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朋涛

作品数:33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青海省地震局更多>>
发文基金:青海省地震科学基金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33篇天文地球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28篇地震
  • 15篇震前
  • 13篇地震前
  • 10篇M
  • 5篇震群
  • 4篇地球化
  • 4篇地球化学
  • 4篇震源
  • 4篇强震
  • 3篇地震带
  • 3篇地震序列
  • 3篇震源机制
  • 3篇震源机制解
  • 3篇视应力
  • 3篇水化
  • 2篇地磁
  • 2篇地下流体
  • 2篇地震视应力
  • 2篇短临
  • 2篇短临异常

机构

  • 33篇青海省地震局
  • 4篇中国地震局
  • 1篇中国地震台网...

作者

  • 33篇张朋涛
  • 18篇李霞
  • 17篇刘磊
  • 17篇赵玉红
  • 16篇冯丽丽
  • 10篇苏维刚
  • 8篇马茹莹
  • 8篇张丽峰
  • 7篇刘文邦
  • 6篇李启雷
  • 6篇黄浩
  • 5篇屠泓为
  • 4篇王培玲
  • 2篇杨晓霞
  • 2篇苟智栋
  • 1篇余怀忠
  • 1篇马震
  • 1篇余娜
  • 1篇张晓清
  • 1篇孙丽

传媒

  • 16篇地震地磁观测...
  • 5篇地震工程学报
  • 4篇高原地震
  • 2篇国际地震动态
  • 1篇地震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内陆地震
  • 1篇中国地震

