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彪
- 作品数:5 被引量:5H指数:2
- 供职机构:长沙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 沥青混合料疲劳损伤过程的劈裂剩余强度研究
- 2017年
- 通过劈裂疲劳试验原理,研究经过疲劳损伤后沥青混合料劈裂抗拉剩余强度。依据劈裂疲劳试验方法,设定4个应力比2个加载频率试验条件得出沥青混合料S—N疲劳方程。根据疲劳方程结果与线性损伤理论,规定疲劳损伤程度分别为20%、40%、50%、60%、80%,确定各试验条件下不同损伤程度的疲劳作用次数。经过不同损伤程度疲劳试验后,对各沥青混合料试件进行劈裂剩余强度试验,并建立各试验条件劈裂剩余强度—损伤程度变化规律。为量化计算AC—13型沥青混合料剩余强度随损伤的变化规律,引入指数函数y=keax关系式拟合各试验条件坐标,得出劈裂剩余强度—损伤程度的指数表达式。
- 李沛洪张彪骆应就
- 关键词:道路工程沥青混合料劈裂试验
- 不同级配类型沥青混合料最优尺度选取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为研究不同级配类型沥青混合料最优尺度,本文选取三种级配不同的沥青混合料进行多尺度分析。根据多尺度方法,建立反映三种沥青混合料级配材料(AC-5、AC-13、AC-25)的粒料分布模型。通过利用划分的五个尺度区域(2 mm×2 mm,10 mm×10 mm,30 mm×30 mm,60 mm×60 mm,80 mm×80 mm),将3种不同级配沥青混合料从小尺度至大尺度的顺序求算反映材料基本属性的弹性模量E。分析尺度变化对不同级配变化规律,选取适合每种级配类型的最优尺度,并通过试验验证最优尺度方法的合理性。结果表明:随着计算尺度增大,每类级配的沥青混合料弹性模量均增大然后达到稳定,沥青混合料的最优尺度介于该类粒径的2倍公称最大粒径与2倍最大粒径之间。该方法可推广到沥青混合料疲劳损伤过程的力学衰减规律中。
- 李友云李沛洪张彪
- 关键词:道路工程沥青混合料多尺度方法弹性模量
- 不同疲劳损伤程度下沥青混合料二维细观结构的特征分析
- 2019年
- 对于沥青路面疲劳破坏的研究往往侧重于宏观层面,难以了解沥青混合料细观破坏所造成的影响。以AC-13C级配的沥青混合料为例,采用CT无损扫描技术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DIP)相结合的方法,来观察沥青混合料不同疲劳损伤程度下的细观特性,分析不同损伤程度下疲劳试件的空隙率、CT数与强度、刚度之间的变化关系,得出其具有较好的线性相关性,沥青混合料的劈裂破坏及破坏位置与细观结构的变化密切相关。
- 张彪张彪李友云
- 关键词:沥青混合料细观结构
- 基于格鲁吉亚项目的桥梁基底RQD测定与分析被引量:2
- 2021年
- 基于格鲁吉亚E60项目,针对意大利IRD在欧洲标准化体系下提出的桥梁基底岩体质量指标RQD验收标准,结合实际桥梁扩大基础数量众多及传统钻芯测量的RQD值存在一定缺陷的问题,在有限的开挖面上,简化岩体体积节理数J_(v)测量方法,结合国际工程地质学会提出的J v与RQD相关性研究,提出该项目桥梁基底RQD测定方法。
- 田渊张彪张彪刘多文
- 关键词:桥梁测量方法
- 基于ICA-RBF神经网络的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预测被引量:1
- 2020年
- 为研究沥青混合料在多因素环境下疲劳性能的变化趋势,提出一种基于MATLAB软件的优化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结合帝国竞争优化算法(imperialist competitive algorithm,ICA)与径向基(radial basis function,RBF)神经网络的优势,构建ICA-RBF神经网络模型,采用拟合优度、平均相对误差、均方根误差分析RBF与ICA-RBF两种模型的预测结果,通过输出权值矩阵计算各影响因素的权重。在52组多变量因素实验数据中随机选取12组样本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ICA-RBF优化模型拟合优度为0.97,与RBF模型相比,ICA-RBF模型更稳定,且整体精度也较高。
- 李友云王中恩张彪
- 关键词:沥青混合料神经网络RB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