病...
  • 2篇肾综合征
  • 2篇肾综合征出血...
  • 2篇综合征
  • 2篇综合征出血热
  • 2篇急性弛缓性麻...
  • 2篇急性弛缓性麻...
  • 2篇监测系统
  • 2篇VP4

机构

  • 14篇重庆市疾病预...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作者

  • 14篇彭靖尧
  • 13篇凌华
  • 12篇赵华
  • 10篇黄为
  • 9篇张敏
  • 3篇赵春芳
  • 2篇陈应琼
  • 2篇毛德强
  • 1篇徐佳薇
  • 1篇朱贞
  • 1篇王青
  • 1篇蔡同建
  • 1篇白群华

传媒

  • 6篇公共卫生与预...
  • 5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职业卫生与病...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国疫苗和免...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3
  • 1篇2012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13—2018年重庆市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分析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对重庆市2013—2018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监测系统运行情况进行评价,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和提高监测工作质量的建议。方法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方法,从送检的AFP病例粪便标本中分离病毒毒株,并将分离得到的毒株上送至中国疾控中心脊灰实验室进行鉴定及序列分析。结果2013—2018年间,累计完成1022例AFP病例粪便标本的病毒分离,593例(58.02%)本省病例,429例(41.98%)外省病例。重庆市2018年AFP监测系统中合格采样率为65.75%。累计分离到18株PV,均为疫苗相关株,其中2株为PV2,13株PV3,3株PV混合株,未发现PV+NPEV混合株。经鉴定有4株高变异株,且病例都来自四川,未发现疫苗衍生脊灰病毒(VDPV)和脊灰野病毒(WPV),非脊灰肠道病毒(NPEV)分离率呈下降趋势。结论重庆市AFP监测系统整体处于较好运转状态,但仍存在问题,需加强AFP监测的相关培训。四川省以及毗邻的重庆市都应加强AFP的防控工作,警惕VDPV的出现。
彭靖尧赵华黄为谢武娟凌华王亚
关键词:急性弛缓性麻痹监测系统非脊灰肠道病毒疫苗衍生脊灰病毒
重庆市2012年健康人群脊髓灰质炎抗体水平监测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了解重庆市2012年健康人群脊髓灰质炎(脊灰)中和抗体(Neutralizing Antibody,NA)水平,为维持无脊灰状态提供参考。方法抽取南岸区、大足区、奉节县的部分健康人群,应用细胞中和试验法检测脊灰NA。结果在检测的629名健康人群血清标本中,脊灰Ⅰ、Ⅱ、Ⅲ型NA阳性率分别为93.31%、96.34%和91.88%;NA几何平均滴度(Geometric Mean Titer,GMT)分别为1∶77.86、1∶76.50和1∶26.41。各年龄组人群Ⅰ型脊灰NA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5.314,P>0.05),Ⅱ、Ⅲ型脊灰NA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Ⅱ=19.312,2Ⅲ=14.093;P均<0.05);各年龄组人群Ⅰ、Ⅱ、Ⅲ型脊灰NA GM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Ⅰ=34.054,FⅡ=36.481,FⅢ=21.08;P均<0.05)。三个区(县)人群Ⅰ、Ⅲ型脊灰NA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Ⅰ=13.866,2Ⅲ=8.545;P均<0.05),Ⅱ型脊灰NA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Ⅱ=3.307,P>0.05);三个区(县)人群Ⅰ、Ⅱ、Ⅲ型脊灰NA GM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Ⅰ=2.528,FⅡ=1.328,FⅢ=2.583;P均>0.05)。NA水平总趋势随着年龄增长而递减。结论重庆市健康人群脊灰NA水平可以维持无脊灰状态。
赵春芳王青徐佳薇赵华彭靖尧陈应琼凌华张敏
关键词:脊髓灰质炎中和抗体