年份

  • 7篇2023
  • 11篇2022
  • 5篇2021
  • 1篇2020
  • 5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17年6月青海唐古拉Ms4.8级震群活动特征及其指示意义被引量:1
2018年
2017年6月3日起,青海唐古拉山镇发生4级震群事件,由于该地区监测能力有限,未能监测到M_L2.0级以下地震。经计算,本次震群中Ms3.6级以上地震的错动方式以正断兼走滑为主。综合震群参数、震源机制一致性以及视应力等计算结果,表明该震群为前震震群的可能性不大。结合唐古拉地震带内新一轮Ms 5级以上地震活跃的背景以及历史震群与中强地震对应结果,表明未来唐古拉地震带内中强震发生的可能性增强,应加强关注该区域震情发展趋势。
马茹莹王培玲刘文邦张朋涛李启雷
关键词:震源机制解地震视应力
2019年3月28日青海茫崖Ms5.0地震前测震学异常回顾与分析
2021年
对2019年3月28日青海茫崖Ms5.0地震前出现的测震学异常进行跟踪分析,发现震前主要以中短期异常为主,其中青海西北地区M_(L)≥4地震超长平静异常显著,以及茫崖3级震群和显著地震。根据青海西北地区中强地震活动特征,认为其内部中强地震危险性在进一步增强,后续发生5级以上地震的可能性很大,随即发生了本次茫崖Ms5.0地震。综上,这些测震学异常对青海西北地区中强地震的预测预报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胡维云袁伏全孙玺皓张朋涛李启雷王培玲
h值和h’值在2016年门源Ms6.4级地震序列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6年
通过h值和h’值分时计算,得出2016年1月21日门源Ms 6.4级地震序列的h值和h’值随时间的变化趋势,根据计算结果判定门源Ms6.4级地震为主震—余震型序列,序列衰减正常;给出地震序列强余震的可能震级为M_L4.3±0.3的预测结果。经检验,认为h值和h’值方法有助于此次地震序列的快速判定。
马茹莹孙丽苏维刚张朋涛
关键词:H值
频谱偏移法在2020年6月26日于田M_(S)6.4地震前的跟踪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前震或广义前震识别的频谱偏移法,是利用中等地震测震数据的频率谱,预测破坏性地震的试验性方法,其目的是判断目标地震是否具有前震属性。在大量研究工作基础上,认为前震或广义前震频谱的频带变窄且有向低频端偏移的特征,其优势频段为0-1.5 Hz,而正常背景性的中等地震频谱的频带较宽,频段主要集中在0-5 Hz。2010年玉树7.1级、2014年于田7.3级强震均有明显的前震活动。2次强震是通过频谱特征差异有效识别前震的典型震例。该方法对判定强震孕育演化过程是否进入短期阶段有一定作用。
孙玺皓李霞苏维刚张朋涛马亮
青海地区流体地球化学背景特征被引量:1
2021年
青海省地处青藏构造块体东北部,境内各种次级活动断裂遍布,形成了地震活动强烈的构造背景,成为开展地震科研的天然实验场。该省地震地下流体测点主要分布在东北部地区,地震多,监测台站少,且省内流体地球化学研究程度低,有必要加强流体地球化学监测与研究工作。鉴于此,应用流体地球化学方法,开展深浅部流体特征的观测研究,通过分析流体组分的物质来源,总结断裂带活动性分段特征,揭示构造活动演化过程中流体-固体的相互作用及流体地球化学的环境改变问题。
刘磊刘磊李霞张朋涛冯丽丽李霞
关键词:流体地球化学
青海及邻区中强地震序列特征分析
2019年
对1980年以来青海及邻区(31°~40°N,88°~104°E)中强震序列类型判定标准及序列参数特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根据青海及邻区中强地震序列的特征,将地震序列划分为孤立型、主震-余震型和多震型。参数研究结果表明,ρ值基本上对中强以上地震序列类型判别无贡献;b值和h值的共同特点是:孤立型>主震-余震型>多震型;孤立型地震序列的U值、F值和k值结果为0或者趋近于0,且这3个参数的均值都具孤立型<主震-余震型<多震型的特征;k值对地震类型判别有较好的区分度,孤立型地震序列k值近似于零,主震-余震型地震序列k值≤0.2,而多震型地震序列k值>0.2。这些可作为划分地震序列类型的判别指标。
马茹莹苏维刚张丽峰胡维云张朋涛张文涛
关键词:地震序列
2022年1月8日门源M6.9地震前青海地区逸出气氡异常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2022年1月8日青海省海北州门源县发生M6.9地震,震前青海地区出现两项逸出气氡异常(西宁、乐都)。以此为研究对象,利用流体地球化学方法,进行异常特征分析研究。TDS范围:西宁采样点为9084.3~11316 mg/L;乐都采样点为897.01~989.26 mg/L。水化学类型为Na-SO_(4)、Na-Cl,均显示水-岩反应程度较弱。SO^(2-)_(4)、HCO^(-)_(3)浓度发生较明显变化,指示异常出现前及异常持续过程中有地下水循环径流途径较短的低矿化水混入,计算热储温度与循环深度,显示出深部水体交换不明显的特征。地震孕育时,区域应力加载导致周围岩石产生裂隙及孔隙,从而导致地球物理场的氡值变化,同一时段的水岩反应加剧,使得水化学离子组分浓度亦发生相应变化,结合氡值异常机理及历史震例研究,分析认为该异常是可信的地震前兆异常,对祁连带6级以上地震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刘磊苏维刚李霞赵玉红冯丽丽张朋涛
青海茫崖地区震群活动对周边中强地震的指示意义
2021年
1研究背景小震群活动展示了孕震区构造应力场地震应变能积累和释放过程的信息,且其成因复杂。宋俊高等(1998)通过对一系列地震活动进行分析,认为各种类型地震活动,包括小震群活动,均可视为一种场效应;秦保燕等(2000)研究认为,在地壳应力场作用下,孕震区复杂的介质和各种格局的间断面结构,显示出多个应力集中点,在规模和过程各异的演变中,如果应力集中点是固结区,且介质均匀,则是未来大地震的孕震区.
张朋涛张朋涛李启雷
关键词:震群活动
2021年云南漾濞6.4级地震的前震序列频谱特征
2022年
2021年5月21日21时48分云南漾濞发生6.4级地震,基于此次地震序列的波形资料,利用频谱偏移法(快速傅里叶变换)计算主震前3.0~4.9级地震频谱,发现3.0~3.9级地震序列频谱的频带较宽,优势频段为0~5 Hz;4.0~4.9级地震序列频谱的频带变窄,且较为显著地向低频端偏移,优势频段为0~1.5 Hz.分析认为,4.0~4.9级地震频谱偏移异常能够反映震源区应力加载过程,在未来震情跟踪过程中要重点关注4.0~4.9级地震频谱偏移异常出现后周边区域强震发生的可能性.
孙玺皓苏维刚张朋涛刘磊张丽峰
关键词:快速傅里叶变换
2017年西藏米林6.9级地震前的热红外异常分析被引量:5
2020年
以小波变换和功率谱估计为研究方法,使用中国静止气象卫星热红外亮温数据,研究了2017年11月18日西藏米林MS6.9地震前的热辐射情况。结果发现震前4个月出现热红外异常,其后续演化方向与相关区域的断裂走向非常一致。在8月10日左右异常面积达最大,相对功率谱大于6倍的面积约为20万km^2,9月20日左右消失。分析相同频率2016年同期数据,结果显示在震中周围并未出现显著异常。时序曲线分析表明在8月12日相对功率谱达到峰值,为平均值的20倍,98天后米林地震发生;从7月4日到9月7日,地震当年相对功率谱偏离背景值和标准差,持续时间为65天。西藏地区的强震热红外异常表现出与地热资源分布较为一致的特征及特征周期相对较长的特点,为判定西藏地区的震情积累了一些经验。
张丽峰王培玲张朋涛孙玺皓
关键词:热红外异常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