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珊

作品数:3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3篇鱼皮
  • 3篇抗冻蛋白
  • 1篇蛋白
  • 1篇热稳定
  • 1篇热稳定性
  • 1篇热滞活性
  • 1篇理化性
  • 1篇理化性质
  • 1篇酶法
  • 1篇酶法制备
  • 1篇包埋

机构

  • 3篇福建农林大学
  • 2篇宁德师范学院

作者

  • 3篇张怡
  • 3篇郑宝东
  • 3篇曾红亮
  • 3篇吴珊
  • 1篇黄灿灿
  • 1篇陈培琳

传媒

  • 1篇福建轻纺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金线鱼鱼皮抗冻蛋白酶法制备工艺优化被引量:2
2017年
为了探讨金线鱼鱼皮抗冻蛋白的酶法高效制备工艺,该文首先探究不同蛋白酶酶解获得的酶解产物的热滞活性(thermal hysteresis activity,THA)以及不同分子区间的酶解产物的热滞活性。随后以抗冻蛋白得率为指标优化了底物与酶的比例、酶解时间、酶解温度以及p H值,并采用响应面法探究抗冻蛋白的最佳酶解工艺。最后使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er,DSC)测定验证抗冻蛋白的热滞活性。结果表明:在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以及复合蛋白酶4种酶的最佳酶解条件下,碱性蛋白酶酶解所获得抗冻蛋白热滞活性最大,选择碱性蛋白酶作为制备金线鱼鱼皮抗冻蛋白的最佳蛋白酶;截留分子量为≥5~10 k Da鱼皮蛋白的抗冻效果最佳,热滞活性达1.20?0.07℃,确定≥5~10 k Da鱼皮蛋白得率作为酶解制备工艺的指标;得到金线鱼鱼皮抗冻蛋白最佳的酶解制备工艺条件为:底物与酶比例为32∶1、酶解时间为147 min、酶解温度为50℃和p H值为9,在此条件下,金线鱼鱼皮抗冻蛋白得率为49.25%±1.34%。相比于牛血清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其降低了溶液起始结晶的温度;在最佳的保留温度条件下,其热滞活性为1.2℃。碱性蛋白酶酶解制备鱼皮抗冻蛋白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方式,酶解获得的抗冻蛋白热滞活性高。该结果为综合发展和利用金线鱼鱼皮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张怡吴珊傅维擎黄灿灿曾红亮郑宝东
关键词:蛋白鱼皮热滞活性
金线鱼鱼皮抗冻蛋白理化性质的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为了研究金线鱼鱼皮抗冻蛋白的理化性质,文章以金线鱼鱼皮抗冻蛋白为原料,对其等电点、亲水性、表面疏水性、热稳定性、起泡性以及乳化性等理化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金线鱼鱼皮抗冻蛋白的等电点为p H4;其水分完全挥发温度为174℃,显著高于PBS(磷酸缓冲液)及BSA(牛血清蛋白),表明该抗冻蛋白增大了体系中水分蒸发的难度;加热至81.40℃时,鱼皮抗冻蛋白失去热滞活性,表明鱼皮抗冻蛋白属于非热稳定抗冻蛋白。
吴珊陈培琳周雨嘉傅维擎曾红亮郑宝东张怡
关键词:鱼皮抗冻蛋白理化性质
金线鱼鱼皮抗冻蛋白包埋工艺的研究
2017年
为了提高金线鱼鱼皮抗冻蛋白的热稳定性,采用多孔变性淀粉对金线鱼鱼皮抗冻蛋白进行包埋,对其包埋工艺和热稳定性进行研究。分别研究多孔变性淀粉壁芯材比、包埋温度和包埋时间等对金线鱼鱼皮抗冻蛋白包埋率的影响,并对其热滞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多孔变性淀粉包埋金线鱼鱼皮抗冻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壁芯材比为30:1、包埋温度为39℃、包埋时间为120 min,在此条件下,包埋率可达(85.12±1.10)%。各因素对抗冻蛋白包埋率的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包埋温度>壁芯材比>包埋时间;热稳定性分析表明,多孔变性淀粉对抗冻蛋白起到了保护作用,提高了抗冻蛋白的热稳定性。
张怡吴珊邓昌俊沈瑾烨陈怡傅维擎曾红亮郑宝东
关键词:包埋热稳定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