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楠

作品数:2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绵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食源
  • 2篇食源性
  • 2篇食源性致病菌
  • 1篇单胞菌
  • 1篇食品
  • 1篇铜绿
  • 1篇铜绿假单胞
  • 1篇铜绿假单胞菌
  • 1篇假单胞菌
  • 1篇检出
  • 1篇检出率

机构

  • 2篇绵阳市疾病预...

作者

  • 2篇王乐
  • 2篇陈果
  • 2篇姚楠
  • 1篇周良君

传媒

  • 2篇医学动物防制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2012年绵阳市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了解绵阳市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及污染途径,初步确定高危食品的种类,为食源性疾病的监测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根据((2012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提供的微生物检验标准操作程序对2012年3—12月采集的8大类食品共计360个样品进行沙门菌、志贺氏菌、单增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0157:H7、阪崎肠杆菌,蜡样芽孢杆菌、大肠杆菌0104:H4、大肠埃希氏菌计数,除大肠埃希氏菌计数外共计8种致病菌的分离鉴定。结果360个样品中除大肠埃希氏菌以外,共检出致病菌30株,检出率为8.3%(30/360)。其中沙门菌检出3株,检出率0.9%(3/320);单增李斯特菌检出5株,检出率1.9%(5/260);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3株,检出率0.9%(3/330);蜡样芽孢杆菌检出18株,检出率15.7%(18/115);阪崎肠杆菌检出1株,检出率2.5%(1/40)。未检出肠杆菌0157:H7、大肠杆菌0104:H4和志贺氏菌。其中蜡样芽孢杆菌检出率最高(15.7%)。结论绵阳市2012年某些食品存在一定程度的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凉拌菜、熟肉制品是食源性疾病的高危食品;单增李斯特菌、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食源性疾病的潜在高危致病菌。卫生监督执法部门应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加强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王乐陈果尤芳芳姚楠
关键词:食品食源性致病菌
2013年绵阳市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了解绵阳市食品中主要的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确定其分布和可能来源,掌握该市食品安全状况,发现食品安全风险。方法根据《2013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提供的微生物检验标准操作程序对2013年3~11月采集的11类共计216份食品样品进行11类致病菌和卫生细菌的定性和定量检验。结果 216份样本除了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氏菌计数3种卫生细菌监测外,共18份样品检出带有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为8.3%(18/216)。其中,阪崎肠杆菌3株,检出率为8.6%(3/35);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2株,检出率为3.6%(2/55);蜡样芽孢杆菌7株,检出率为20.0%(7/35);铜绿假单胞菌3株,检出率为15.0%(3/20);沙门氏菌1株,检出率为0.5%(1/206),血清分型为山夫登堡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2株,检出率为1.0%(2/196);未检出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和志贺氏菌,检出率最高的为蜡样芽孢杆菌。结论通过2013年的食品风险监测,可以发现绵阳市的某些食品依然存在风险,尤其是婴幼儿食品和桶装饮用水等。卫生监督部门应加强监管,减少食源性致病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王乐姚楠陈果周良君
关键词: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铜绿假单胞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