重庆市2013-2018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通过对重庆市急性弛缓性麻痹(AFP)患儿的流行病学分析,了解AFP在重庆市的流行规律,为AFP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的方法,对2013-2018年重庆市报告的15岁以下AFP患儿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13-2018年重庆市累计报告15岁以下AFP患儿593例,年发病率为1.79/100000~2.53/100000,年平均发病率为1.96/100000。重庆市每月均有AFP报告病例,报告病例数最多的月份是3、10和12月。重庆市各辖区均有AFP报告病例。重庆市报告的AFP患儿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比例为1.8∶1.0。各年龄组AFP发病人数随年龄增加呈减少趋势。AFP患儿中,分离出脊髓灰质炎病毒4株,分离率为0.67%;分离出非脊髓灰质炎肠道病毒50株,分离率为8.43%;分离出肠道病毒54株,分离率为9.11%。结论重庆市AFP发病率维持在一定水平,重庆市AFP的发病表现出明显的季节特征、地区差异和人群差异,需针对其流行特征进行AFP防控。
彭靖尧赵华黄为凌华张敏谢武娟
关键词:急性弛缓性麻痹流行病学特征发病率
急性弛缓性麻痹监测系统实验室检测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0年
急性弛缓性麻痹(AFP)是一大类复杂综合征的统一名称。广义的理解下,AFP是对所有能引起肌张力减弱、肌力下降、腱反射消失疾病的统称,按其病因又可以分为传染性病例和非传染性病例,并且绝大多数的病例是传染性的[1]。全球AFP研究领域中对AFP的定义是一种狭义的定义,就是世界卫生组织在倡导消灭脊髓灰质炎建立AFP监测系统中对AFP的定义[2]。尽管监测系统中的定义不能涵盖所有AFP,但它几乎包含了所有的传染性AFP病例,尤其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PV)导致的AFP。在这个定义下进行的AFP防控工作,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从1988年至今,全世界范围内,由PV引起的AFP已经下降了99%[3]。PV引起的AFP在我国曾经广泛流行,是儿童致残和死亡的重要因素[4]。我国的AFP防控工作成效显著,在2000年就进入了无脊髓灰质炎状态[5]。
彭靖尧赵华黄为谢武娟凌华张敏王亚(审校)
关键词:急性弛缓性麻痹病毒分离分子生物学方法
2013-2020年重庆市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非脊灰肠道病毒分离株分型鉴定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对2013—2020年期间从重庆市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中分离到的53株(non-polio enterovirus,NPEV)进行分型鉴定,了解NPEV型别分布特点。方法使用商品化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PCR)试剂对NPEV快速鉴定,结合VP1区和VP4区核苷酸序列特征进行分型。结果鉴定出50株肠道病毒,A组33株(66.00%),B组17株(34.00%),不包含C、D组肠道病毒,3株不能分型。EV-A71为优势型别,11株(22.00%),2016年及以后未分离到EV-A71。研究中,VP4区和VP1区序列在NPEV分组上完全一致。结论使用商品化荧光定量PCR试剂对肠道病毒分型时,高CT值的鉴定结果有可能不准确。NPEV分型中,先使用VP4区序列进行分组,然后在使用VP1区进行基因分型,可简化实验流程。重庆市AFP病例NPEV分离株的型别多样性较差,为丰富和完善重庆市肠道病毒基因数据库,有必要开展呼吸道传播的肠道病毒相关研究。
彭靖尧黄为谢武娟凌华张敏赵华
关键词:急性弛缓性麻痹非脊灰肠道病毒VP1区
2018—2019年重庆市病毒性腹泻病原监测分析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了解重庆市病毒性腹泻病原体的病原构成,为预防和控制病毒性腹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实时荧光RT-PCR方法对收集到的2018—2019年腹泻门诊病例标本进行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札如病毒、星状病毒及肠道腺病毒核酸检测,并对核酸阳性标本进行测序。结果398例腹泻病例中核酸阳性184例,阳性率为46.23%,其中又以诺如病毒感染为主,占29.40%;A组轮状病毒G/P基因型主要以G9P8为主,占90.32%,诺如病毒基因型以GII.2[P16]为主,占33.91%,札如病毒基因型以GI.2为主,占55.56%,星状病毒基因型均为HAstV-4,占100.00%,肠道腺病毒基因型均为F41,占100.00%;腹泻病例主要分布在第四季度,阳性检出率为70.42%,其中又以诺如病毒检出率最高,占53.99%。结论重庆市病毒性腹泻冬季高发;病毒性腹泻病原体主要以诺如病毒为主,诺如病毒的基因呈现出多样性,需在冬季防范诺如病毒引起的暴发及流行;今后应加强病毒性腹泻监测工作,完善病毒性腹泻基因数据库,为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赵华黄为谢武娟凌华张敏彭靖尧
关键词:病毒性腹泻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札如病毒
重庆市3960例流感病毒阴性流感样病例肠道病毒检测及分型分析
2024年
目的了解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在重庆市流感病毒阴性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 illness,ILI)中的流行特征以及基因型分布,为重庆市EV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重庆市流感监测点送检流感病毒阴性ILI病例咽拭子标本,使用荧光RT-PCR检测EV,EV阳性样本扩增VP4区片段并测序分型。结果2021年1~12月共收到3960例流感病毒阴性ILI标本,检出EV阳性316例(7.98%);重庆市流感病毒阴性ILI病例全年均能检出EV,检出率较高月份为1月(11.60%)、4月(10.56%)、5月(11.79%)、6月(12.62%)、7月(10.33%),不同区域、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的ILI病例EV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9.647,X^(2)=4.192,X^(2)=69.176,P<0.05);213例阳性EV被成功分型,包含EV-A、EV-B、EV-C的17个型别和鼻病毒B组(HRV-B)的5个型别,优势型别为CV-A4(32.86%)、CV-A2(23.00%)、CA-6(12.21%)、CA-10(11.74%),未鉴定出EV-D和新型EV。结论EV是重庆市ILI病例的重要病原体,重庆市ILI病例中流行的EV具有典型区域性、季节性、以及人群特点,应根据EV流行特征在重庆地区开展防控工作。
彭靖尧罗肖怡楠赵华谢武娟凌华黄为
关键词:肠道病毒流感样病例基因分型
柯萨奇病毒A21型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3年
肠道病毒目前分为A~J组,其中A~D组可感染人体。人体感染肠道病毒后可呈现隐形感染,在免疫力低下时可导致不同的临床症状。在肠道病毒导致的疾病中,备受关注的主要为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脑炎等。柯萨奇病毒A21型(CV-A21)属于肠道病毒C组,所导致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急性呼吸道感染,根据许多研究报道可知,CV-A21感染目前已在多个国家地区发现,感染范围逐渐在扩大,甚至在近两年发现其与急性呼吸道疫情的暴发有重大联系,表明CV-A21感染所导致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或存在公共卫生问题隐患,但关于此病毒的流行病学、机制等研究较少,大多都是研究其对特定恶性肿瘤的溶瘤作用机制。因此就CV-21的结构特征、流行病学特征、感染机制和溶瘤作用作综述叙述,为了解探索CV-A21提供相关线索。
晏洁白群华赵华凌华彭靖尧
关键词:流行病学
2016年重庆市江北区各级医疗机构消毒效果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了解江北区各级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状况,比较不同类别医疗机构之间存在的差异,科学指导医疗机构规范消毒。方法对江北区359家医疗机构进行采样、检测和统计学分析。结果全年共采样2 324件,整体合格率95.91%;综合医院共采样580件,合格率96.03%,私人诊所共采样1 744件,合格率95.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辖区各级医疗机构消毒效果总体较好,但仍存在问题,监督机构应加强监管,技术部门应加强培训。
王亚黄杰李小燕赵勇彭靖尧
关键词:消毒效果合格率
三峡库区重庆段2014-2016年汉坦病毒鼠类宿主监测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通过对三峡库区重庆段2014-2016年汉坦病毒鼠类宿主的监测分析,分析鼠种构成及带毒特征,为三峡库区重庆段肾综合征出血热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在三峡库区重庆段设置4个监测点,每年捕获鼠类宿主动物,分类后取其肺组织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进行汉坦病毒检测分型及带毒率分析。结果 2014-2016年在各监测点总共捕鼠8种637只,其中黄胸鼠280只,占总捕获数43.96%,平均鼠密度为3.94%;鼠肺汉坦病毒检出阳性35份,均为汉城型病毒,带毒率为5.49%;室内(4.59%)和户外鼠密度(3.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32,P<0.05);主城区鼠密度(0.88%)与区县鼠密度(6.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2.88,P<0.05)。结论三峡库区重庆段多种鼠类携带汉城型病毒,优势鼠种为黄胸鼠,主城区以外的各区县更应加强鼠患的防治。
彭靖尧彭靖尧黄为凌华毛德强蔡同建
关键词:汉坦病毒肾综合征出血热鼠密度带毒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